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寫作指導中的核心,但并不一定是評改課堂的核心;教師應有較強的寫作功夫,即下水作文能力,更要有組織指導的方法。作文評改課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修改文章的環(huán)境和氛圍,要充分調動學生互相評改、去發(fā)現(xiàn)問題、再共同去研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最好鍛煉。
【關鍵詞】小學生 作文 閱讀 環(huán)節(jié)
一、指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這是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根本,是幫助學生解決“沒啥寫”的問題。寫作的本源在哪?就在鮮活的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寫作必須首先要有思想感情和材料。為什么學生在寫作時總是無話可說,靠硬擠、靠拼湊、靠抄襲?就是因為學生頭腦中沒有生活素材,沒有由生活而引發(fā)的切實感受和獨立的思想感情。
所以,寫作教學必須有教師和學生在一起的關于班級和學校、關于生活和社會、關于世界觀和人生觀、關于學生一切感興趣的話題的討論。教學生會寫作,必須首先教學生會做人,正所謂“文如其人”;這些正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必經(jīng)之路。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是出色的學生成長的人生導師,而不能僅僅是會教課文知識的老師,寫作教學缺少這一環(huán),寫作指導就缺少了根基。
語文教師要密切關心自己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真正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和他們一起暢談國際風云、國家大事、社會熱點、青年的理想和前途 、學校和班級、友情和愛情、幸福和苦惱等等話題。只要他們感興趣、有故事、想表達,教師就可以組織他們座談、辯論。教師從中只要把握議題方向,做出正確的引導、點撥,有意激發(fā)出他們的思想感情,讓他們不斷認識自己、認識人生、認識社會 ,從而把握自己、把握生活,不斷走向成熟,這才積累了生活,積累了思想感情,才積蓄了一定的寫作之源。
他們才會感到生活真是豐富多彩,生活中真是有很多要想的事情、要說的話、要寫的東西。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積累和運用這些豐富的寫作素材。
二、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
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是幫助學生解決“不會寫”的問題。寫作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文有文法,章有章法,寫作有規(guī)律可循,寫作也就有技法可求。這個法在哪里?就在各種文體的典范范文之中,在一切的優(yōu)秀語言作品中。優(yōu)秀范文就是學生最好的寫作老師。
語感經(jīng)驗對于寫作來說非常重要,它能把融于優(yōu)秀范文之中的語言運用技巧諳熟于心,所以古人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經(jīng)驗,就是指這種日積月累的閱讀功夫和潛移默化的寫作功夫。語感經(jīng)驗首先要來自大量的閱讀,沒有閱讀量的積累,就無法獲得語感經(jīng)驗,就不可能提高寫作能力??墒?,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閱讀量實在是太少,即使是教材上的選文,他們都沒有讀熟,只是勉強地跟著老師分析、講解,這樣的閱讀指導就很難達到在寫作上應用的實際效果。這也是當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嚴重脫節(jié)的病根。
針對現(xiàn)狀,我認為閱讀指導課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閱讀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獲得大量的閱讀積累。要“讓作品直接教學生”,然后才是教師的具體的有效指導。所以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教師實施閱讀指導的前提,這也是符合人的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的。
閱讀指導必須以少而精為準則,其關鍵在于真正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切實落在“指導”上,即體現(xiàn)出教師指導上的功夫,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閱讀指導千萬不要教師講授一言堂,要確切了解學生想聽什么、想要什么,有的放矢;教師只是當好向導、當好顧問,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多給他們一些讀書方法、強化他們的自學能力。在閱讀指導課上,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除了對每類文體的代表作品的特色寫法進行必要的講析、指導外,要大量回答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問題。師生的激烈交流才是最好的指導,教師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上的問題,也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思考。
總之, 閱讀指導就是要幫助學生揣摩和理解各類文體的文法和章法,積累運用語言的感性經(jīng)驗和理論,使得他們能夠在寫作實踐中去大膽模仿和潛移默化地應用。
三、改進作文評改方法,加強師生之間交流。
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具體幫助學生解決“寫不好”的問題。我們知道,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修改文章的過程,就是最好的寫作經(jīng)驗的積累過程,有很多錯誤的、模糊的認識和方法是在不斷的修改清理過程中得以澄清的。
教師是寫作指導中的核心,但并不一定是評改課堂的核心;教師應有較強的寫作功夫,即下水作文能力,更要有組織指導的方法。作文評改課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修改文章的環(huán)境和氛圍,要充分調動學生互相評改、去發(fā)現(xiàn)問題、再共同去研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參與就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最好鍛煉。
習作中的用字用詞、標點符號、句子通暢等常規(guī)上的錯誤,都要訓練學生自己修改,教師指導的重點要放在思想主題的挖掘、材料的選擇和剪裁、結構的安排、表現(xiàn)方式手法的運用等寫作技能訓練上。每次指導課教師都要有目標、有針對性、有重點地講解,課后還要有總結、有新的要求和布置,使得寫作指導課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個完美鏈條。學生不但獲得清晰的各種文體寫作知識,而且積累了各類文體的寫作經(jīng)驗,使寫作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
四、強化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
這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保證,具體解決學生“能寫作”的問題。要學生形成寫作能力,必須在大量的積極寫作實踐中來實現(xiàn)。要求學生在所有表現(xiàn)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寫作的習慣,使得學生明白寫作能力最終是要在一點一滴的積累、日復一日的寫作實踐中磨煉出來的;沒有學生的勤奮練筆、沒有大量的習作積累,一切提高寫作能力的想法和指導都將是徒勞的。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是一個人思維、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寫作能力就是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最集中的體現(xiàn),寫作能力也是一種具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能力。抓住寫作指導和訓練這條主線,就完全可以帶動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