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英語教學,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以“能做某事”作為評價標準。根據(jù)這個理念,每一節(jié)課我都設計很多真實可行的活動,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即使同一話題的教學,我也在第二次授課中改進一些環(huán)節(jié)設計,對比同一話題的教學,總是給我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啟發(fā)和不同的收獲。在學習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Don’t eat in class.”的section A 部分時,給我很深的感觸。
這個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談論規(guī)章制度,提出建議,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祈使句句型Don’t...以及情態(tài)動詞can表示許可的用法及各種句式的變化。校園生活與學生息息相關,尤其是規(guī)章制度,用祈使句表達能進一步體現(xiàn)語言的得體性??吹竭@個話題后我感到勝券在握,認為學生會積極參與到課堂,知識進展一定會很順利,決定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去完成本課。
第一課時講授section A(1a -2d )部分,在七年一班進行。在學習新課的開始,我首先采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本課重難點,接下來我指著一張圖片提問。
T: What is the boy doing?
S:He is listening to music.
T:Can we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S:No, we can’t.
(暗示學生。)
T:We should say to the boy“Do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展示出本課的新句式。)
圖片展示: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我搜集了有關學校制度、班級制度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談論圖片中其他學生不應該出現(xiàn)的行為一一列出來。通過小組合作,大家七言八語,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根據(jù)他們的描述,我把祈使句don’t的句型初次展示給學生:
Don’t...
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Don’t listen to music in the classroom.
Don’t fight.
Don’t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通過展示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里的重點短語和句型,尤其是學困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T: You’ve done well. Tell us what other things that we can’t do. Don’t...
S1:Don’t laugh at people in trouble.
S2:Don’t run in class.
S3:Don’t drink a lot.
S4:Don’t sleep in class.
…… ……
學生小組合作,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進行話題討論,提高了英語教學效果。六七個學生描述結束后,接下來的學生進行話題重復,好像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不能聯(lián)想起更多的話題,是對學生的規(guī)定范圍太狹窄了嗎?我有些茫然??紤]到課堂上教學的整體進程,我?guī)е@個疑問,按部就班地進行2a的聽力教學。操練前,我首先用多媒體給出表格:
1. 聽音樂
2. 喝牛奶
3. 吃香蕉
4. 戴帽子
5. 遲到
設置話題:
T: Can you talk these things in English? Try!
S1:Listen to music.
S2:Drink milk.
S3:Eat bananas.
S4:Wear caps.
S5:Be late.
T: Now listen to the recorder, complete some sentences.
(在一說一聽互動中,學生比較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同時通過這樣的漢譯英過程也降低了聽力難度,力爭讓更多的學生理解并掌握教材聽力。)
志愿者自由話題談論:
出示can,can’t。
T:How can we be a good student? Can we run in the classroom?
S1:We can’t run in the classroom.
S2:We can’t be late for class.
這樣讓學生把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學習過程生活化,但是課堂上學生語言組織有些費力,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學生能夠合作交流,這讓我感到疑惑。
回顧學習過程,我認為環(huán)節(jié)沒有問題,是否因情景設置不夠廣泛導致的?根據(jù)課堂反饋,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新句式,我當時認為學生只是知識表達還不是很準確。于是我將本課新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定位在2d,給學生10分鐘時間小組學習,合作過程中讓他們擴展對話。學生很快歸納出對話中的短語,領悟對話內(nèi)容,我找出幾組學生進行對話表演,學生比較興奮,于是我趁熱打鐵,布置任務給學生,想一想:
在圖書室或在你的家中應該怎樣做? 用don’t ...和can...的句式寫出一組句子,至少6個。
在不知不覺中我完成了新課的教學任務。下課后我認真考慮整個教學過程,從情境導入開始,每一步層次都很清晰,基本完成自己設定的教學任務,能夠提出要求,學生按要求去完成,課堂進程比較順利,但不是高潮迭起,尤其是我設置的志愿者話題,沒有達到最佳的效果。各個環(huán)節(jié)雖然能銜接上,但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尤其新句子的學習,擴展不足。比較成功的是學生在學習2d內(nèi)容進行知識鞏固的時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此看來,教學中的其他任務設定和情景設置還有一些問題,因此不能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應。還有一個班級也要講這一內(nèi)容,于是我決定從組織教學入手,改變一下方法。
第二次上這節(jié)課時,我首先播放歌手Lady Gaga的歌曲。
T: Do you like music?
S:Yeah,yeah!
T: Can we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S:No.(學生搖頭否認這種做法。)
T:We ca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So...Don’t listen to music in class. Please remember!
S:Yeah,yeah!
從學生的歡呼中不難看得出,以平等聊天的方式導入新課,比指著圖片問學生引導話題效果更明顯。這給我增添一絲喜悅的心情。接下來講解祈使句Don’t...的表達,如何讓更多的學生說出更多的句子。我邀請學生與我進行合作,將平時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景在學生面前演一演,很多學生都愿意參與。就這樣,演練結合,每做完一件事情,就要求其他學生運用Don’t...句式來評一評,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調(diào)動起來,短短的10分鐘就說出了15個句子。學生表達出超過課本教材1a部分的句子,我把這些句子以填空的方式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讓學生補充完整:
Don’t _____ late for class.
Don’t run in the _____.
Don’t listen to _____ in the classroom.
Don’t _____ with others.
學生的反應出奇的迅速,4分鐘就將全部句子補充完整,并介紹給其他的同學。接下來要進行2a的聽力教學。我沒有像第一節(jié)課時那樣用多媒體給出5組漢語,而是直接展示出can和can’t。
T:I can play with you, but I can’t play now.
在說can和can’t的時候,我故意停頓一下,環(huán)視教室,然后出示很多圖片。
T:Look at the pictures, tell me... You can... You can’t...(描述畫面內(nèi)容。)
我采用小組加分的方法來鼓勵他們,小組中只要成員中有一個句子表達正確,便給所有成員加分,如果表達有誤,扣分的時候只扣這個學生的分數(shù),小組成員為了獲得更高分,互相幫忙,學生語句表達非常出色、到位。然后我播放聽力,讓學生在課本上完成聽力。幾個圖片的幫助,讓這一聽力環(huán)節(jié)進展非常順利、有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這讓我感受到,形象生動的圖片教學,能幫助學生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輸出能力。
講解2d內(nèi)容的時候,我仍然采用在一班的學習辦法,小組自學。自學效果還不錯,學生很完整地歸納出對話中的短語,并能領悟對話內(nèi)容。接下來我進行話題擴展訓練,第二次小組合作,學生竟然在10分鐘的時間,擴展出20多個句子,他們的智慧真是無窮盡,在教室前表演時,學生談論到游泳、教室吃零食、圖書室聽歌等,增添很多新話題,涉及到道路安全,各項紀律等,拓寬了思路,真正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趁熱打鐵,我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句型把談論規(guī)則寫在練習本上,整個教學過程,從具體操練到最后的總結練習非常順利。
針對這一話題的教學,我?guī)椭鷮W生理解課文里的重點短語和句型,并運用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了與學生生活密切的討論話題。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我都比較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對比兩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反應差別很大,第二節(jié)課學生的接受程度明顯好于第一節(jié)課,原因一:導入方式不同。用音樂導入貼近生活,學生話題容易打開,思路容易開闊,原因二:在第二節(jié)課中,我安排學生表演,為學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間,為最后學生編寫對話做了鋪墊,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因三: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第一次授課沒有第二次授課給學生活動時間長,實際應該需要較多時間給學生討論演練,不應該為了完成教學計劃而趕進度。另外,本節(jié)課主要講解祈使句的用法,注重了學生的口頭操練,但是書寫內(nèi)容少,應該加強書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操練。由于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量有限,有時候用英語發(fā)出的指令,學生聽不懂,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課堂教學內(nèi)容沒有自然銜接,學生有些被動,學生要加強英語短語的積累,提高教學氣氛和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組合作,學生比較樂于參與。有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機會多,他們在小組活動中起著支配的作用,而另一些較為消極的學生學習較為被動,喜歡當聽眾,對一切語言活動表現(xiàn)冷漠。這都是我在教學中急待與同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課堂還可以加入更多的圖標,拓寬學生的思路,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形象生動的圖片,能幫助學生直觀地學習相關短語和祈使句型,這個辦法也很奏效,在今后涉及到具體句式操練的時候,應該堅持這種做法。
努力從學生實際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氛圍,設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討論話題,不同的語言素材,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樂于學習,善于思考,提高了英語教學效果。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努力改進教學,最終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