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祝剛,于亮,左琳,滿其倩,容蓉,鞏麗麗,蔣海強,呂青濤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濟南 250355)
白花蛇舌草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干燥全草。近代研究發(fā)現(xiàn),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氧化、保肝利膽、抗化學誘變等作用[1–3],其中主要的化合物有蒽醌類、烷烴類、萜類、有機酸類、生物堿類、揮發(fā)油類、黃酮類、多糖類、甾醇類、氨基酸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等[4–6]。筆者在對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部位進行抗子宮內膜癌活性研究時,通過活性篩選分離得到了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兩種成分。經(jīng)文獻檢索發(fā)現(xiàn),對香豆酸具有抗癌和抗心血管病的作用[7–8];熊果酸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它對體外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酵母菌均有活性,還有抗?jié)儭㈡?zhèn)咳、抗癌作用,可以抗突變、抗氧化、抗血管瘤生成和誘導癌細胞的分化[9]。為考察藥材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及其與抗癌作用的關系,筆者首次建立了HPLC法同時測定白花蛇舌草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并對7批白花蛇舌草藥材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及對比,也為白花蛇舌草藥材活性成分含量測定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 1100型,附帶DAD檢測器、四元泵、自動進樣器、柱溫箱、在線真空脫氣機,美國安捷倫公司;
電子天平:AE240型,瑞士梅特勒公司;
對香豆酸、熊果酸化學對照品:批號分別為D–032–140728,X–006–140801–2,經(jīng)HPLC檢測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純度均在98%以上,北京寶賽希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花蛇舌草藥材:濟南市漱玉平民大藥房、七星大藥房和康之源大藥房等(產(chǎn)地及批號分別為江西111201,130301,130612;安徽130906;廣西120908,130911;湖北120618),經(jīng)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李峰教授鑒定為茜草科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
甲醇:色譜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無水乙醇:分析純,天津市達森化工產(chǎn)品銷售有限公司;
實驗用水為純凈水。
色譜柱:Eclipse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0.05%甲酸水溶液(A)–甲醇(B),流 量 為1 mL/min;梯 度 洗 脫:0~20 min B為30%~45%,20~21 min B為45%~88%,21~45 min B為88%;柱溫:30℃;檢測波長:310 nm(對香豆酸),210 nm(熊果酸);進樣體積:20 μL。
稱取對香豆酸標準品適量,精密稱定,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0.035 8 mg/mL的對香豆酸溶液;稱取熊果酸標準品適量,精密稱定,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0.426 mg/mL的熊果酸溶液。
稱取白花蛇舌草粉末(0.84~0.42 mm)約1 g,置于25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70%乙醇溶液80 mL,95℃水浴回流提取2.0 h,共提取3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干燥蒸干,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容量瓶中,用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制得樣品溶液。
在1.2色譜條件下對混合對照品溶液及樣品溶液進行測定,色譜圖見圖1。
以對香豆酸與熊果酸的含量為指標,進行了白花蛇舌草的提取溶劑考察,比較了一系列不同濃度的乙醇提取物中二者的含量差異,最終選擇70%乙醇對二者同時提取較為適宜。
圖1 310 nm波長下混合對照品溶液色譜圖
圖2 310 nm波長下樣品溶液色譜圖
圖3 210 nm波長下混合對照品溶液色譜圖
圖4 210 nm波長下樣品溶液色譜圖
采用DAD檢測器在190~400 nm波長下進行全波長掃描,采集光譜圖,結果發(fā)現(xiàn)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分別在310 nm處和210 nm處有最大吸收,故分別選擇310 nm和210 nm作為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檢測波長。當采用DAD檢測器時,可以同時采集多個波長下的色譜圖,因此可以一次完成兩個組分不同波長下的同時檢測。當采用普通紫外檢測器時,可以在工作站軟件中設置波長時間表,在兩組分的出峰時間分別采用不同波長檢測,實現(xiàn)兩個組分不同波長下的同時測定。
首先采用等度洗脫的方式,結果發(fā)現(xiàn)目標成分很難與干擾峰有效分離,而采用梯度洗脫的方式,可以對對香豆酸和熊果酸達到很好的分離,并且在較短時間內同時出峰。但是采用梯度洗脫的方式時,條件控制不好會導致重現(xiàn)性差,解決辦法是延長每次進樣前的平衡時間,且每次采用相同的條件平衡色譜柱,這樣會達到很好的分離效果。實驗過程中比較了乙腈–水、乙腈–0.05%甲酸、甲醇–水、甲醇–2%冰乙酸、甲醇–0.05%甲酸5種流動相系統(tǒng),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甲醇–0.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脫時,對香豆酸和熊果酸二者分離度均在1.5以上,各指標峰峰形良好,基線平穩(wěn),分離度高。
精密量取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對照品儲備液0.5,1,2,4,6,8 mL,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標線,搖勻,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各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對香豆酸線性回歸方程為y=20 530x–37.56(r=0.999 8);熊果酸線性回歸方程為y=8 321x+12.81(r=0.999 6)。結果表明,對香豆酸在0.001 79~0.028 64 mg/mL、熊果酸在0.021 3~0.340 8 mg/mL時,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質量濃度與峰面積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
取同一份樣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測定6次,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對香豆酸和熊果酸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0.37%和0.32%,說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表1 白花蛇舌草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精密度試驗(n=6)
取同一份樣品溶液,分別在0,2,4,8,12,24 h進樣分析,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峰面積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4%和1.1%,表明樣品在24 h內穩(wěn)定。
取同一批號白花蛇舌草(0.84~0.42 mm)約1 g,精密稱定6份,按1.4方法制備樣品溶液,在1.2色譜條件下測定,測得藥材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含量分別為0.021%和0.307%,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5%和1.8%,說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取已知含量同一批號的白花蛇舌草粉末(0.84~0.42 mm)1 g,精密稱量6份,分別精密加入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對照品溶液,按實驗方法測定,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59%和98.23%,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0.81%和0.94%,表明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
表2 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加標回收試驗結果(n=6)
取7批白花蛇舌草粉末各3份,每份1 g,精密稱定,按1.4方法制備樣品溶液,在1.2色譜條件下測定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色譜峰面積,計算樣品中二者的含量,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不同產(chǎn)地及批號的白花蛇舌草中二者的差異較大,其中江西產(chǎn)地的白花蛇舌草二者含量均最高,而廣西產(chǎn)地的藥材二者含量均最少。
表3 白花蛇舌草藥材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測定結果(n =3)
建立了HPLC法同時測定白花蛇舌草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兩種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良好的精密度,為白花蛇舌草藥材活性成分含量測定奠定了實驗基礎。結果表明不同產(chǎn)地及批號的白花蛇舌草中對香豆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差異較大,其中江西產(chǎn)白花蛇舌草中的對香豆酸及熊果酸含量均較高,所以對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部位進行抗子宮內膜癌活性研究時,宜采用江西產(chǎn)的藥材。
[1]黃建榮,劉詠海,喻志標,等.白花蛇舌草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5,27(11): 1 327–1 331.
[2]劉瑾.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蓮配伍微粉對移植性小鼠肝癌腫瘤組織Bcl-2,Bax表達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21): 227–230.
[3]羅先欽,蘭波,楊雪,等.白花蛇舌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進展[J].重慶中草藥研究,2011,63(1): 35–37.
[4]康興東,李銑,毛羽,等.白花蛇舌草的化學成分[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7,24(8): 479–481.
[5]曾永長,梁少瑜,邢學峰,等.白花蛇舌草總黃酮的大孔樹脂純化工藝[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8): 26–29.
[6]楊帥,楊文文,胡金芳,等. GC–MS結合保留指數(shù)分析白花蛇舌草揮發(fā)性成分[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9): 93–95.
[7]Ferguson L R,Shu S T,Harris J P. Antioxidandant an tigenotoxic effects of plant cellwall hydroxyl cinnamic acids in cultured HT–29 cells [J]. MolNutrFood Res,2005,49: 585–588.
[8]W Wallerath T,Li H G,F(xiàn)orstermann U,et al. A blend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explains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red wine on human endothelial NO synthase[J]. Nitric Oxide,2005,12: 97–99.
[9]李國章,于華忠,曹庸.薄層掃描法測定三種中藥材中熊果酸的含量[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23(2):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