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
海洋中有一類自帶“武器”的奇特動物:槍蝦。這個名字真是恰如其分,槍蝦隨時隨地“扛”著防身武器——“槍”,使自己成功地生存在弱肉強食的海底世界。
自制“子彈”槍殺獵物
槍蝦科的成員有好幾百種,其最明顯的特征是兩只不對稱的螯,一大一小,其中大螯大得有點不成比例,可以長到蝦體一半長。槍蝦的大螯有一部分不能移動,上面具有一個空穴;另一部分具有一個可移動的、剛好能插入空穴的“活塞”。這只“巨螯”的肌肉強壯有力,當“活塞”合上的時候,從空穴中擠出來的水柱速度可達每秒32米。這一速度非常之快,可以使水中產生微小的氣泡。
大螯是槍蝦的致命武器,可以利用氣泡作為“子彈”,槍殺敵人或獵物。這些氣泡從發(fā)出到破裂只有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破碎時發(fā)出的響亮“咔噠”聲,可以達到218分貝,比真實的槍聲(平均約為150分貝)響亮得多。在氣泡破裂的一瞬間,周圍水體的溫度可以達到近4 700℃的高溫,幾乎和太陽表面的溫度一樣高,由此產生的沖擊波可以用來攻擊獵物,如小魚、小蟹等。擊中目標之后,槍蝦會將獵物拖到洞穴中吃掉。
坐擁這種強大的“氣泡武器”,槍蝦可一點都不低調。在它們聚集的棲息地中,槍蝦經常互相“開火”,或者進行捕獵,因此在聲吶設備中常常會聽到類似樹枝燃燒的雜音。在熱帶地區(qū)游泳時,如果你注意聽,很可能就會聽到周圍出現(xiàn)這種聲音。
螯斷了,可以再生
與許多甲殼動物一樣,槍蝦在遇到攻擊的時候會將螯脫落。不過,這并不會使噪音消失太久。雖然大螯的結構看起來有點復雜,但槍蝦還是會以一種奇特的方式重新長出一個螯來。
不過,重新長出來的并不是大螯,而是一只小螯。最有趣的是,在下一次外骨骼蛻去之后,原先的小螯開始長得越來越像大螯,并最終長成同樣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大螯。換句話說,槍蝦相當于把武器換到了另一只手上。
不過,斷肢再生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小故障。槍蝦如果失去小螯,偶爾也會錯誤地長出大螯,從而擁有兩只大螯?!半p槍在手”聽起來似乎很霸氣,但事實上槍蝦還需要用小螯來幫助進食。大螯好比打獵用的槍,而小螯則是吃肉用的刀叉。
互幫互助,咱也會
槍蝦是地球上力量最足、最為吵鬧的生物之一,但它們其實也是非常脆弱、很容易相處的動物——如果你擁有它們需要的東西的話。槍蝦可以和其他許多海洋物種結成緊密的聯(lián)盟,甚至能組成奇特的群居形態(tài),保護自己免受海底掠食者的威脅。例如,珊瑚為槍蝦提供了庇護所;反過來,槍蝦會用氣泡“子彈”攻擊海星的管足,趕走這些以珊瑚蟲為食的棘皮動物。
還有一種槍蝦會在沙地上挖洞,然后邀請蝦虎魚前來居住。它們常常一起在洞口徘徊,尋找獵物同時警惕掠食者。蝦虎魚可以為槍蝦提供預警。在許多情況下,槍蝦至少會將一根觸須放在蝦虎魚的身體上,如果蝦虎魚逃進洞穴中,槍蝦也會緊隨其后。
在所有槍蝦物種的共生關系中,最不可思議的要數(shù)一些已經形成了社會化組織的物種。數(shù)百只槍蝦居住在海綿內部,這些槍蝦的體型非常小巧,大約只有谷粒大小。它們以任何掉落在海綿上的物質以及海綿自身脫落的組織為食,由體型較大的“蝦王”和“蝦后”統(tǒng)治。“蝦王”和“蝦后”是唯一一對能進行繁殖的槍蝦。
在這個群體中,體型較小的幼年個體會圍繞在海綿中部的“蝦后”周圍。在入侵者出現(xiàn)時,體型較大的個體會進行防御。當單個槍蝦遇到入侵者時,它會有節(jié)奏地發(fā)出“咔噠—咔噠—咔噠”的聲音,召集同伴前來。前來助陣的槍蝦還會同步發(fā)起攻擊,同時發(fā)出“咔噠”聲。這是一個警告外來者的信號:你已經進入一個居住著槍蝦群體的海綿,如果你硬要闖進來,那就不是幾只槍蝦,而是整個群體要攜起手來把你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