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琛琳 趙子鑒
初看趙云龍教授的水彩畫,第一眼居然讓我想到了中國的詩,趙教授的畫有著詩一般的意境和審美效應(yīng)——畫面明快干凈,沒有過多的修飾,也無刻意雕琢。雖筆筆皆表達色彩、造型及明暗,但在靈動勾勒點染的筆觸中,卻透出酣暢淋漓、氣韻生動的寫意之感。
水彩畫最早主要來源于歐洲,但在趙教授的水彩畫中, 他直接面對對象寫生,筆法爽快生動,體現(xiàn)出水彩畫透明、輕快、滋潤、高雅的特點,傳達出了“水”的韻味,也從中滲透出更多中國的人文與審美, 深得“氣韻生動”的真諦,趙教授的畫,用筆簡練而意境深遠,以寫意灑脫的筆法表現(xiàn)陽光,霧靄,樹木,船只,這種洗練與單純,浸透了他多年的藝術(shù)磨練和深沉的東方文化思索。
在某訪談中,趙教授曾說:“對水彩的追求是我面對生活的思索和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安閑自在,流淌著自我欣賞的氣息。”的確,在趙教授的畫中,較少有宏大的場景,多半是生活中某個普通的一角,走廊的一頭、樹蔭下的小院、停泊的船只……無論是造型、顏色還是筆觸暈染,毫無矯揉造作,盡是真情流露,有時甚至?xí)屓烁械竭@畫中之景,就是自己曾經(jīng)生活過的某個地方。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詩是無形畫,畫是無形詩?!壁w教授的畫作,讓筆者在欣賞時,不由得聯(lián)想到“畫中有詩”這句話。
在對自然美的描繪方面,趙老師的畫中多處體現(xiàn)出對意境的追求和表達,不愧是黑龍江省美術(shù)界的領(lǐng)軍人物。雖然他有多幅獲獎作品,但作為一個普通觀賞者,最為打動我的是《平湖秋月》。平靜的湖面,浮動的小舟,水中的倒影,舟上佇立的野鶴……畫面構(gòu)成明快,用筆灑脫,頗有“野渡無人舟自橫”的空靈之美,“舳艫人語夕霏間”恬淡之感,也有《牡丹亭》中“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空明澄湛的意境。在描繪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逸和恬適的情趣,風(fēng)格清新自然,意境淡遠閑適,讓人清晰的感受到小舟下水面安寧的脈動。在我看來,每一個意境的塑造都需要創(chuàng)作主體心理因素的積極介入——意是作者的才能、學(xué)識、教養(yǎng)、生活和藝術(shù)的經(jīng)驗,境是經(jīng)作者選擇提煉、重新組合加工后典型化了的境像。對自然、山水甚至是田園風(fēng)光的描繪,既顯示出趙教授崇尚自然的文化心態(tài),更是對于他寧靜致遠、返璞歸真審美趣味的表達。
除了細致入微地刻畫出自然景物,他還能巧妙地捕捉生活中的情趣。《暖陽》這幅畫,描繪的只是農(nóng)家生活中一個簡單、普通的場景,在趙老師的筆下,這幅畫竟充溢著陽光的味道?;秀敝g,筆者的腦海中竟聯(lián)想出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詩句。不得不說,這都歸功于對靜謐、祥和意境成功的塑造。趙教授在畫中減輕了物體的固有色,賦予了更多陽光的顏色,竟讓這幾只雞在安逸溫暖的空氣中顯出些雕塑般的凝重感。他熱愛著生活,但他傳達給觀者的是超越了真實,更加充滿溫暖和愛的內(nèi)心世界。
正如一首好詩能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將讀者帶入到特定的思想領(lǐng)域,趙云龍教授的水彩畫也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他的畫面在塑造光色的同時又以形寫生,傾向于水墨畫的抒情寫意,在畫作中寄托了無盡的情意,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在下面的兩幅畫中,他用籠罩在清雅的灰色調(diào)之中隱約可見的遠山、水面、船只、礁石完成了對煙霧迷蒙的意境之美的塑造,灰色的色調(diào),大面積的空白,遠山在水汽里潤潤地翠著,給人以詩一樣任意馳騁的想象空間,恰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真實再現(xiàn),又給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的感覺。趙教授對于遠景的處理, 仿佛顏色隨距離的闊遠而被漸漸蒸發(fā),又或許因為水面濕氣繚繞而不完全透明,使得畫面光線柔弱,近濃遠淡,山的輪廓也隨之朦朧模糊,然而又尚未完全消失。它詩一樣的深廣空間感和審美追求通過細膩的暈染充分展現(xiàn)出來。
在趙教授的繪畫題材中,常??梢砸姷侥戏降拿窬?。氤氳在黑白分明的建筑里的古意,一不留神就帶出了江南的靈秀。想象自己行走于這樣潔凈的青石板路上,雖聽不到甜甜的吳音儂語,但卻可以聯(lián)想到那“雨道黃昏花易落”的意境。讓筆者不由得想到了戴望舒那著名的“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在趙教授的很多畫作中,古橋、古街、古樓、古巷,參與其中,山水的秀麗和建筑的古典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布局典雅,引人入勝,彰顯著迷人而古樸的色彩,多幅畫面,處處有李清照詞中“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走進這古街古巷,就如同走進歷史,走進歲月記憶的深處…… 整幅畫是變化微妙的灰色,流淌著水痕的小巷,高低錯落的灰墻灰瓦,讓觀賞者感受到了歲月的悠久,歷史的滄桑。在這小巷里,似乎世間一切的紛擾浮躁都漸漸遠去,你盡可以在這里細讀散發(fā)著迷人香氣的線裝書,悠閑啜酒,吟詩言志,書畫寄意,品味人生的清苦、雅致、甘甜、樸素和淡泊……而右下角一片暈染的綠意中閃爍出的幾朵黃色小花,讓著古老的小巷一下子有了生氣。這種婉約中帶著玲瓏、含蓄中透著清麗的畫面氣氛,需要藝術(shù)家何等淡然的心境才可以被描摹出來。
當(dāng)然,大師的過人之處也不單單體現(xiàn)在對意境的表達和呈現(xiàn)上,其他多幅畫作,也都特點鮮明,無不展示著學(xué)院派先鋒人物的扎實功底。在其畫作《伊利風(fēng)情之一》中,其畫面展示出極強的寫意情緒,筆鋒所及,生意盎然。
趙教授強調(diào)“色彩是要在對比的關(guān)系中突出來的,作品中色彩效果產(chǎn)生在色與色的關(guān)系之中,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色彩的臟與鮮,只有有效地運用色彩,才能使作品賞心悅目,同時又具有內(nèi)在意義?!瓫]有黃色,沒有橙色,就沒有藍色”。在趙教授的畫面中,晴朗的威尼斯并沒有過多著意用鮮明的藍色,但建筑中的黃色調(diào)對比,讓水天都藍的更加清澈,使得整幅畫面更有內(nèi)涵,色調(diào)也更加和諧。
在趙教授不多見的人物畫中,這幅簡潔的人物肖像讓人感動,畫面中沒有刻意經(jīng)營,隨意的線條、寫意性的筆觸、暈染開的顏色,一切生動從容,不得不感嘆他堅實的基礎(chǔ)和優(yōu)雅的表達。
道不盡的水彩經(jīng)典,數(shù)不盡的詩情畫意。一幅一幅品讀下來,筆者發(fā)現(xiàn),與其要說他的畫意蘊精妙,我更想贊嘆趙教授田園詩人一樣的精神狀態(tài)。在趙教授描繪自然美景的畫中,流露出他生活中閑逸安寧的情趣,和平淡自然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趙云龍教授曾說“如果把寫生的作用僅僅理解為機械的描摹自然,這顯然是對寫生意義的一種低估和誤解。”這一點筆者甚為認同,想來任何一位創(chuàng)作者能夠形成“淡遠”“樸素”“詩意”的風(fēng)格,實際上是與無所掛礙、無所系縛、任運自如的主體心態(tài)有密切關(guān)系的。在筆者看來,這種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的形成,既源于對自然之美的崇尚,又源于趙老師對故鄉(xiāng)土地的熱愛,流露著其淡泊名利,超然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或許,當(dāng)歷史推衍幾百年,當(dāng)我們再回過頭來欣賞趙教授這些畫作,再次走進它們,審視他們,撫摸它們,會感受一種別樣典雅的文化,像醇酒,帶著醉人的醇香……這是歷史的釀造。
參考文獻:
[1]趙云龍. 水色徜徉—趙云龍水彩畫集 [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2]趙云龍. 寫生在當(dāng)代繪畫中的價值和意義[M]. 北京: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