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云
(宜興 214221)
人的審美形式紛繁多樣,藝人們的思維千變萬化,但創(chuàng)作理念都是為了體現(xiàn)壺的實用,體現(xiàn)壺的韻美,這一點則是一致的。從傳統(tǒng)經典作品中去汲取給養(yǎng),研究、分析、細細揣摩,并利用現(xiàn)代的科學技術去探索、追尋,總結經驗,古為今用,是紫砂藝術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力,而紫砂“猛虎壺”就剛好做到了這點(見圖1),此壺造型奇特,將大山中的蒼松和猛虎融入到紫砂藝術當中,折射出一往無前的人生氣勢。
圖1 猛虎壺
紫砂“猛虎壺”的造型恰似傳統(tǒng)的“一粒珠”,壺身呈圓潤飽滿的球形,晶潤溫婉、珠圓玉潤;截蓋設計,壺蓋與壺身融為一體,更顯示出壺身的圓潤;壺鈕的造型雕塑成了一只猛虎的形狀,折射一往無前的人生氣勢;壺流、壺把雕塑成了松枝的模樣,堅定無比。遠觀紫砂“猛虎壺”,整個壺身融圓異常,一捺底穩(wěn)穩(wěn)挺立,平添幾分穩(wěn)重端莊的氣質,觀之可親。
紫砂“猛虎壺”的壺身渾圓,線條流暢至極。此壺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圓珠壺”有所不同,它的壺流、壺把、壺鈕以雕塑替代了圓。但壺身的渾圓,骨肉亭勻、簡練大方,點、線之間見出魅力,制作頗見功力。整把壺以圓為基礎,將圓形的線條演繹得出神入化。壺身為一個大圓球,略有壓扁,但線條卻因此柔和且富有變化,真可謂是獨樹一幟。
為提高雕塑藝術修養(yǎng)和雕塑技藝,在紫砂壺的制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雕塑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和見解,形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雕塑制作方法。在這款紫砂“猛虎壺”的雕塑上,潛心研究了古代雕塑藝術,汲取古松、猛虎形象的藝術精華,并融入當代雕塑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了紫砂“猛虎壺”上的空間美感,產生心靈對話,讓此款作品的雕塑藝術更加高雅、靈動。
紫砂“猛虎壺”的壺鈕雕塑著一只老虎,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虎的形象在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占居著顯著的地位,常常與龍并稱,在許多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云從龍,風從虎”的說法。因為龍飛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與龍的結合成為雄偉強盛的象征和美化權威的典型形態(tài),是人們崇拜并畏懼的對象,有時也充當逐妖、怯邪、鎮(zhèn)宅的角色,構成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族風俗文化特質。自古以來,人們也習慣用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虎背熊腰、藏龍臥虎、如虎添翼、將門虎子等詞語贊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達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識,并且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虎文化?;⑽幕鳛楣糯鐣庾R形態(tài)之一,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了我國人民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規(guī)范和內涵極為鮮明的民族心理特征。我國虎文化的內容也非常豐富,無論文字、語言、詩歌、文學、雕塑、繪畫、小說、戲曲、民俗,以及更為廣泛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兒歌等傳統(tǒng)文化的各個領域中,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無所不在,成為古老中華民族的圖騰之一。虎作為古人崇拜的對象,是因為它是一種極具陽剛之氣的動物,具備勇敢與威嚴的特征,這也是紫砂“猛虎壺”的價值所在。
蒼松傲霜斗雪,經冬不凋。在文人眼里,蒼松體現(xiàn)了一種不畏嚴寒、傲然挺立的堅貞與高潔。蒼松也是氣節(jié)與尊嚴的體現(xiàn),尤如文人心中傲視權貴、正氣浩然的理想?!盾髯印ご舐浴贩Q“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已知君子”,便是以松喻君子。千百年來,文人作品中對松的謳歌與贊美更是不計其數,松成了文人抒發(fā)志向的代言人。以蒼松雕塑紫砂“猛虎壺”的壺流、壺把,是對壺鈕的猛虎雕塑的襯托。如果說猛虎代表了一種一往無前的人生氣勢,蒼松則代表著這種氣勢的歷久不衰,所以蒼松與猛虎兩者的精神力量是相輔相成的。
紫砂“猛虎壺”整器為飽滿的圓器,嵌蓋設計與壺身渾然一體,壺鈕為猛虎造型,壺流、壺把以松枝作為裝飾,形態(tài)優(yōu)美,用它喝茶是一種享受,頓時感覺此壺充滿大自然的氣息,更感覺到了一往無前的人生氣勢。
[1]儲夢雅.淺談“梅竹情壺”的情操[J].江蘇陶瓷.2013(03):106.
[2]劉佳.即墨布老虎、虎頭鞋帽[J].大眾文藝.2010(06):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