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 世紀70 年代國外開始研制吸氣閥并逐步應用于建筑排水工程之中, 隨著此項技術的進一步完善, 形成了 吸氣閥排水系統 ; 國內在90 年代引進產品, 同時在建筑排水工程中加以推廣運用, 縱觀這些工程, 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對于國外的新技術, 我們如何消化吸收并結合國情進一步優(yōu)化, 避免不必要的彎路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總結的。
【關鍵詞】地漏 吸氣閥 安全問題
一、地漏與吸氣閥安全問題概述
1. 制定吸氣閥和地漏產品標準的緊迫性
在排水閥和地漏排水系統中,當排水管內存在負壓的時候,吸氣閥可以將空氣吸入避免負壓軸吸水封,負壓消失后,閥瓣隨之落下,將進氣口封閉,防止排水管中的臭氣進入房間內;當排水管內存在正壓的時候,吸氣閥對于管內的氣體則無能為力,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通過排水系統的伸頂通氣管使管內外之間達到大氣壓的相對平衡,或者伴隨下次排水時的強水流附帶的氣體進入房間內的排水管進行釋放。吸氣閥和地漏看似簡單容易,但是其技術條件和制作工藝等方面卻有著較高的要求,例如吸氣能力、吸氣靈敏度等方面。當前我國有關吸氣閥和地漏生產公司普遍對吸氣閥和地漏技術掌握程度不夠,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這種吸氣閥和地漏在實際使用中,普遍會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對使用者造成了種種不良后果,影響了吸氣閥和地漏產品的整體形象,對吸氣閥和地漏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推廣造成了負面影響。一些設計人員并未完全認清地漏和吸氣閥技術,就簡單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投入使用和生產,造成了種種負面后果。
綜上所述,完善我國國家性或者行業(yè)性的吸氣閥和地漏產品質量標準已經成了該行業(yè)的首要任務,使吸氣閥和地漏產品具有一定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從根源上保證其質量,避免以劣充好、以次充優(yōu)等情況的發(fā)生,使吸氣閥和地漏產品在我國正規(guī)化、規(guī)范化。以吸氣閥為例,建設部于2004 年底發(fā)布了行業(yè)產品標準建筑水排水系統吸氣閥6CJ202- 2004, 自2005 年6 月1 日起實施。
2 .制定吸氣閥排水系統技術規(guī)程的必要性
我國現階段的室內給排水系統通水能力、管徑確定、水封保護、連接措施等方面和建筑給排水規(guī)劃設計中所認定的同期方式相輔相成、牢不可分,和地漏與吸氣閥排水體系又有所差異。在現階段的規(guī)劃中,出去不通氣排水之外,諸如頂通氣、環(huán)形通氣、專用通氣、器具通氣排水都是可以釋放正壓以及補充空氣對負壓進行平衡,是現階段我國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許多方面并不能適用地漏和吸氣閥排水系統的設計規(guī)劃,因此,必須制定相關標準規(guī)范體系從而規(guī)范化我國室內給排水的標準。
3.最大排水能力計算
計算排水管道內的最大排水能力是排水系統水力計算的主要任務之一,并由此確定排水橫支管和排水立管的管道直接。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中對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是按伸頂通氣、設置專用通氣立管的兩類情況來確定,這一規(guī)范是同時借鑒國外設計資料和國內對排水立管的測試資料對比分析而得出的。它的一句是在通氣狀態(tài)的水膜流理論:排水立管中的水流,在部分充滿形成水膜流并達到終限流速時, 終限流速v t 和水膜層厚度均保持不變。排水流量可用Q= w vt 公式來計算, 式中W 為相應終限流速時的過水斷面。為保障排水立管在排水的過沖中不至有國語劇烈的氣壓變化從而導致水封的破壞,排水立管的流量上限是水流在上升到終限流速的時候,立管斷面積被水占據百分之三十時的流量。我國現行規(guī)范中的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只設定到伸頂通氣管的單立管系統按照百分之二十沖水率的流量而確定管徑,具有專用拋排氣立管的雙立管系統則按照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五的充水率流量確定管徑。換而言之,排水管的最大通水能力并非絕對意義上的,二十控制排水管道中的氣壓變化在保護水封要求內的相對最大排水能力,不同的排水能力對應著不同的通氣方式。地漏和吸氣閥排水系統的最大排水能力應當和我國現行通氣方式的規(guī)定值有所區(qū)分,國外資料所論述的地漏和吸氣閥排水系統排水能力大多適用于多層或者小高層,需要進行實際的試驗和推論才能驗證出此排水系統是否適用于高層建筑。
二、地漏與吸氣閥安全問題在同層排水技術中的體現
1 同層排水
室內立管同層排水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設計理念和安裝工藝,是指在鋼筋混凝土樓面竣工后,將橫排地漏和管網,在找平層內直接連接立管。坐便器采取后排水,或者為了方便管網檢修而將分體水箱隱藏在管廊隔板里,將有防水的檢修門設置在淋浴間內,同時在主衛(wèi)中為浴缸排水管網水封有科學合理的安排,應當將浴缸地步墊高到找平層以上。找平層的高度,比傳統樓面提高五十五里面即可。這樣的安排,既解決了傳統穿樓排水官網發(fā)生滴漏、對鄰居環(huán)境衛(wèi)生陳勝影響的弊端,和沉箱埋管想必又減少了成本投入。
2 與規(guī)范之商榷
同層排水技術的推廣阻礙不是技術性問題,還是傳統觀念的難以突破性。新近出臺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中規(guī)定:地漏的水封的深度,是由國外規(guī)范條文所確定的。五十毫米的水封深度是確定重力流排水系統的通氣管管道直徑和排水管管道直徑的基礎。由此可見,新技術的發(fā)展會遇到很多的障礙和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地區(qū)試圖加設吸氣閥,降低水封深度,這樣的做法無疑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吸氣閥僅僅能在平衡負壓上起到作用,對于正壓波動的消除則效果并不樂觀;另一方面,吸氣閥閥瓣容易老化,功能喪失后會引起室內的環(huán)境污染。與此同時,地漏在減小水封深度的同時必然會引起水封水容積的減小,極易導致蒸發(fā)和干涸。吸氣閥發(fā)片老化問題,是技術問題的核心和關鍵,采用耐磨、防油、致密硅橡膠加抗老化劑等,提高技術性能,老化期達8 ~10年,更換時比家中換燈泡還容易。
4 結語
鐘罩式的地漏無論從靜態(tài)還是動態(tài)方面來說,都不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微抽式的水封設計理念的指導思想是低水封,采取少蒸發(fā)損耗和高回報的方式換以高性能,高質量吸氣閥的選位一般處于隱蔽處,從而保障其效果的獨特性。地漏采取水封保護,應當適當更新其設計理念。
結束語:
隨著我國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國人民對建筑的要求也原來越高,安全性和美觀性缺一不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把握地漏與吸氣閥的安全問題在整個給排水相關系統中都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靜洲.淺談地漏與吸氣閥安全問題 [J].給水排水.2004.3.10
[2]方汝清,唐先權,王瑞.關于吸氣閥排水系統的思考[J].給水排水.20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