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的一年了,妻子將新買的一本臺歷放在桌邊。把新臺歷放到底座上,閑著無事,便拿著舊臺歷一頁頁翻看起來。
看著看著,我被上面圈出的各種符號吸引住了。幾乎每頁臺歷都有妻子圈畫和標注的痕跡,上面記錄的內(nèi)容更是五花八門,諸如去喝小侄子的滿月酒,參加表妹的婚禮,家里新購了一臺筆記本電腦,交了200元水電費,甚至連我某月多得了幾百元獎金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順著臺歷繼續(xù)下翻,我在9月27日的臺歷上發(fā)現(xiàn)了如下一段話:“今天,丈夫從廣州給我?guī)Щ匾粭l紅紗巾,這是他第一次主動為我買的禮物,感謝。”難怪入秋以來妻子一直把這條紅紗巾圍在脖頸上,遠看就像一團火,暖暖的。妻子就是這樣一個人,極容易滿足,也特懂得感恩,一條小小的紅紗巾,足以讓她時時記住我的好。說起來我還真是虧欠妻子,結(jié)婚到現(xiàn)在,她連一枚金戒指都沒戴過呢。結(jié)婚時家里窮,買不起;現(xiàn)在買得起,妻子硬是不要,說是不時興了,弄得我不知到底該不該買。我又隨意往后翻看了幾頁,上面,依次圈有雙方老人的壽辰、兒子的生日和我們的結(jié)婚紀念日,還有公公的祭日。所有的日期,都用彩筆圈好,并在旁邊詳細地標注,甚至將該送的禮物都一一列在上面。透過這些看似隨意的圈圈點點,我看到了一個柔弱女子對于家人的博大愛心。
翻到臺歷的末頁,我被上面列出的一份“新年置辦年貨清單”所吸引,認真地閱讀起來:婆婆(羽絨服一件)媽媽(棉馬甲一件,保暖內(nèi)衣一套)爸爸(棉褲一條,棉鞋一雙)丈夫(手機一部)兒子(書包一個,文具一套)。家庭需要添置的物品:一臺立式飲水機,一個簡裝電飯鍋,兩把向日葵花束(塑料的,裝點餐桌用)……
我的眼睛忽然變得濕潤起來。在這份詳盡的購物清單中,家里的老老少少均有禮物,唯獨少了妻子自己的。我迅速拿起筆,默默地在后面填上一項:妻子:白金戒指一枚。我知道,最后的這項年貨由我去置辦,最合適。
(責編: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