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軍用危險物資一般有武器彈藥(包括報廢彈藥)、火箭推進劑、各種油料等3 大類[1]。在運輸的過程中,若發(fā)生爆炸,可引燃周圍可燃物而釀成火災,爆炸氣體形成的空氣沖擊波,可造成對周圍的破壞,嚴重的可摧毀附近的建筑物及設施并造成人員傷亡。
軍用危險品從生產到儲存、使用都需要通過運輸環(huán)節(jié)才能實現其戰(zhàn)斗力,道路運輸網的建設給軍用危險品運輸提供了快捷通道,但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質,無論是平時還是戰(zhàn)時,都具有極大安全隱患[2]。若發(fā)生運輸事故,不僅會污染環(huán)境,而且會因未能及時補充作戰(zhàn)物資而影響部隊戰(zhàn)斗力。運輸線路優(yōu)化不僅要節(jié)約成本,最重要是降低風險。因此,針對降低運輸風險的軍用危險品道路路線優(yōu)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軍用危險品道路運輸是由人員、運輸工具、公路線路、裝載貨物及周圍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等組成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存在安全風險。為降低危險品道路運輸的風險,有必要進行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是指通過辨識軍用危險品運輸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估計各種因素可能發(fā)生的概論,計算出在不同運輸條件下的運輸風險,從而作出正確判斷,其目的在于辨識出影響系統(tǒng)安全的最基本因素[3]。通過分析軍用危險品道路運輸系統(tǒng),其風險影響因素主要有相關人員、軍用危險品、裝卸設施設備、外部環(huán)境等。對軍用危險品運輸的風險分析過程可以看作是公路運輸網、運輸風險源、影響區(qū)域三者交互分析的結果[4],風險分析的框架如圖1 所示。
圖1 危險品道路運輸風險分析框架
危險品公路運輸存在的危險點表現在運輸網、運輸風險源、影響區(qū)域3 個方面,而通過圖1可以發(fā)現,這三者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交叉影響,對風險的影響程度不同,危險品運輸過程中不同的路線有不同的運輸風險。本文選取運輸事故率、影響人員數、環(huán)境風險、運輸時間4 個風險指標,將風險指標作為選線指標,按照權重結合為一個風險值。
由于危險品公路運輸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減低風險,直接影響到線路優(yōu)化的方向。線路優(yōu)化問題即運輸路線選擇問題,這是個多目標問題;而危險品運輸的目的是使得運輸風險最小,這就是線路優(yōu)化的根本目的,線路優(yōu)化的約束條件則是運輸風險的各種影響因素,線路優(yōu)化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將影響風險的各種因素考慮進去。為了解決這個多目標問題,將風險影響因素轉化為風險值來選擇最佳路徑,同時,依照道路狀況,如道路等級、設計限速、交通量等,以及影響人員、天氣狀況等因素影響運輸過程優(yōu)化選線,而且選線決策中應更多地考慮輸沿線影響人員風險[4]。為此,從減小風險的角度使用運輸事故率、影響人員數、環(huán)境風險、運輸時間4 個選線優(yōu)化指標,并且以最小化運輸事故率和最小化影響人員數為主要優(yōu)化目標來定義風險值。
軍用危險品公路運輸的可行路徑由一系列路段P構成,定義P={1,2,…,n};Pi為第i路段的泄露事故率,事故/a;di為第i路段的路線長度,km;Ci為第i路段風險區(qū)的影響人員總數,人;而對于危險品道路運輸沿線的影響人員可以分為路上影響人員C1、路外影響人員C2、沿線聚集中心人員C3等3 類[5]。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選線評價指標,即選線函數。
(1)運輸事故率P:
式中:P為總的運輸事故率;φi為第i路段危險品的運輸事故率;P(R/A)i為第i路段危險品運輸事故中的條件泄露概率;ni為第i路段運輸車輛數。
(2)影響人員數量C:
(3)環(huán)境風險Ε:
式中:ρi為人員出現的概率;Si為第i運輸路段危險品泄露后的影響敏感區(qū)環(huán)境面積[5]。
(4)運輸時間T:
式中Vi為第i路段平均運輸速度。
設選線評價指標m(1≤m≤4),表示為一個集合fi={f1,f2,…,fm};l為運輸起點O至終點D間的一條可行路徑,則路徑的選線函數可表示為fk,它由多個目標函數組成,由于評價指標都是越小越優(yōu),則可表示選線函數為
由于各個選線目標函數的單位不同,為了比較,先求解各個目標屬性的最小評價值,然后標準化選線函數的單位,使其為無量綱的數值[6]??蓪⒆顑?yōu)線路的評價函數轉化為
式中:fk(l)為路徑第k個選線函數的評價值;f*
k(l)為路徑第k個選線函數的最小評價值。則危險品道路運輸的風險值可以表示為
路段的風險值由各個目標的風險值組成,需結合Dijsktra 最短路算法求解危險品運輸最優(yōu)路徑[7]。該算法求非負賦權圖中起點vs到終點vt的最小風險值路線,具體步驟如下。
(1)對于一個有權重的有向圖G,以V表示所有頂點的集合,每一個圖中的邊都是2 個頂點所形成的有序元素對,(u,v)表示從頂點u到v有路徑相連,每條邊(u,v)賦以一個實數F(u,v),稱為邊的權,這里權值F(u,v)取為該路段的風險值F。
(2)若有一條從u到v的邊,若是最小權值路徑,則把u到v的邊加在這條路徑后面,得新路徑權值為d(u)+F(u+v),判斷其是否小于目前已知的d(v)的風險值;若是,則將d(v)用d(u)+F(u+v)取代,如此擴展計算,可得從起點到終點的最小風險值路線及風險值。
(3)算法中保留頂點集合S與Q,已算出的最小風險值d(v)的頂點放在S中,其他頂點放在Q中,開始時S為空,每一步都會有Q中滿足d(u)值最小的點移動到S中來。
(4)最后的結果得到從起點vs到終點vt的一條最小風險路,這條路即是最優(yōu)路線,該路線總的風險值為各路段風險值之和。
以某道路運輸網為例,該道路拓撲圖如圖2 所示。設從v0-v7運送10 t 的軍用危險品物資,通過調查路段的事故率、影響人員數、環(huán)境風險、運輸時間等基本信息,建立拓撲如圖2 所示。
在給出的危險品道路運輸路網拓撲圖中,一共有8 個頂點、12 條有向路段,各個路段的相關選線函數的取值見表1。
圖2 軍用危險品道路運輸路網拓撲
表1 路段取值數據
將各選線值進行標準化處理后,按照其對運輸風險值的重要程度,在這里主要依據文獻[5]中的權值參考,賦予這幾個指標以權重:35% P+30% C+20% E+15%T,結合Dijkstra 最短路算法求解,得到最小風險值路徑(用虛線表示),如圖3 所示。
圖3 最小風險路線
按照傳統(tǒng)的運輸方式,為最快速度地運送軍用危險品物質,一般會選擇運輸時間最短的路線lminT為v0-v1-v5-v7,按照本文的綜合風險值最小的最短路算法,綜合風險最小的路徑lminF為v0-v1-v2-v6-v7。對比二者的標準化風險值,lminF(值為2.92)明顯地小于lminT(值為3.85),運輸風險值減小24.2%。可見,最短運輸距離路線并非最佳路線,傳統(tǒng)的最短運輸時間方法,雖然節(jié)約了運輸時間,但會承擔很大的運輸風險。通過最小風險權值選線方法進行路線優(yōu)化,雖然增加了運輸時間,但極大地減小了運輸事故率、影響人員數等,也就減小了運輸風險,達到了運輸路線優(yōu)化的效果。
針對降低軍用危險品的道路運輸中風險的路線優(yōu)化問題,可以有效地減小運輸事故率、影響人員數等,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運輸風險。本文在對運輸風險組成因素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選線指標,采用最短路徑結合的方法尋找最佳的運輸路線。通過實例計算結果,表明此方法可較好地應用于軍用危險品的運輸,能獲得最小風險值的最優(yōu)路線,從而有效平衡各個選線指標,為軍事運輸選線決策部門提供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決策技術和方法。
[1] 高殿森,梅全亭,呂楠. 軍用?;镔Y道路運輸環(huán)境風險與防范對策探析[J].中國儲運,2010(11):107-109.
[2] 丁許龍,易云耀,劉俊杰.軍用危險品運輸風險評估[J]. 商品與質量,2011(S9):175-176.
[3] 高進東,馮長根,吳宗之.風險分析的質量評價研究[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1,11(2):65-66.
[4] 吳宗之,任常興.危險品道路運輸選線問題分析[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6,6(2):84-88.
[5] 任常興,吳宗之,李晉. 基于風險分析的危險品道路運輸多目標Pareto 最優(yōu)選線[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4(2):9-12.
[6] 毛華,趙小娜,毛曉亮. 危險品運輸中的最小風險最大流算法[J].計算機工程,2012,38(9):268-270.
[7] 高隨祥. 圖論與網絡流理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