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秀真
(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人民醫(yī)院 襄城461700)
近年來,隨著我國助孕技術的發(fā)展及促排卵藥物的應用,使得我國多胎妊娠的發(fā)生率逐年升高。多胎妊娠是指一次妊娠產婦宮腔內同時存在2個或者2個以上胎兒,多胎妊娠中雙胎妊娠最為常見。多胎妊娠的早產率、難產率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單胎妊娠,而且多胎妊娠的胎兒死亡率明顯高于單胎妊娠[1]。選擇適當的分娩時機及分娩方式,對母嬰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對改善圍產兒預后具有重要作用[2]。本實驗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11月婦產科收治的28例多胎妊娠的臨床資料?,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3年1~11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28例多胎妊娠產婦資料進行分析。28例多胎妊娠,孕婦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2.6±7.5)歲,其中初產婦25例,經產婦3例,分娩孕周33+4~39+5周,平均孕周為36.10周。
1.2 方法 孕婦確診多胎妊娠后應增加熱量、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營養(yǎng)的攝入。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選擇剖宮產及陰道分娩。常規(guī)術前準備,雙胎妊娠孕婦多采取陰道分娩,三胎及以上妊娠主要以剖宮產分娩為主。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臨床數據進行匯總、分析,計數資料選擇率進行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 多胎妊娠孕周與圍產兒預后的關系 見表1。28例產婦,其中<37周11例(雙胎妊娠8例,三胎妊娠2例,四胎妊娠1例),早產率為39.28%,早產兒圍產期死亡2例,死亡率為18.18%;足月妊娠17例(雙胎妊娠12例,三胎妊娠3例,四胎妊娠2例),足月兒圍產期死亡1例,死亡率為5.88%:足月兒死亡率與早產兒死亡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420,P<0.05)。28例多胎妊娠中圍產兒共67例,體重小于2 500 g有28例,占41.79%,體重在2 500 g以上圍產兒39例,占58.21%,沒有1例巨大胎兒。胎齡小于34周的圍產兒死亡率為20.0%,而34周以上圍產兒死亡率為1.75%,兩者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5560,P<0.05)。
表1 多胎妊娠孕周與圍產兒預后的關系 例
2.2 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窒息及死亡的影響見表2。本研究中剖宮產孕婦16例(雙胎妊娠11例,三胎妊娠3例,四胎妊娠2例),陰道分娩12例(雙胎妊娠9例,三胎妊娠2例,四胎妊娠1例),孕周在34周以上剖宮產圍產兒死亡率與陰道分娩者相比,差異無顯著意義(χ2=3.5370,P>0.05)。
表2 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窒息及死亡的影響 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醫(yī)療水平的改善使得多胎妊娠發(fā)生率逐漸升高。本研究中多胎妊娠與胎兒發(fā)生早產有密切關系,早產是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孕期保健質量對保證母嬰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積極有效的防治妊娠期各種并發(fā)癥,合理的分娩方式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多胎妊娠圍產兒的死亡率。分娩方式的選擇需根據孕婦的年齡、胎次、孕齡及胎兒數量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因為近年來剖宮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剖宮產可迅速結束分娩,縮短分娩過程中血流動力學對母嬰的影響,可有效解除病理先露經陰道分娩對產婦造成的危險[3]。母體身體健康,沒有或者僅有輕度并發(fā)癥,可以承受分娩過程中產力及血流動力學變化;胎兒儲備狀況良好,NST陰性,BPS評分在8分以上;胎位正等情況可選擇陰道分娩。胎位不正、極低體重兒、雙胎中第二胎明顯大于第一胎、胎兒窘迫或者胎盤功能異常等情況選擇剖宮產。
本臨床分析結果顯示:多胎妊娠孕婦胎齡在32~34周的時候,胎兒存活能力較強,此時可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合理選擇多胎妊娠的分娩時機及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對提高圍產兒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余俊,馮玲,胡月,等.藥物控制多胎妊娠產婦剖宮分娩產后出血的回顧性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0(4):477-480
[2]王玉霞,任勵華.132例多胎妊娠分娩時機及分娩方式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10):119
[3]杜鵑.多胎妊娠的適宜分娩時機與分娩方式[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25(6):43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