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洋快餐,右手薯片,還要端上一杯牛奶。這樣的“精細”飲食如今在中國已經相當普遍,普遍到以蔬菜、米飯、面條和少量肉類為主的傳統(tǒng)飲食習慣正在消失。
“西風東漸”口味變重
加工食品增多,食用口味變重,中央廚房來襲,“中國胃”正在“西方化”。
根據(jù)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預測,到2015年,中國包裝加工食品、零食和飲料的市場將超過美國,其中包括餅干、薯條和汽水等。屆時,中國可能會消費多達1.07億噸包裝食品,而美國則消費1.02億噸。從2008年起,中國此類食品的消費量增長了66%。
本該正常補充碳水化合物等主食的早餐桌,如今在中國越來越多地成為餅干的主戰(zhàn)場。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的餅干市場2013年底達到240億美元(1美元約合6.13元人民幣),每年增長20%。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脫離農村前往城市生活,以及更多的女性成為勞動力,從嬰兒配方奶粉到速凍餃子、速食面,一系列方便食品迅速興起?!泵绹洞笪餮蟆吩驴赋觯敻辉黾右馕吨嘀袊顺缘舾嗟娜忸?。
中國專家表示,近年來,加工食品、方便食品、半加工食品和中央廚房制作食品在市場消費的比例越來越高,因其適應了現(xiàn)代人快速的生活方式,食品深加工化本身也能帶來農產品或原材料價值的提升,是行業(yè)發(fā)展的方向。
多位食品行業(yè)的業(yè)內人士表示:餐飲業(yè)的中央工廠化與包裝食品行業(yè)的深加工化本身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標準化和規(guī)模化是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采用中央廚房的加工方式既可以保障口味,也可以保障其安全性?!敝袊r業(yè)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郭順堂表示,中餐在制作中經驗化、復雜化,想要“同一口味”很難,因此,標準化一直是烹飪界追尋的狀態(tài),也是現(xiàn)代餐飲發(fā)展的基石和大勢所向,加工食品、半加工食品也是食品行業(yè)近年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誤區(qū)與“崇洋”有關
隨著包裝食品消費量的增加,各種健康誤區(qū)也逐漸暴露。比如有些消費者對“香濃和強烈刺激口味的追求”已經到偏離正軌的地步,而這甚至是導致食品添加劑被不斷發(fā)明乃至使用的重要原因。
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認為,“有的商家甚至開發(fā)一些純粹由添加劑調成、名字洋氣的味道,通過廣告包裝宣傳,宣稱其為‘夏日限量口味’,迎合年輕消費者對口味乃至‘限量’帶來稀缺感的片面追求,形成誘導性消費。”
其實,包裝食品也有比較健康的,但與西方不同,中國消費者一般無法選擇更健康、通常也選更貴的包裝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中國農村地區(qū),加工食品、“洋快餐”依然被視為“有錢人的標志”,本可以母乳喂養(yǎng)的家庭也出于面子用洋奶粉進行喂養(yǎng),出現(xiàn)了明顯的消費逆選擇。
此外,還有不少人只吃膳食補充劑聲稱自己是“健康派”。一位年輕女性在午餐時段取出一把“藥丸”,包括維生素補充劑、DHA補充劑、抗氧化葡萄籽補充劑等,加上一杯口服膠原蛋白沖泡的“飲料”,以此作為當日的午餐。而根據(jù)她的食譜,除早餐可以食用一定食物,中餐晚餐均只用藥丸和沖劑代替,口渴也只喝果汁,以達到瘦身和健康的效果。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和完整的食物相比,膳食補充劑過度食用易增加健康風險,可能出現(xiàn)過度補充維生素等情況。即使是所謂100%的果汁,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喝果汁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而水果本身會減少患糖尿病的風險。
飲食西化催生糖尿病和肥胖
包裝食品消費的增長,使得中國人飲食結構正向多鹽、多油、多肉、少蔬果方向轉變。
朱毅介紹,我國北方居民食鹽日人均攝入量在11 g左右,而山東省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人群標準人日調味品食鹽攝入量為12.5 g,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6 g)的兩倍多,這與加工食品的大量食用不無關系。餅干、面包等食品中本身有鹽,口感上卻吃不出太多的咸味,一些話梅等甜味食品中加入鹽能帶來更加豐富的口感,這些都導致了鹽的額外攝入。
油脂攝取量也同樣超標。據(jù)統(tǒng)計,我國居民日人均攝入植物油脂已高達41 g,而據(jù)中國營養(yǎng)學會公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每人每日攝植物油脂25 g即已足夠。
中國居民近年來肥胖、“三高”、糖尿病的比例越來越高,不少慢性病出現(xiàn)年輕化趨勢,不少專家指出這些與不健康的飲食結構不無關系,可謂“病從口入”。
一項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主持的近10萬人大型調查表明,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樣本中,根據(jù)國際臨床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的糖尿病估測患病率為11.6%,約1.139億人。
“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經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相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鄙虾J刑悄虿⊙芯克L賈偉平說,30年間,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從不到1%攀升到10%以上,而這個上升趨勢還將持續(x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年輕趨勢。
和糖尿病一樣來勢洶洶的還有肥胖。去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發(fā)布的《2013年20~69歲人群體育健身活動和體質狀況抽測工作調查結果》也顯示,體質量超標、肥胖人數(shù)比例分別為34.4%和12.7%。與2010年的數(shù)據(jù)比較,受調查者總體體質量平均增長1.12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