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新建、修復、改造、配套了一大批農村水利工程,極大地緩解了農村生產生活用水困難,為實現(xiàn)農業(yè)增收、農民致富、農村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深受廣大農民的好評。但是如何管好用好這些工程,使其長久充分發(fā)揮效益,是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及農村水利工作者今后面臨的主要問題。文章結合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特點,提出一些加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并對加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市場化改革進行研討,為今后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小型水利工程;新農村建設;工程管理;措施
引言
在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fā)展階段統(tǒng)攬全局、著眼長遠做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充分體現(xiàn)了中央關注農村發(fā)展、著力解決“三農”問題的信心和決心。農村小型水利工程作為主要的農村水利基礎建設設施,一直發(fā)揮著防洪抗旱、保障供水安全的重要角色。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因此,進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時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和先導。
1當前我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特點
1.1服務公共,服務范圍廣
當前農村的水利項目都屬于公益項目范疇,主要功能是使水利項目服務區(qū)域的農村群眾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受到水災或旱災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保障當地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的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目前農村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政府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而建設的。
1.2共享利益,利益共存
當前農村飲水工程,每個項目都會對一定面積的區(qū)域產生影響。水利項目的存在就是為了讓項目周圍的每個人都受益。而且水利工程可以增大輻射面積,提高用水效率,使不同領域的人與人之間對水利工程的使用不會出現(xiàn)互相干擾的問題。
1.3富民工程,沒有經濟效益
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通常是由政府資助,發(fā)動群眾建設的工程,工程的性質屬于富民的公共工程。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公共屬性及特點,其價值難以用市場價格來衡量,也不會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這就造成工程不可能吸引外來的投資進行管理,只能是政府行為。在管理的過程中,就需要政府拿出必要的資金,進行定期的維修和管理。但是,隨著物價上漲,各項成本的增加,很多地方政府承受不住工程的消耗,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對水利工程的維護,使工程遭到了破壞。由于這些,造成了目前我國農村地區(qū)的很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面臨著嚴重的問題,許多工程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功能,地方政府往往不去理會,當地的老百姓也對這個問題不是很關心。在有些地區(q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已經逐漸被人遺忘。
2加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
要做到工程建設規(guī)劃合理、施工有質、管理有度,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同時組建一個完善的質量監(jiān)督體系,自上而下,齊抓共管,才能保證工程建設過程透明度,質量過硬,經得起考驗。
2.1建立管理機制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前,應該按照一個統(tǒng)一的管理體系進行水利建設的合理規(guī)劃,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批,以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規(guī)格符合當地的實際,具有建設的可行性和標準性。在投入使用后,農村水利設施的管理應充分發(fā)揮村集體自治、自我管理的作用,使水利設施的使用管理能夠充分發(fā)揮有效的作用。同時,政府應提供適當的資金,對水利設施的管理進行技術指導,使水利設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2.2建設規(guī)劃審批制度
只有對小型水利工程進行適當的規(guī)劃,才能保證投資實現(xiàn)合理使用,才能保證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的科學性以及環(huán)保性。在進行規(guī)劃審批時,對農村的小泵站、小池塘也應該給予同等的重視。水利建設設計技術解決方案中要有節(jié)約用水的內容,還要發(fā)展各種形式的灌溉技術,降低建設成本。簡化審批手續(xù),方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快速建設。
2.3對資質證和工程招投標的嚴格管理
對于進行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單位,必須嚴格審查其資格文件,嚴禁不具備資格、不具備建設資質的工程隊伍進行建設,以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進行項目的招投標必須是公開和透明的,避免出現(xiàn)通過不正當關系進行承包的問題,還要嚴格進行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2.4工程的監(jiān)理及竣工驗收
水利工程的施工和監(jiān)理單位必須要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對工程施工材料以及建筑結構進行有效監(jiān)督,以確保這些材料的質量可靠性,在建設項目竣工后,要對建設項目進行全面的檢查,建立工程獎懲制度,對工程進行有效實施和驗收。
2.5加大投資力度
對于農村小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對項目實施和使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必要的財政支持,加強水利工程設施的管理,使每一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都能實現(xiàn)更優(yōu)化的使用,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
3我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資運行市場化改革的措施
3.1明確管理的權責利
造成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上的權責利沒有明確,對水利工程的管理缺乏統(tǒng)一的部署,所以,必須先要解決管理上的權責利分工問題。當地政府應牽頭進行管理,確定負責管理的內容,明確管理的部門和職責,也可以招聘當地的農民在接受培訓后進行管理。管理人員的薪酬待遇,可以參照當地的實際情況,由當地的財政或者村里負責。明確管理上的權責利,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當地的管理方式。
3.2建立運行耗費補償制
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屬于公共基礎設施,是廣大農村的富民工程,所以其管理及運行和維護的成本應該由政府進行相應的補償。因為農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是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公共基礎設施,政府進行運行耗費補償的時候,要考慮到每一項工程的不同之處,在財政上建立獨立的賬戶進行管理。做到運行耗費補償的合理性、科學性、及時性,使水利工程能夠實現(xiàn)有用有護的管理。
3.3積極推行管養(yǎng)分離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服務的對象是當地的農民和農田,在進行實際管理時,可以把管理權放到每個項目所屬的村一級政府,由村里進行管理,由鄉(xiāng)級或鄉(xiāng)以上的政府進行監(jiān)督。對水利工程的維護可以委托專門的維護單位進行維護,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管養(yǎng)分離。為了確保水利工程的順利實施,各級政府要保障水利工程資金的使用。維護單位進行維護前必須進行合理的報價,各級政府進行研究并批準后,才可以進行維護,有特殊情況可以特殊處理。
3.4因地制宜進行市場化管理
單純需要政府承擔水利工程的管理與維護費用是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長久發(fā)展的,應對水利工程進行因地制宜的市場化運作。比如有的小型水庫,除了平時保障灌溉、蓄水和防洪的功能外,還可以承包出去進行水產養(yǎng)殖,這樣可以促進水利工程的再利用,解決當地政府的財政負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發(fā)展進行改革,必須要把握好三個原則:首先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因地制宜進行發(fā)展;其次,要確保水利工程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用;最后,水利工程既要有社會效益,也要考慮到經濟效益??傊?,作為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我們也將繼續(xù)發(fā)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yè)精神,努力學習,扎實工作,與各項目參建單位齊心協(xié)力,為保證水利工程管理做出應有的貢獻,確保農業(yè)生產的順利進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1]江濤.建設新農村背景下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發(fā)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27).
[2]熊朝勇.新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芻談[J].河南科技,2013(9).
[3]楊煥平,朱天寶.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的探討[J].新農村,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