【摘 要】中溫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由于旋風分離器布置在過熱器以后,其適合脫銷的溫度范圍在分離器前不能滿足,只能設置在爐膛出口甚至在爐膛上部,單純通過SNCR技術進行脫銷改造,脫銷效率很難滿足NOx排放在100 mg/Nm3以下。本文所提出的高效低氮燃燒技術結合SNCR,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CFB;低氮;高效燃燒;二次風;煙氣再循環(huán) 一次風率;循環(huán)返料系統(tǒng)
我廠規(guī)模為3爐3機,裝機容量為1×12MW+2×15MW,3臺蒸發(fā)量為75t/h的煤泥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3臺抽汽式汽輪發(fā)電機組。電廠目前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在200-420mg/m3左右,并隨著鍋爐燃燒負荷的變化有所波動,最高可達540mg/m3。由于我廠鍋爐是中溫分離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旋風分離器布置在過熱器以后,其適合脫銷的溫度范圍在分離器前不能滿足,只能設置在爐膛出口甚至在爐膛上部,單純通過SNCR技術進行脫銷改造,脫銷效率很難滿足NOx排放在100mg/Nm3以下。為達到Nox 低于100mg/Nm3的標準要求,計劃采用低氮燃燒+SNCR脫硝工藝,實現(xiàn)煙氣達標排放。
1.CFB鍋爐NOx生成機理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針對CFB鍋爐內NOx的生成機理,許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結論。在燃煤鍋爐產(chǎn)生的NOx中,NO具有更高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占整個NOx生成量的比例超過90 %。宏觀而言,燃煤過程中NOx的生成途徑主要有熱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3種.由于CFB鍋爐燃燒溫度較低(通常小于1000℃) ,不具備熱力型NOx生成的高溫條件(約1300℃) ,因此幾乎沒有熱力型NOx生成,這也是CFB鍋爐原始NOx排放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而快速型NOx一般只在CHi基團濃度較高且較為貧氧的環(huán)境中生成。因此, CFB鍋爐中生成的NOx主要為煤中所含氮元素經(jīng)復雜的化學過程轉化而來的燃料型NOx。
煤中氮含量一般在0.5%~3%,主要以芳香型的吡咯、吡啶和季氮等形式存 在。煤顆粒在被投入爐膛后,隨即在高溫下發(fā)生脫揮發(fā)分過程,60%~80%的含氮化合物隨揮發(fā)分析出,稱之為揮發(fā)分氮,而存留在焦炭中的部分稱為焦炭氮。揮發(fā)分氮在高溫環(huán)境中的化學活性很高,迅速分解為NH3、HCN等小分子化合物,并在O2存在條件下,經(jīng)NH2、NH、NCO等基團被氧化為N2、NO、N2O等。同時,生成的NO也會被NH3等中間產(chǎn)物、半焦等重新還原為N2,因此最終的NO生成量取決于正逆反應相減后的凈生成量。焦炭氮也會被氧化生成NO,但焦炭 由于自身還原性而產(chǎn)生的抑制作用也不容忽視。
NOx生成過程主要集中在CFB鍋爐密相區(qū),尤其是在給煤口附近。 NOx隨煙氣沿CFB爐膛高度方向向上流動,直至爐膛出口,質量濃度沿高度呈下降趨 勢。 一方面,二次風的加入稀釋了NOx質量濃度;同時,爐內高體積分數(shù)的CO和未燃盡焦炭都對NOx起到顯著的還原作用。國內CFB鍋爐多燃用無煙煤、 石油焦、貧煤等低反應活性燃料,單位時間燃燒速率低,因此需要更多的反應表面, 造成物料中碳存量較高,所以爐膛內還原性較強,爐膛出口CO體積分數(shù)可達10 000。已有研究表明,CO和 NOx在焦炭表面發(fā)生的氣固異相反應是NOx還原的最重要反應,該結論已在小型熱態(tài)CFB試驗臺上得以驗證 。
綜上所述,溫度和氧化還原氣氛是影響CFB鍋爐中NOx生成及還原的最主要因素。通過調整CFB鍋爐的運行狀態(tài),改變以上各因素,就可以實現(xiàn)對鍋爐 NOx排放的控制。當CFB鍋爐溫度控制在900℃,且當煤種含氮量不高時(如低于0.7%),可自然實現(xiàn)達標排放。
2.我廠三臺鍋爐目前存在的問題
2.1一次風風率過高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一般特征是一、二次風的配比因不同形式的CFB鍋爐的設計工況不同,一般一次風率為50-60%之間,一次風經(jīng)空預器預熱后進入風室,經(jīng)布風板、風帽進入爐密相區(qū),保證燃燒需要,為減少NOx生成,密相區(qū)的實際過量空氣系數(shù)為1%左右,在運行中,使密相區(qū)主要出于還原性氣氛。二次風的作用是調節(jié)床壓,保證燃燒完全提供氧氣。三臺鍋爐中,負荷在54%-60%之間時,一次風風率高達80-90%之間。一次風率較高,使密相區(qū)的過量空氣系數(shù)過高,床溫偏高,從而使NOx大量生成。
2.2分離器分離效率較低
從前期與電廠人員的交流中得到CFB鍋爐旋風分離器的分離效率低下,返料量下降,返料對于床料的冷卻能力降低,從而導致原有的熱平衡打破,造成流化床的床溫較高,為降低床溫,需要加大風量,從而進一步導致過量空氣系數(shù)增大,能耗上升。
2.3爐膛中心區(qū)缺氧
三臺CFB鍋爐存在著爐膛中心區(qū)缺氧的問題,究其原因除了高密度物料顆粒群對二次風射流的阻擋作用外,也存在貼壁流垂直下瀉覆蓋水冷壁、每個層面顆粒水平移動不夠均勻、各轉彎變化區(qū)域渦流干擾和垂直上移速度的不均勻影響。這種中心區(qū)缺氧會降低燃料燃盡效果和脫硫劑化學反應的效率,直接導致De-NOx爐內過程的優(yōu)化受到限制,不能有效實現(xiàn)低溫燃燒時的高效低氮。
2.4床溫不均勻性
由于三臺鍋爐的燃料為煤泥,煤泥的加入點集中在鍋爐上部,造成新鮮燃料和分布相對集中、從而會導致床溫偏差偏差較大。事實上,整個床面上各個床溫測點偏差較大是普遍存在的一個CFB鍋爐共有問題,一般的CFB爐子床溫偏差都在70℃以上,最大的可以達到150℃以上,這也造成了物料燃盡和石灰石脫硫,以及低氮燃燒的困難。
床溫的不均勻性,肯定會造成局部溫度峰值。局部超高床溫是產(chǎn)生NOx急劇增加的元兇,其生成能力是合理床溫下的數(shù)倍甚至數(shù)量級增加。
3.針對以上的具體分析,我廠制定如下低氮燃燒技改措施
3.1二次風的合理分級
原鍋爐無二次風機,不能滿足低氮燃燒對二次風量的要求。二次風直接從一次風管路接出來后通到二次風噴嘴。二次風管徑也偏小,需更換。為便于控制,在每個二次風管道上設置手動調節(jié)門,根據(jù)鍋爐燃燒情況,調整調節(jié)門開度,達到二次風的最佳合理分配。上層二次風管高度不變,但進風方式及管徑需調整,以便在鍋爐密相區(qū)形成一個還原性的區(qū)域,減少NOx的生成。
3.2二次風入口端直管段的確定
為了形成良好的二次風進入爐內的射流噴射效果,保持基本射程而不被擴散,要求二次風入口端的直管段至少為二次風管內徑的6~8倍以上,原來不足的要設法予以延長,可以在直管段前設置大彎曲半徑的彎管,達到基本直管段要求。因此,本次改造一方面將二次風主管道向鍋爐前、后方向稍加挪移,同時采用同徑彎管的方式,以達到二次風對爐膛內煙氣的良好撓動。
3.3 二次風噴口、射流水平角度和調節(jié)閥門的選擇
為了不妨礙二次風形成直線型非擴散射流,采用直管段直接插入爐墻上的二次風噴口中。在選材時,與高溫物料接觸的這一小段金屬管件,必須選用耐磨抗高溫金屬材質。每個二次風分風道,選用手動調節(jié)風門。為進一步增加二次風在爐膛內的穿透性,提高燃燒效率,適當減少二次風入爐射流的水平夾角。
3.4 尾氣再循環(huán)
在控制燃煤顆粒度的條件下,降低鍋爐一次風的風量。同時為了有效減小鍋爐一次風含氧量,又滿足鍋爐一次風流化風量需求,將引風機出口凈煙氣送入鍋爐一次風機入口,充當鍋爐一次風。以有效降低一次風含氧量,增加風量分配調節(jié)裕度。更好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通過對鍋爐低氮燃燒改造,經(jīng)過不斷摸索,調整回燃風及二次風的投入量在合適范圍,1#、2#爐未進行改造,通過濟寧市在線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表明,三臺鍋爐NOX濃度綜合排放濃度在200mg/Nm3左右,多數(shù)時段實現(xiàn)低于200mg/Nm3.低于未改造前200-420mg/Nm3左右,從而表明3#爐低氮燃燒改造效果明顯,再進一步通過SNCR技術進行脫銷改造,實現(xiàn)NOX濃度排放在100mg/Nm3以下,完全可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