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起駿+張紀(jì)元
十七、喜鵲與老鷹、猞猁的恩恩怨怨
大千世界中,野生動物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王國。在它們的國度里,王者們高高在上,君臨天下,威風(fēng)八面,自不待言。但這個王國中的小民百姓們,也有它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每一個生命都絢麗多彩,富有智慧和勇氣,神秘玄奇,生生不息,萬年如斯。
喜鵲是中國人的吉祥神鳥。“喜鵲叫,喜事到”。這種說法,有數(shù)千年的淵源。青海柳灣出土繪有喜鵲紋飾的陶罐一件,這是件祭祀用的禮器。說明四千年前,先民們已把喜鵲作為神物或圖騰;“鵲橋相會”,在這個無比壯美的愛情神話中,喜鵲崇高的形象令人敬佩;古老的薩滿神話中賦予喜鵲更為神圣的使命,“傳說在洪荒遠(yuǎn)古時代,只有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心中藏有神火。但該神一直不肯把火種傳給人間。后來有個叫托阿的青年人,從阿布卡恩都里那里盜來一葫蘆火種。從此人們學(xué)會做熟食,夜間以火照明,冬天用火取暖。后來阿布卡恩都里發(fā)現(xiàn)了此事,他收回了火種,并將托阿捉拿到天庭,綁在天樹尖上,頭朝下懸掛起來。后來由于喜鵲的幫忙,又重將火種盜回人間。但托阿仍被羈留在天上,罰做打石頭的苦工?!保ㄒ姼涤⑷手稘M族神話故事》)。
現(xiàn)實中的喜鵲有勇有謀,機(jī)警狡黠,有很強(qiáng)的適應(yīng)能力。從深山密林到村莊、公園,直到鬧市周邊,它們都可筑巢而居,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下面就說說有關(guān)喜鵲的兩則見聞。
西寧解放前后,我家住在西寧市水井巷南頭?,F(xiàn)在這里是一處十分繁華的大市場,那時候卻十分荒僻。古老的城墻上荒草萋萋,城墻的西南角有一個磚拱水洞門,春夏秋三季有一股清清的溪水從中奔涌而出,沿城中街道水渠流向四街八巷,所以這個地方原叫水眼頭。從水洞中穿出就到了城外名叫八仙樹的地方。這里是一處長滿松柏的高地。濃蔭蔽日,蒼苔把城磚染成翠綠,幽美如畫。萬綠叢中有三棵巨大的榆樹,高入云天。枝繁葉茂,樹干中部的幾枝老干就擔(dān)在城墻的垛子上。樹梢上有幾個喜鵲窩。聽我奶奶講,八洞神仙曾在此地飲酒作樂,臨去時每人插了一根筷子于地,后來就長成了八棵參天大樹,其中五棵被人砍去了,只剩下了三棵,是西寧地區(qū)的一大勝境。
那一年的初夏,我們四個小孩到八仙樹玩耍,忽見在一個喜鵲窩的四周,幾只喜鵲拼命地喊叫,跳上跳下,忙亂得很。由于樹枝遮掩著,看不清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就一齊爬上城墻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只毛老鷹正蹲在那個喜鵲窩前,用利爪扒拉著喜鵲窩的“門”,想把窩里的喜鵲娃娃抓出來。小喜鵲在窩里拼命地喊叫。那聲音十分稚嫩凄涼,就和小孩叫爸爸、媽媽快來救命的呼喊聲一個樣。這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這個近在咫尺的喜鵲窩筑得十分講究,穩(wěn)穩(wěn)地扎在三個樹枝之間,上面用細(xì)枝做成巢蓋,可以擋雨,外層由較粗的枝條編成,越向內(nèi)部則越細(xì)致,“門”朝東,“門”四邊用帶刺的枝條編得十分緊密。“門”頂還有一道廊檐似的東西,能擋雨遮風(fēng)。
是這道結(jié)實的“門”減緩了毛老鷹的進(jìn)攻速度。幾只喜鵲圍著老鷹尖聲叫喊著,用爪和喙輪番攻擊著來犯的敵人。那老鷹卻無動于衷,依然用爪和喙把“門”一點點弄大,眼看就要抓到小喜鵲了,我們幾個娃娃都緊張得大張著嘴,不知如何才能救小喜鵲。突見一只大喜鵲一頭扎進(jìn)“門”中,把窩門堵了個結(jié)實。進(jìn)攻者一時沒了主意,困惑地左右張望。就在這時,一大群喜鵲撲向老鷹,鳴叫如雷,我們才發(fā)現(xiàn)至少有幾百只喜鵲前來助戰(zhàn),而且一個個勇不可擋。老鷹終于膽怯了,用力振翅想遠(yuǎn)走高飛。但為時已晚,鋪天蓋地的喜鵲從空中把老鷹團(tuán)團(tuán)圍住,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上下騰挪、左右飛旋的喜鵲團(tuán)。開頭還能看見老鷹的身影時隱時現(xiàn),而且有幾只喜鵲被打了下來。后來惟見喜鵲的云團(tuán)在藍(lán)天中急速滾動,尖銳的鳴叫聲響徹天宇。當(dāng)喜鵲的云團(tuán)從我們頭頂滾過時,便有鵲糞如大雨一樣從空中灑下,我們這四個“作壁上觀”的尕娃娃們身上、頭上著了不少,稀粘腥臭。
鵲鷹空中大戰(zhàn)持續(xù)了很大一會兒,那喜鵲云團(tuán)開始急速向下滾來,快挨到城墻頭上時,見那老鷹從重圍中沖了出來,連蹦帶跑地一頭鉆進(jìn)了一堆年深日久了的滾木礌石堆中。喜鵲們還不依不罷,圍著石頭堆上躥下跳,尖叫不止,那情景就像是勝利者的叫板:“小子,你也有今日?有種的出來!”
那不可一世的空中王者,這一次卻真心實意地掛出了“免戰(zhàn)牌”。任你喜鵲千呼萬喚,它是“說不出來就不出來”了。我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老鷹身上粘滿了鵲屎。最叫它老人家下不了臺的是,那一雙傲視乾坤的亮眼,竟糊上了不少鵲屎,它正在左右不停地用頭摩擦著地面。我們四個尕娃這時也行俠仗義起來,一陣土坷垃打過去,老鷹連滾帶爬地跳城而去。
若干年后,每當(dāng)想起這件事,還覺得可笑。一笑那老鷹孽障的樣子,遙想當(dāng)年,三國蜀中五虎上將之首的關(guān)云長夜走麥城時,大概就是如此的尊容。二笑那喜鵲屎是李時珍《本草綱目》的一味藥,可“促瘡癤化膿”,誰想竟被喜鵲作為生物武器,打敗了強(qiáng)敵。
喜鵲好像還會施“借刀殺人”之計。我的藏族朋友云保是位牧獵兼營的人。上世紀(jì)60年代《野生動物保護(hù)法》還沒頒布時,他常常轉(zhuǎn)山打圍,時有斬獲。一次我去他家做客,發(fā)現(xiàn)黑牛毛帳篷的桿子上,搭晾著一張猞猁皮。皮子很完整,額頭上只有一個小口徑步槍子彈的彈孔。我夸他的槍法好,他卻神情淡淡地說:“這是沒尾巴喜鵲幫的忙,不然這猞猁哪能到我的手中?!蔽业呐笥讯睾癯练€(wěn),我們交往多年,從不會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但這次說出的話叫我聽得有些發(fā)懵。原來是這樣的,他這次搬場窩,把帳房扎在了一面長滿了灌木的山坡下。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只猞猁的蹤跡。這猞猁是青藏高原十分珍稀的動物。外觀似貓,但比貓大,體長一米多,斑紋奇特,毛色雅麗,頭大眼窩深,生有一對如寶石一樣閃光的眼珠,炯炯有神威。最奇怪的是它的兩耳尖上,各長著一撮黑色的毛簇,像烏紗帽上的帽翅一樣,十分顯眼。據(jù)說這兩簇毛上能分泌一種香甜的汁,猞猁餓了就選擇老鼠過往的地方睡大覺,那老鼠一聞見耳毛上發(fā)出的味道,就去舔食,很快就會被麻醉過去,這時猞猁一轉(zhuǎn)頭,就把老鼠吃了。這就叫“猞猁吃躺食”,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常用這話形容那種不勞而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