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嗅覺靈敏的蜜蜂
蜜蜂是一種嗅覺十分靈敏的昆蟲。雖然蜜蜂視覺也很發(fā)達,它們靠眼睛也能看到花朵,但是它們要找到遠方的花朵,主要還得靠嗅覺。蜜蜂大腦呈橢圓形,一粒芝麻般大,是果蠅大腦體積的20倍。與其他昆蟲相比,蜜蜂有更多與嗅覺相關的基因。它們能辨別幾百種不同氣味,能對植物氣味分類,甚至可以嗅出幾米外的花朵分泌的是花粉還是花蜜。氣味刺激蜜蜂的導航記憶,它們能記起花的位置和顏色,就像某種特定的味道能喚起你對很久前相識某人的回憶。
蜜蜂頭上有一對觸角,這觸角上生有特別靈敏的嗅覺器官,能迅速偵測出植物花粉的芳香。另外,蜜蜂相互之間的交流也需要嗅覺來參與。
蜜蜂的嗅覺失靈了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大氣中越來越多的臟東西,減弱甚至掩蓋了植物的芬芳氣味,令植物的花香不能遠距離傳播,這使得蜜蜂的嗅覺失靈了。蜜蜂四處盲目地飛行,幾乎得靠運氣來覓食。如果碰巧近距離有花朵,它們才能看到和聞到,這大大縮小了它們的覓食范圍。因為找不到充足的食物,一些蜜蜂被活活餓死,蜂王的產卵量也大大減少。
空氣污染還削弱了蜜蜂之間靠氣味交流的能力,不同蜜蜂群體之間混戰(zhàn)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嗅覺的失靈讓蜜蜂失去了組織和秩序。工蜂爭相飛出,再不回巢;幼蜂在蜂巢內漫無目的地徘徊;蜂群的正常行動無法開展,直到停止產蜜,新的蜂卵因缺乏照料而死亡。這種現象已經變得非常廣泛,科學界將其命名為“蜂群崩潰失調癥”。研究發(fā)現,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qū),蜜蜂消失的總量在30%以上。
汽車尾氣也是幫兇
科學家還發(fā)現,即使在沒有化工污染的區(qū)域,越來越便利的交通對食蜜昆蟲也是一種傷害,因為汽車尾氣讓這些食蜜昆蟲找不到花朵。更為嚴重的是,汽車尾氣還會對食蜜昆蟲的神經系統和嗅覺系統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也就是說,這些昆蟲一朝被汽車尾氣熏過,可能永遠失去了聞香尋花的能力。
為了驗證汽車尾氣的危害性,科學家將天蛾多次放進混合有汽車尾氣和花香的風洞中,它們每次停留的時間只有幾分鐘。隨著天蛾在灌滿污染空氣的風洞中停留次數的增多,天蛾的嗅覺靈敏度越來越低,聞到花香的能力越來越弱,最終連近在眼前的花香也聞不到了??茖W家對這些失去尋花采蜜能力的天蛾進行了解剖,結果發(fā)現這些天蛾的腦部嗅覺神經受到了損傷。
為什么用天蛾來做這個實驗呢?因為天蛾是夜行昆蟲,它們在漆黑的夜晚采蜜完全是靠嗅覺,排除了視覺因素對實驗的干擾。
蜜蜂、蝴蝶、食蚜蠅等采蜜昆蟲與天蛾的嗅覺神經系統十分類似,它們受污濁空氣傷害的原理也很相似。
靠昆蟲授粉生長的作物占人類糧食產量的1/3,保障供應人體所需熱量的35%以及大部分礦物質、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其中80%~90%靠蜜蜂授粉。沒有昆蟲授粉,堅果、瓜果、白菜、蔥、辣椒、西紅柿、黃瓜、豆角、柑橘、蘋果、咖啡、可可等將無法生產,必將對農業(yè)生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因此,即使為了人類自身的安全,我們也應該盡量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