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是家校溝通的有效形式之一,是家長深入了解學生在校表現(xiàn)的一個載體,是指導家庭教育的一個良好契機。然而,很多家長會,家長并不“買賬”:有的家長不愿意去開家長會;有的找人 “冒名頂替”;有的讓自己的長輩去……是什么原因讓家長會成了“雞肋”?家長會到底要怎樣開呢?
效果≈無——如此家長會你開過嗎?
走馬燈式。各年級組同時在下午召開家長會,幾乎每位教師都身兼數(shù)職,他們是“快馬加鞭”“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個教室之間。于是,各科教師如“走馬燈”般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幾個“回合”之后,教師們身心疲憊,家長們眼花繚亂,甚至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泰來縣六三學校 趙東梅)
應付式。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家長到場后,教師就開始拍照,簡單地講十幾分鐘便草草結(jié)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家長沒有實質(zhì)性的交流,更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只能讓家長反感。(泰來縣職教中心學校 田春艷)
一言堂式。整個家長會自始至終一直是班主任一個人在發(fā)言,從班級紀律衛(wèi)生情況、學生品德學習情況到學校整體發(fā)展情況、家庭教育建議等等。家長會沒有任何交流,家長只能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被動觀看教師的“獨角戲”。(山東省乳山市乳山口鎮(zhèn)初級中學 唐小娜)
雜亂式。家長會沒有主題或主題太多,眉毛胡子一把抓,結(jié)果什么問題也沒有解決,很想面面俱到,卻實難做到。(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吳鳳友)
點評式。為了讓每一個家長都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況,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一一點評,當點評到表現(xiàn)好的學生時,噼里啪啦一陣掌聲,其家長的喜悅溢于言表;當點評到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時,其家長滿臉通紅、無地自容。(安徽省固鎮(zhèn)縣連城中心學校 陳永)
答辯式。家長會時,家長都急于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將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分割包圍”住。家長們的問題此起彼落,教師應接不暇,耐心解答,轉(zhuǎn)眼間一兩個小時過去,教師也就回答了幾個或十幾個孩子的情況。插不上嘴的家長,只好在那里坐“冷板凳”,默默地來,默默地走。(安徽省固鎮(zhèn)縣連城中心學校 陳永)
匯報式。家長會上,校長、副校長、政教主任、教導主任分別做報告,并且篇幅都較長,家長一聽就是半天,又因為理論性太強難以理解而摸不著頭腦,使家長會失去了實際的作用。(撫遠縣寒蔥溝中學 劉偉國)
唯分數(shù)式。教師只講分數(shù),以成績論成敗,忽略了品德的重要性,忽略了學生的進步。成績好的學生的家長侃侃而談、眉飛色舞,而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家長默不作聲、局促不安。(撫遠縣寒蔥溝中學 劉偉國)
召開≠開好——家長的希望和建議
家長李:希望家長會別只拿孩子的成績說事兒,畢竟那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元素,多嘮嘮正確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啥都重要。家長胡:我不愿意聽大道理,希望老師能告訴我解決孩子問題的具體辦法。家長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是我最大的希望。家長劉:我希望家長會能夠解決一個或兩個共性問題,別變成了“籮筐”——啥都往里裝。(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邵亞娟)
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有的家長因為在外地打工,很難親自參加家長會,他們期盼能夠利用網(wǎng)絡召開家長會,或者趁年節(jié)有空的時候召開家長會。(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王敏)
他們期盼的不是對學校的名氣、歷史的了解,而是對學生的品行和學習情況的掌握;他們期盼的不是“批斗會”帶來的與孩子的“交火”,而是符合自己孩子實際情況的來自教師的指導;他們期盼的不是對孩子蜻蜓點水式的或格式化的點評,而是教師、學生和他們之間的真心交流和溝通。(克東縣第四中學 孫全生)
王老師有“三盼”
王老師既是教師,又是孩子家長,他說自己對家長會有“三盼”。
“一盼”通過家長會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 “參加家長會實際上還是有收獲的!”王老師說,通過那次家長會,他知道了一個重要情況,他的女兒對新階段的學習很不適應,孩子自己也很著急,畏難情緒明顯。知道這個情況后,他們夫妻倆進行了自我反思,想方設法給孩子打氣。
“二盼”通過家長會了解科任教師對孩子的看法。大多數(shù)有責任心的家長怕自己對孩子了解和認識不全面,希望知道在科任教師眼里自己的孩子的情況。比如,孩子的學習動力、智力水平、發(fā)展?jié)摿?、存在的不足等?/p>
“三盼”通過家長會了解學校、教師需要家長如何配合?!靶纬杉倚=逃狭?,幫孩子順利完成學業(yè),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愿望!”王老師說,他希望學校聘請教育專家或者安排專門研究教育方法的教師給家長們上課,就平時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一日三餐營養(yǎng)、正確作息習慣、同伴關系處理、考前心理疏導等,給予家長一些可操作性強的指導。(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學 張家海)
務實+有效——家長會應該這樣開
江西省于都縣馬安鄉(xiāng)上寶學校 羅興:適合大多數(shù)家長才是關鍵。家長會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不斷變換形式,不拘一格?;咏涣魇?、對話討論式、匯報展示式、網(wǎng)上交流式、按需輔導式、論壇沙龍式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江蘇省沛縣第五中學 吳寶席:在家長會前,教師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要精心備課,設計好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一定要寫發(fā)言稿,做到條理清晰、重點分明,簡明扼要。要衣著得體、落落大方、要充滿自信,對學生了如指掌,對班級未來充滿自信,使家長在家長會結(jié)束后能舒心、安心、放心。
浙江省杭州市濱興學校 姚賀國:新班伊始,我會給每個學生下發(fā)一張名為“握手吧”的調(diào)查表,內(nèi)容涵蓋孩子性格及興趣、以往所獲任何方面的榮譽,并且要求每個家長對孩子提出任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肯定及對教師的要求。在家長會前夕,我會給孩子們組織諸如“說說我的小心愿”“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之類的主題寫作課,并把每個孩子的真心話進行文字錄入,在家長會現(xiàn)場以匿名的形式統(tǒng)一發(fā)放給全體家長,有些共性問題單獨拿出來與家長一起分析。
山東省臨朐縣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秦艷華:家長會之前,通過電話、QQ群、家校聯(lián)系卡的形式了解學生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選擇一個問題,圍繞問題以主題沙龍的形式,讓家長說說面對這樣的困惑時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長們結(jié)合自己的教育經(jīng)驗,分享自己的教育金點子,讓其他家長“取經(jīng)”。
湖北省南漳縣板橋鎮(zhèn)新集完小學 王道勇:開家長會之前,動員全體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布置會場。當家長走進會場,看到自己孩子的某些特長展示、某些學習成果的信息、某些精巧的設計,會有一種歸屬感。讓孩子一同參加家長會,并對孩子的成長進行多元化評價,為他們提供向家長解釋、說明的機會。要給家長話語權(quán),多聽聽他們對自己孩子情況的反饋、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意見。要多讓家長參與互動,特別是親子互動、家校互動等,要多讓家長互相交流經(jīng)驗。引導家長參觀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和榮譽獲得情況,感悟?qū)W校的發(fā)展變化。要給家長創(chuàng)設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生互相交流的機會。
泰來縣蒙古族學校 劉筱茹:沒有分數(shù)的家長會,同樣精彩。我設計了班集體展示、給學生頒獎和暢想孩子美好未來“三部曲”。把這學期開學以來班級所開展的活動、學生個人或小組的精彩表現(xiàn)、學生及班級獲獎情況等展示出來。使家長感覺到這個班集體是充滿勃勃生機的,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及未來充滿希望。舉行頒獎儀式,增強每位同學的自信心,讓家長以孩子為榮。以家長會為契機,讓每位家長談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從而改變“唯分數(shù)論”的思想。
浙江省龍游縣第二高級中學 段云成:我事先通過家校通平臺給全體家長發(fā)了一封“解決孩子存在的核心問題征集”信,家長提交問題后,我把問題整理分成學習類、人際關系類、情感類和心理問題類四大類,同時在開家長會時把家長相應地分成四大組,以圓桌會議的形式進行。組長是有較強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總結(jié)歸納能力的家長,比如家校委員會成員。小組主講“專家”是我從歷屆學生家長中挑選出來的,他們是曾經(jīng)遇到類似問題并有成功解決經(jīng)驗的。家長可以隨時向“專家”討教和求助,找到最佳教育手段。作為班主任,我主要做好服務和協(xié)調(diào)工作,讓組長和小組主講“專家”盡情發(fā)揮。同時,我也精心準備了幾個經(jīng)典小故事,如果有需要,可以在每個小組穿插,讓家長聽得開心,聽得明白,記得牢固,用得順手。
“心聲卡”助力家長會
當我把要召開家長會的消息通知給學生后,班里一片哀嚎。有學生說:“死期到了!”有學生說:“這周回家又免不了一頓臭罵了!”更有甚者大呼:“完了,完了,回家一定是先女子單打,再男子單打,最后是男女混合雙打!”學生們對家長會的恐懼由此可見。
看著學生滿是壓力的臉龐,我暗想,這次家長會一定不能再繼續(xù)走老路了。
溝通大多是面對面的,但是書面溝通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式啊。于是我決定在召開家長會之前,讓我的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對這一溝通方式非常感興趣,紛紛在心聲卡上寫下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
佳峰說:“媽媽,我知道您的生意很成功,您常常說,您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還多。我說的話在您那兒從來就沒有正確過,和您的每次交流,都是一場對我的批判大會。親愛的媽媽,我渴望您給我肯定!”
成冰說:“爸爸,每次吃飯的時候,您都給我做思想工作。您不知道,我的胃越來越不好了,醫(yī)生說是長期壓力大的結(jié)果。在我看來,我們的飯桌已經(jīng)成了我的‘煩桌’。我渴望和您在一個安靜的場合,泡一杯茶好好聊聊。我有好多話想說?!?/p>
家長會那天,我把心聲卡交到家長的手里,有些家長是含著淚讀完的,也有家長說:“沒想到我們的孩子心思這么細膩,他們是真的長大了,是該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了?!?/p>
最后,作為班主任,我也遞上了一張給家長的心聲卡。每張心聲卡都是獨特的。比如,給小攀媽媽的心聲卡是擔憂:“小攀最近臉色很不好,上次聽您說他貧血,也帶她去醫(yī)院了,但是好像情況并沒有明顯好轉(zhuǎn)。我發(fā)現(xiàn)她常常不吃正餐,喜歡吃零食。期待您和我一起監(jiān)督她!”
家長會結(jié)束后,學生開心地給我打電話:“老師,家長會后,我沒有挨罵,這可是第一次??!”還有學生說:“老師,我媽媽夸您了!”
(浙江省湖州市雙林綜合高中劉青麗)
下期互動話題: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保護。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師、圖書管理員、學生、人道主義者、大眾媒體,以及全球各國愛書的人已經(jīng)把讀書日演變成一個熱鬧的歡樂節(jié)日。那么,今天,作為教師的我們,該怎樣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