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河南大學圖書館,河南 開封 475000)
基于讀者決策采購的高校館配商服務新動向
張麗麗
(河南大學圖書館,河南 開封 475000)
在美國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的成功案例中,館配商的積極配合和參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讀者決策采購”對館配商以及館配商的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在新的采購模式下,館配商必須及時調整服務策略與服務內容,轉變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更好地滿足高校圖書館的需求。
讀者決策采購;PDA;館配商;館配商服務
館配商,是指能為圖書館提供圖書資料的中間供應單位,是出版社與圖書館之間的第三合作方,在圖書采購鏈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圖書館獲得圖書信息和圖書實體的主渠道[1]。
1.1 國內館配商的服務內容與服務方式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采購方式從主要依賴“三目”選書為主逐步轉變?yōu)橐浴艾F(xiàn)貨采購”為主,其他方式為補充的模式,即到書店倉儲中心采購或者在館配商的組織下參加大型館配會、書博會、圖書展銷會等進行現(xiàn)采。
1.2 國內館配商與高校圖書館合作的不足之處
第一,服務層次屬于低水平、淺層次的服務。當前館配商為高校圖書館所提供的采訪書目、編目數(shù)據(jù)、圖書加工以及圖書上架等等諸多“服務”,多是體力勞動,屬于非常淺層次的服務。這些服務還只是停留在商業(yè)運作的“營銷”層面上,而對于基于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要求的深層次服務多半是一無所知[2]。
第二,服務內容不能滿足高校圖書館的切實要求。目前還沒有哪一家館配商能提供精準的采訪數(shù)據(jù),有很多出版社出版的許多好書,也因為缺少采訪信息導致漏采。此外,館配商圖書供應的滿足率不理想,其一,對中標的館配商沒有形成系統(tǒng)嚴格的制度約束,致使一些館配商服務意識不強,中標的館配商在特定區(qū)域內形成比較固定的合作關系,合同的約束力嚴重打折;其二,一些急需的、少量的訂單,由于沒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致使館配商積極性不高[3]。另外,對所提供文獻的編目加工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館配商所提供的這項服務卻不盡如人意。大多數(shù)館配商尚無能力幫助圖書館開展查漏補缺這項深層次的服務[4]。
目前相對集中并且成批量的采購方式,給館配商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集中采購、集中驗收、批量進行分編加工,館配商把注意力集中在后期服務上,而對前期的書目提供方面關注的不多。在讀者決策采購環(huán)境下,館配商必須把更多的注意力從后期加工服務轉移到以訂單的生成和及時配到率上。
2.1 讀者決策采購模式下訂單的產生方式
通過對讀者決策采購工作流程的理解,以讀者所需的采購方式,訂單的生成不僅是不定期的,品種數(shù)量也是不可預料的,訂單的形式包括購買、租用等形式,而且根據(jù)讀者的偏好,訂單的載體形式可以是電子版也可以是印刷版。以紙本圖書為例:讀者在網上檢索時發(fā)現(xiàn)一本感興趣的圖書,只要用鼠標點擊,圖書館可以替你買單,讀者只需要填寫郵寄地址和寄送方法。與此同時,館配商通過網絡可以及時處理讀者此刻需求。
2.2 讀者決策采購在美國順利開展的條件
從美國開展讀者決策采購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實施PDA給圖書館的館藏建設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這種采購模式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圖書館、館配商、讀者以及出版社的緊密配合與精誠合作。其一,圖書館的相關部門、業(yè)務流程、有關人員的工作要做及時的調整,有的整合采訪部與編目部工作流程,則可優(yōu)化采購加工程序;其二,需要培養(yǎng)和提高讀者參與館藏建設責任感,加大讀者對PDA的了解,使其能正確使用并積極參與。其三,館配商在整個讀者決策采購流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服務水平與服務能力直接影響這一采購模式的后期使用效果。
2.3 美國開展讀者決策采購對館配商的選擇與要求
在提供圖書的內容和出版形式上有更高的要求,可靠的并遵守協(xié)議的高水平館配商,能夠提供高質量的、適合本圖書館服務對象的精準、完整的書目記錄,同時能夠提供紙本與電子版圖書。在技術層面上,要求館配商快速掌握與利用先進的技術,積極配合圖書采購新模式,使其系統(tǒng)平臺能夠與圖書館的系統(tǒng)之間實現(xiàn)無縫對接、放寬開發(fā)用戶的數(shù)量,方便讀者按照需要瀏覽全文或部分圖書內容,并提供打印功能。另外,館配商的配貨速度也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在接到訂單后,不論數(shù)量是大是小,都要在3~7天內將書寄送給讀者或者對應的圖書館。
3.1 美國館配商積極順應潮流,調整其商業(yè)模式。為了配合讀者決策采購的順利進行,美國的館配商在不斷地調整其商業(yè)運作模式,以爭取到更多與圖書館合作的機會與合作項目。不同的館配商推出不同的PDA模式,具體操作由館配書商與圖書館充分協(xié)商確定。如NetLibrary的PDA項目為圖書館提供的購買方式有持續(xù)訪問模式與年度購買模式兩種;EBL推出的PDA項目更加靈活,提供的所有電子書都可以免費瀏覽5分鐘,之后圖書館有短期外借、中介訪問、自動購買三種選擇[5]。
3.2 美國館配商的轉型對國內館配商的啟示。國內館配市場經過折扣競爭、加工服務競爭,將來會是知識服務的競爭[6],館配商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期,由粗放型的服務逐步轉向能夠提供精細化、科學化、專業(yè)化的深度服務狀態(tài)。
3.3 調整服務策略,不斷開拓新的服務內容與服務方式。依據(jù)新的采購方式,不斷調整服務策略,在服務內容與服務特色方面要深入思考并不斷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逐步走上專業(yè)館配之路。在調整服務內容方面,把高校圖書館的真正需求與發(fā)展特色作為切入點,針對不同高校的專業(yè)設置情況,提供符合學校專業(yè)特征與學校發(fā)展重點學科的館配信息。在更新服務方面,館配商的工作重心要及時調整,為高校圖書館客戶提供精細化、靈活化、持續(xù)化的訂單配送服務。當然,還要注重細節(jié)服務,高校圖書館的用戶經常會遇到一些急需用書、重點學科專業(yè)圖書,館配商要想盡辦法把這些書提供給圖書館的讀者,做好這些細節(jié)服務。
3.4 針對高校館的學術特點,提高其學術服務能力與知識競爭力。館配商要正確定位所服務高校圖書館的客戶群,要看準自己的機會,看準自己所服務高校的讀者需求,到底是哪些種類圖書的需求量比較大,依據(jù)市場來決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樣的館配商。圖書館也逐步意識到政府招標采購的方式中,館配商中標的最重要因素不在于折扣,而在于是否真正能夠提供讓圖書館及其讀者滿意的服務,高校圖書館用戶最看重的是提供的書目及其圖書品種的品質是否上乘。此外,優(yōu)秀的館配商的學術服務能力與知識競爭力還體現(xiàn)在具備對高校圖書館館藏進行查漏補缺的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方面。
3.5 培養(yǎng)專業(yè)從業(yè)人員,不斷提高員工的業(yè)務素質與能力。目前館配市場的從業(yè)人員報酬整體上偏低,其職業(yè)認同感與歸屬感較差,高素質人才留不住。館配商不僅要關注業(yè)務量的增長,更要關注高素質人力資源的開發(fā),有意識地培養(yǎng)一批專業(yè)化的從業(yè)人員,很好的把握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高素質的館配從業(yè)者要具備采訪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具備一定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有一定的行業(yè)敏感度,能及時掌握最新出版信息,并能夠快速并高質量地制作符合不同高校圖書館的精、準、全、新的書目信息,能夠靈活處理圖書館的動態(tài)需求等。對于高素質的從業(yè)人員,館配商應重視其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需求,留得住人才,才可能擁有更好的發(fā)展前景。
[1]曾紅巖.館配市場中圖書館地位研究[J].現(xiàn)代情報,2009(7):7-10.
[2]崔波.高校圖書館與館配商互利共贏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0):28-32.
[3]孫莉薇.吉林師范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張立彬:館配應提升服務意識[N].圖書館報,2013-09-27(B03).
[4]解慧.廣西圖書館采編中心主任謝耀芳:館配商的管理水平與供貨能力,對采購質量至關重要[N].圖書館報,2013-06-28日(BO5).
[5]張甲,胡小菁.讀者決策的圖書館藏書采購——藏書建設2.0版[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3):36-39.
[6]白玉靜.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發(fā)行部主任張永貴:抓好專業(yè)館配服務工作,可大大提升在未來的競爭力[N].圖書館報,2013-06-28日(B04).
G250
A
1671-0037(2014)06-64-1.5館配商多年來與圖書館精誠合作,不僅減輕了圖書館采編業(yè)務的工作量,而且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逐步走向專業(yè)館配之路。近年來,隨著讀者決策采購(Patron Driven Acquis?tions,簡稱PDA)在美國大學圖書館界的興起與推廣,這種全新的采購模式給館配商的傳統(tǒng)服務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館配商如果還依照當下為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內容與方式來提供館配服務,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張麗麗(1979.03-),女,碩士,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