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瑩
〔關鍵詞〕 教師;讀書;專業(yè);智慧;精神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21—0068—01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正是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弊x書是否該成為一種職業(yè),我們姑且不論,但我們可以斷言:讀書與教師成長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聯(lián)系,教師讀書具有其專業(yè)價值。
一、生成專業(yè)智慧
教師是需要一種專業(yè)智慧的,沒有這種專業(yè)智慧,教育必然是膚淺的。教師的專業(yè)智慧,體現(xiàn)在智慧的教學實踐與對教育教學的智慧理解上。托爾斯泰說:“書是智慧的鑰匙?!币肷山處煹膶I(yè)智慧,就需要教師手捧書卷,沉浸其中,與各種思想進行智慧的對話。
1.促進智慧實踐。首先,閱讀本身使教師獲得人文精神。這種精神影響著教師的一言一行,使教師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明人”,這直接促進了教師智慧實踐的發(fā)展。宋代學者黃庭堅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大丈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由此可見,讀書能使教師義理交于胸中,面目可親,言語生動,而教育智慧也是蘊于這舉手投足之中的。其次,專業(yè)閱讀使教師進入一種研究的狀態(tài)。對于教師來說,閱讀即研究,閱讀有時候不等于一本書接一本書地完整閱讀,而是如蜜蜂采蜜般的,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方向博采眾家觀點,在研究中進行閱讀,其行為帶有研究性,而帶有研究性的教育行為,是一種避免無效勞動的智慧實踐。最后,教師的專業(yè)實踐需要閱讀的支撐??梢哉f,如果教師拿起課本、教參書就奔向教室上課,從不參考各家的觀點,從不借鑒各家的實踐,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是很難“智慧”的。事實上,凡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總是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獲得的,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寫就的教育詩篇,同樣要在各種教育書刊中尋尋覓覓。
2.達成智慧理解。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教育的理解水平?jīng)Q定了教育的實施水平。其實,教育的智慧實踐源于教師對于教育的智慧理解。第一,深廣的閱讀讓教師從更寬廣的層面理解教育。李鎮(zhèn)西老師在《尷尬與自豪》一文中把自己及其他當代的教育名師和朱自清時代的語文教師相比較,認為自己其實是“很尷尬的一代”,這種尷尬就是“文化尷尬”,正是因為朱自清時代的語文教師的文學、歷史、政治閱讀極其廣泛而深厚,所以他們能夠從社會的高度看教育,能夠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夠對教育有更多的智慧理解。第二,堅持地閱讀讓教師與時俱進地理解教育。教育需要與時俱進,不同的時代對于教育的理解不同,教師要不斷地閱讀,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保持永遠的智慧。
二、構建專業(yè)精神
教師這個專業(yè)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一個心靈的事業(yè)。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币虼耍處熼喿x的專業(yè)價值豐富重要,因為閱讀正構建著教師的專業(yè)精神。
1.改變精神狀態(tài)。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教師要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更加需要專業(yè)精神。陶行知先生所謂:“我們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無價之寶,非金錢所能買得來,就不必靠金錢而后操作,尤不可因錢少推諉?!倍處煹倪@種精神給予學生的影響更是巨大的。
2.建立教育信仰。教育是需要信仰來支撐的,肖川博士說:“教育與信仰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甚至可以說,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彼?,教師應通過閱讀來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大廈,這才是教師有教育世界登高望遠的基礎,也是教師忙忙碌碌的教育生活能夠得以幸福感受的深層次原因所在。
3.提升人生境界。閱讀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在提升人生境界,將生命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蘇霍姆林斯基在《帕什雷夫學?!分刑岢觯骸叭绻蠹也幌矚g書籍,對書籍冷淡,那么這不能稱其為學校?!敝螽嫾覐埓笄壬鷮τ谧x書也有著深切的了悟,他說:“作畫如欲脫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tǒng)、有選擇地讀書?!?/p>
讀書,應該成為學習型教師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師才能以自己的書卷之氣去熏陶學生,使之熱愛讀書,與書為伴,成為未來書香社會的“讀書人”。
?笙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