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與加強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實行國家創(chuàng)新調查和科技報告制度,鼓勵科研人員創(chuàng)辦企業(y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深入實施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統(tǒng)籌重大人才工程,鼓勵企業(yè)建立研發(fā)人員報酬與市場業(yè)績掛鉤機制,使人才的貢獻與回報相匹配,讓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李克強所作《政府工作報告》
海外留學人員普遍具有較高的法制意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遵規(guī)守法是他們的自覺意識和行為,我國公務員隊伍建設應積極啟用符合條件的留學歸國人員。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會長金蔚
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交往,特別是將中國形象展現在更年輕的美國民眾面前。要在美國年輕一代就建立“信任儲備”。影響10多歲、20多歲孩子的看法,遠比改變四五十歲人的看法容易。
——全國人大代表、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姚祖輝
外國人也很喜歡中國,也希望參與到中國飛速發(fā)展的機遇。首先大原則是,我認為外國留學生到中國學習不是給中國孩子造成競爭,反而能夠促進外交友好。因為不論他們是否在中國就業(yè)、發(fā)展,他們回到本國都能成為中國的友好大使。第二,就算他們留在中國發(fā)展,也可以讓更多的中國年輕人接觸到更多的外國文化,甚至可以在促進企業(yè)對外貿易方面提供便利。所以,吸引外國留學生對于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絕對是有利無害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朱鼎健
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高,你個人的位置越重要,你和別人打交道的機會就越大。如果你不了解別人的文化,你就很難和別人相處。到國外留學,學習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別人的思維方式,東西方文化的沖突會讓你的思想更開放。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
海歸創(chuàng)業(yè)者要關注兩會前后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為自主創(chuàng)業(yè)確立戰(zhàn)略目標。更重要的是海歸應積極發(fā)揮自己國際化視野的作用,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與兩會代表委員溝通,讓更多的來自海歸群體的聲音傳到兩會,參與到未來國家政策的建言獻策中來,為國家的發(fā)展和海歸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優(yōu)化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中國國際人才》執(zhí)行主編王鶴霖
去年制定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一方面對華僑即海外中國公民回國定居作出明確規(guī)定,所涉及的調整包括過去華僑要回國定居,需要通過公安部門,現在則可以通過縣級以上僑辦辦理回國定居。另一方面對外籍華人增加了簽證種類,提供期限更長的探親簽證,對一些特殊人才或高端人才也提供相對更長一些的簽證期限。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
越來越多的國內高中生選擇到國外讀大學,說明家長對國內教育缺乏信心。這些現象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理念、目標、模式亟待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
科研經費投入應該有的放矢,對科研管理的體制進行科學創(chuàng)新,基礎管理、應用管理和企業(yè)創(chuàng)新這三者有機結合也要有效分開,真正為經濟建設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童國華
中國是開放的,教育當然更應該開放。現在大學不能關起門來辦學,國際化是必然趨勢,特別是對一些高水平的學校來說,這是必然的。我們現在來華留學生以非洲、南亞為主。將來,隨著辦學、教學水平的提高,要吸引更多的歐美學生來中國。這對中國高校來說是重要工作。我們現在以招收南亞、非洲國家留學生為主是很有必要的。我們需要多元化,而且對于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我們多為這些國家培養(yǎng)一些人才,將來他們在所在領域成長為骨干,對于國家外交戰(zhàn)略也是有好處的。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醫(yī)科大學副校長胡剛
我們更希望有一整套的工作體系可以向我們拋來橄欖枝,比如我國的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就應該更多地主動接納海歸,讓海歸參與到
全局觀念是要從各行各業(yè)的角度看教育。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是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要服務國家大局;國際視野是要學習借鑒別國的優(yōu)勢、經驗,揚長避短;歷史眼光是要往以前看35年,思考清楚我們是怎么走過來的;要往以后看35年,包括到2020年和2050年,應該怎么解決當前這個問題。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兩會期間談教育改革國內啟蒙教育和基礎教育當中。這絕不是大材小用,相反能夠大大推動國內教育發(fā)展,使海歸能夠在各個層次上有所貢獻。
——留英學生小楊的兩會建言
我們青年學生首先應不惜一切代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豐富學識,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其次,抓住身邊每一個鍛煉機會,積極地進行社會實踐,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縮短從學生步入社會的過渡期;最后,懷著堅定地中國夢,踏踏實實干工作,以實現中國夢的夢想。
——留美學生管宇航的兩會建言
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在過去一年里表現得更加親民,同時希望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化。腐敗的根源在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那么腐敗現象也不會就此簡單斷絕。
——留美學生小梁的兩會建言
建議一:用國際視野為兩會建言獻策;建議二:挖掘和把握留創(chuàng)園的資源;建議三:調整自我努力適應軟環(huán)境。
——海歸的兩會建言
中日兩國是鄰國,自從中國遭受比較嚴重的霧霾天氣后,PM2.5也成為日本人和我們聊天的一個熱點話題,嚴重的空氣污染會影響到中國形象。我的建議是,希望中國政府能夠改革粗放型經濟發(fā)展模式,推動工廠限排,另外加強宣傳提高人民的環(huán)保意識。
——留日學生陳權亮的兩會建言
201 3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41.39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35.35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3.58%和29.53%。
統(tǒng)計顯示,出國留學人員中國家公派1.63萬人,單位公派1.33萬人,自費留學38.43萬人?;貒藛T中國家公派1.19萬人,單位公派1.01萬人,自費留學33.15萬人。
從1978年到2013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305.86萬人。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144.48萬人,有72.83%的留學人員學成后選擇回國發(fā)展。
——2014年兩會前夕教育部網站公布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