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一般應以排為主,采取截堵排相結(jié)合的綜合措施,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地質(zhì)狀況、涌水量大小、水壓力、集中出水點的位置)選擇合適的治水方案,以達到快速、安全、有效的治水原則。
【關鍵詞】高原隧道 施工 防排水
隧道防排水施工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尤其是處于富水區(qū)的高原隧道,技術難度不言而喻,能否成功的治水,不僅關系到隧道的施工質(zhì)量,更是隧道能否正常施工的關鍵。
下面就以關角隧道5#斜井為例,簡單介紹高原隧道治水的成功經(jīng)驗。
1 關角隧道5#斜井工程概況
新建關角隧道是目前國內(nèi)最長的鉆爆法施工高原隧道,也是西格二線的控制性工程。該隧道為兩平行的單線隧道,線間距40m,兩線通過間距420米的橫通道相連。
5#斜井位于青海省天峻縣境內(nèi),青海湖西側(cè),斜井井身設計長度為1935.63m,正洞單線分割長度4704米,斜井口高程3680.80m,斜井和正洞Ⅰ線交叉口處內(nèi)軌頂面高程3486.33,斜井平均坡度10.08%,最大坡度15%。
5#斜井正洞位于中等富水區(qū),巖溶發(fā)育,局部裂隙水大,尤其夏季受青海湖暖濕氣流影響,涌水量較大,實測夏季平均日涌水量約2.8萬方。
由于正洞及斜井涌水量大,再加上斜井長度長,高差大等一系列原因,施工防排水問題成為制約工程順利進行的關鍵問題。
2 正確選用合理的治水措施
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一般應以排為主,采取截堵排相結(jié)合的綜合措施,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地質(zhì)狀況、涌水量大小、水壓力、集中出水點的位置)選擇合適的治水方案,以達到快速、安全、有效的治水原則。
比如,對于關角隧道5#斜井:①隧道涌水以基巖裂隙水為主,況且基巖裂隙貫通,地表水對地下水補給較大,因此在洞頂位置設置截水溝截斷地表水流。②西寧方向地質(zhì)狀況復雜、圍巖破碎的Ⅳ級及以上圍巖,涌水量較大,采用超前帷幕注漿堵水。③地質(zhì)狀況較好段的集中涌水點采用集中點的徑向頂水注漿堵水。④對于大面積的散水,以排為主。
3 抽排水泵站設計
3.1 抽排水工作方式
掌子面積水采用移動潛水泵抽至斜井泵站,斜井已施工地段出水經(jīng)自然匯積到集水坑后引至附近的泵站水倉,泵站工作泵將水倉內(nèi)積水抽排至下一級水倉,如此接力抽排至井外。
3.2 泵站設計
5號斜井正洞承擔Ⅰ線2208m,Ⅱ線2496m的施工任務,均為灰?guī)r地層,屬于中等富水區(qū),預測在該種地段施工中極易發(fā)生災害性突、涌水的可能。預測5號斜井正常涌水量約5650m3/d,最大涌水量12801m3/d;所擔負的正洞Ⅰ、Ⅱ線正常涌水量約15391m3/d,最大涌水量36940m3/d。根據(jù)實際的涌水狀況,按預測的最大涌水量,設置安全可靠的排水系統(tǒng)及應急備用電源;同時為降低風險后果,確保不發(fā)生長大段落的淹井,水泵配置也考慮了一定的風險應急能力。
實際施工中,經(jīng)過多個廠家水泵的比較,鑒于國產(chǎn)水泵在高原環(huán)境下無法達到額定的排水量及耐久性,難以滿足施工排水需要,最終選用了耐久性好、高效的進口S2.100.200.1600.4 (格蘭富)水泵(流量400m3/h,揚程70m)。根據(jù)實際排水量大小,在每個泵站配置4臺該格蘭富水泵,同時配備2臺型號為300WQ600-50-132(流量400m3/h,揚程50m)的國產(chǎn)水泵備用。另外根據(jù)斜井高差194.47m和水泵的揚程斜井設5級泵站。
4 治水方案的選擇和合理利用
4.1截水
針對隧道施工,截水主要是在洞頂?shù)乇聿扇∫欢ǖ拇胧┙財嗨?,從而減小對洞內(nèi)涌水的補給,減小洞內(nèi)水量和洞內(nèi)堵排水的的困難,達到治水效果。
如關角隧道,取樣地表水和隧道內(nèi)的水,經(jīng)水質(zhì)化驗對比,成分基本相同;另外冬季洞內(nèi)水溫較底,因此可基本判定地表水對洞內(nèi)水補給較大。因此可采取措施在洞頂?shù)乇硇藿厮疁?,減少雨水補給;另外如果有條件且成本不大的情況下,可在洞內(nèi)掌子面施工到河道下方時,適當?shù)母牡赖乇砗拥溃瑴p少河水補給。
4.2排水
隧道施工防排水以排為主,排的前提是“疏”。必須做好透水盲管的布置和出水點的導引,使排水水路暢通,才能保證排水效果。
4.2.1拱墻大面積淋雨狀的施工排水措施
以關角隧道5#斜井為例,洞身位于中等富水區(qū),部分段落開挖支護完拱、墻呈淋雨狀。針對上述情況,實際施工過程中:①加密盲管,原設計中等富水區(qū),環(huán)向盲管縱向8米一環(huán),但根據(jù)實際情況,明顯滿足不了排水要求,因此增加到3~5米/環(huán)。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密固定點,確保施工完襯砌混凝土后盲管暢通。②加強土工布的鋪掛質(zhì)量,土工布遇水重量變大,因此必須加密固定點。③加強防水板的鋪掛質(zhì)量,重點檢查防水板有無破損、焊縫質(zhì)量和鋪掛平順度、松弛度。
注意:針對整體水量較大的部分地段,鋪掛的土工布遇水變重,施工難度增大,影響鋪掛質(zhì)量,可采用雙層防水板(即在初期支護后緊貼著鋪掛一層防水板),第一層防水板引導水流,第二層防水板起防水效果。
4.2.2集中出水點的施工排水措施
針對集中出水點,如果水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集中引排到隧道水溝內(nèi)。
如Ⅱ線格爾木方向DyK293+104前后,在施工過程中,在左側(cè)邊墻處出現(xiàn)幾股涌水,拳頭大小般的涌水奔涌而出,開挖后半個月水量沒有明顯減小,因此考慮將水引到左側(cè)排水溝中。
4.3堵水
針對隧道施工,堵水主要是注漿堵水,可分為超前帷幕注漿堵水、徑向注漿堵水和集中出水點的頂水注漿堵水。如果施工過程中遇到涌水量較大,并且危及到施工安全,或影響到正常施工開展,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注漿堵水。注漿堵水主要是封堵裂隙、隔離水源、堵塞水點,減小洞內(nèi)涌水量。
對水量、水壓較大的出水地段,應采用超前帷幕注漿進行堵水;對散狀出水應采取“以排為主”的方式進行施工,水量較大時,可采用徑向注漿堵水;對股狀集中涌水點,采取對出水點頂水注漿為主的方式進行治水。
4.3.1超前帷幕注漿堵水
關角隧道巖溶發(fā)育,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超前地質(zhì)預報和超前水平鉆探。如果探測到或?qū)嶋H過程中出水點水壓高、水量大,水流一段時間后水量并無明顯的減小,此種出水點的巖溶裂隙比較發(fā)育、通道發(fā)達,在不同的里程,其出水點的位置也不盡相同;或出水點水壓較低,但掌子面出水點較多,尤其初期為黃色帶泥狀涌水,隨著時間的推移,涌水量往往還會加大。
為保證施工安全,防止發(fā)生突水安全事故,對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掌子面考慮進行帷幕注漿。
如5#斜井Ⅱ線西寧方向DyK293+551處,掌子面底部、中部、拱部都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涌水,水量大,出水量約1200m3/h,水壓力大,噴射5~7米遠。
針對上述情況,正常施工已不可能,并且經(jīng)觀察水量并無減小,因此考慮對DyK293+554~DyK293+527(其中DyK293+554~DyK293+551段為止?jié){墻)段實施超前帷幕注漿進行堵水。
4.3.2 徑向注漿堵水
對于開挖后拱、墻出現(xiàn)大面積“淋雨狀”或多股小股狀的涌水段落,并且正常施工排水壓力較大,單純的盲管排水難以滿足排水要求,為了減小排水壓力、改善施工環(huán)境、減少運營期排水量,對出水段落采用徑向注漿。
比如斜井井身斜0+421~斜0+448段,該段呈大面積“淋雨狀”,且總體水量較大,考慮對前方正常施工的影響和后期的運輸條件等,采取徑向注漿堵水。
4.3.3 頂水注漿
集中出水點頂水注漿示意圖
開挖后局部出現(xiàn)集中涌水,且水量和水壓均較大,而其它部位并無明顯的集中出水點。為了減小洞內(nèi)涌水量,確保正常施工,對這種出水點采用頂水注漿。如上圖Ⅱ線DyK294+110左側(cè)起拱線部位出現(xiàn)集中涌水且水量較大,考慮頂水注漿。
通過實施注漿堵水,大量的地下水被封堵,保證了施工的正常進行,雖然掘進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新的涌水點或涌水段落,但實施注漿堵水后,使大的集中涌水被分散,水壓力減小,整體上抽排水量減小,堵水效果明顯。
4.4 探放結(jié)合的處理方法
由于注漿堵水的實施過程中大部分工序被迫暫停,影響整體施工進度,況且一個循環(huán)的注漿堵水時間較長(一個循環(huán)帷幕注漿27米一般需要20~40天時間),成本也相應較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注漿要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有所取舍。
通常情況下,遇到涌水整體較大但圍巖情況較好的情況,首先應先在掌子面的不同位置施做探孔,一方面可以起到放水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探明前方水量的大小和水壓力,為下一步的措施提供依據(jù)。
5 主體工程防排水施工質(zhì)量控制
5.1 防水板和土工布的掛設
拱墻襯砌與初期支護間設置防水板與土工布,仰拱部位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富水區(qū)仰拱底部涌水段設置防水板與土工布,另外在仰拱端頭沿環(huán)向施工縫鋪設一幅寬的防水板和土工布。
土工布鋪設前先割除初期支護上外露的鋼筋、鋼管、鐵絲等凸出物,并用水泥砂漿抹平。防水板在初期支護基本穩(wěn)定并驗收合格后進行鋪設。防水板與土工布分開鋪設,先在初期支護上鋪設土工布,再利用設置的粘結(jié)點(熱熔襯墊)把防水板用熱熔手法焊接,焊接應牢固可靠。鋪設防水板環(huán)向鋪設時,先拱后墻,先標出隧道中線,然后使防水板橫向中心線與隧道中線重合,將拱部焊接固定好后,向兩側(cè)下垂鋪設,邊鋪邊焊,下部防水板壓住上部防水板。
5.2盲管的安裝
隧道環(huán)向盲管通常為φ50軟式透水管,縱向盲管通常為φ75或φ80軟式透水管。對于富水區(qū),環(huán)向盲管縱向間距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安裝,要以散水能夠順暢的排出為目的,不能單純的依據(jù)設計間距設置,縱向盲管同樣根據(jù)水量大小布置彎出間距將水引向進水孔進而排到水溝中。
5.3止水帶的安裝
隧道襯砌環(huán)向施工縫一般采用中埋橡膠止水帶和外貼橡膠止水帶,縱向施工縫一般采用中埋鋼邊橡膠止水帶和外貼橡膠止水帶??v、環(huán)向止水帶搭接處必須用熱熔焊機焊接密貼。
6 總結(jié)
隧道施工防排水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涉及的面較廣、工序較多,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結(jié)合設計圖紙和相關的規(guī)范要求施做,以安全、有效、快速的堵排水為施工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夢恕.中國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術.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5
[2] 鐵道部第二工程局.隧道.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