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玲 菅艷艷
1.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蒙中藥制劑室,內(nèi)蒙古包頭 014040;2.包頭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內(nèi)蒙古包頭 014040
滿那格·色力朱日是中國衛(wèi)生部部頒標準1998年版蒙藥分冊收載的品種。由檀香,紫檀香,人工牛黃,沉香,訶子等23 味組成,具有清瘟解毒。用于隱熱病,瘟疫內(nèi)陷,肝脾血熱,尤其對“巴達干”熱癥有效。按照蒙醫(yī)理論認為方中祛“協(xié)日”熱的藥有苦地丁、木鱉子、連翹、麥冬,祛“巴達干”熱的藥有石榴、木香、蓽撥、寒水石,祛血熱的藥有紫檀香、梔子、紅花,治療毒熱、瘟熱的藥有麝香、人工牛黃、麥冬,另外理氣的藥有沉香、白豆蔻、丁香、肉豆蔻,療效確切可靠。2013年5月—2013年7月期間該實驗對其質(zhì)量標準起草并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樣品(批號:121208、121218、303071):由內(nèi)蒙古包頭市蒙中醫(yī)院提供,模擬樣品為自制;木香對照藥材(批號:120921-200607)、紅花對照藥材(批號:120907-200609)、丁香酚對照品(批號:0725-200008)、豬去氧膽酸對照品(批號:0087-9305)、膽酸對照品(批號:0078-9312)、紫堇靈對照品(批號:111734-200601)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硅膠G(薄層色譜用):青島海洋化工廠生產(chǎn);采用重慶貝可得公司生產(chǎn)的939型薄層鋪板器;應用包頭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自制的薄層板;試劑: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徠卡DM500 照相顯微鏡。
1.2.1 顯微鑒別 正文中各鑒別特征所代表的藥材分別為:①木香的菊糖。②木鱉子的子葉細胞。菊糖多見,表面現(xiàn)放射狀紋理(木香)。子葉薄壁細胞多角形,內(nèi)含脂肪油塊和糊粉粒;脂肪油塊類圓形,直徑27~73 μm,表面可見網(wǎng)狀紋理(木鱉子)。
1.2.2 簿層色譜鑒別 木香的鑒別。樣品溶液的制備:取15 g 本品粉末溶于30 mL 甲醇,運用超聲處理0.5 h 之后,將過濾后的液體蒸干之后,從中取適量的固體溶入1 mL 的甲醇溶液中,將此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在制備陰性溶液作為對照品的時候,取15 的對照粉末溶于30 mL 的甲醇中,同樣在經(jīng)過0.5 h 的超聲處理后,將過濾后的液體蒸干之后,從中取出一定量的固體溶于1 mL 的甲醇,將此溶液作為陰性對照溶液。在進行對照藥材溶液的過程中,將0.5 g 的木香對照藥材溶入10 mL 的甲醇中,同樣經(jīng)過30 min 的超聲處理,蒸干液體后取出一定量的固體殘渣溶入1 mL 的甲醇中,將此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具體步驟:試驗按照薄層色譜法進行,分別取以上制備的3種溶液各5 μL,分別將其點于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15∶5∶1 的比例制備環(huán)己烷-甲酸乙酯-甲酸溶液,并取上層溶液作為展開劑,取出晾干之后,將濃度為1%的香草醛硫酸溶液噴在上面,加熱處理直至斑點顯色清晰。②丁香的鑒別。樣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5 g,溶于5 mL 乙醚,振搖數(shù)分,將濾過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在制備對照品溶液的過程中,以丁香酚作為對照品,將其溶于濃度為16 μg/mL 的乙醚中,將此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具體步驟:按薄層色譜法進行試驗,分別取剛制備的溶液5 微升,同樣是將其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以9∶1 的比例制備石油醚-乙酸乙酯溶液,同樣將其作為展開劑,取出晾干之后,將濃度為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噴在上面,加熱至105 ℃后斑點顯色清晰。③人工牛黃的鑒別。樣品溶液的制備:將5 g 人工牛黃溶于20 mL 甲醇中,通過10 min 的超聲處理后將過濾液濃縮到1 mL 作為供試品溶液。在制備陰性對照液的時候,將5 g 陰性對照粉末溶入20 mL 的甲醇中,經(jīng)過10 min 的超聲處理后,過濾液濃縮到1 mL 即得。對照品溶液制備:由甲醇與膽酸對照品和豬去氧膽酸對照品制成的1 mg/mL 溶液。方法:取正己烷、乙酸乙酯、醋酸、甲醇以20∶25∶2∶3 的比例配備溶液,取上層溶液為展開劑。鑒別條件:按薄層色譜法 (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精密吸取4 μL 樣品溶液與2μL 對照品溶液,并點于相同硅膠G 薄層板上,經(jīng)展開劑展開后取出并晾干,噴上10%磷鉬酸乙醇溶液,再經(jīng)105℃溫度加熱到斑點能夠較為清楚的顯色。④紅花的鑒別。參照文獻方法和《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紅花項下薄層鑒別條件,由陰性對照實驗得出,此方其它藥材對紅花有檢出干擾,方法無專屬性。⑤苦地丁的鑒別。參照文獻方法和《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苦地丁項下薄層鑒別條件,由陰性對照實驗得出,此方其它藥材對苦地丁有檢出干擾,方法無專屬性。
在進行薄層色譜鑒別過程中,除了紅花與苦地丁檢出干擾、方法無專屬性外,其余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平色譜對應的位置,斑點顯現(xiàn)顏色均一致,方法有專屬性。
取供試品照水分測定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X H 第一法)測定,121208 樣品中水分占6.0%,121218 樣品中水分占7.2%,303071 樣品中水分占7.2%。藥典規(guī)定水丸水分含量不得過9.0%,可見本品水分含量符合要求。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 A)樣品標示為每10 丸重2 g,重量差異限度為±8,即1.84~2.16 g。由檢查結(jié)果可以看出本品重量差異符合要求。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A)檢查,121208 樣品溶散時間為50 min,121218 樣品溶散時間51 min,303071 樣品溶散時間為45 min。藥典規(guī)定水丸溶散時限不得過1 h,可見本品溶散時限符合要求。
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ⅫⅠ微生物限度檢查法,對3批樣品進行檢查,檢查結(jié)果統(tǒng)計,見表1。
表1 3批樣品微生物限度檢查結(jié)果
結(jié)果表明:3批樣品均符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ⅫⅠ微生物限度檢查法規(guī)定。
滿那格·色力朱日是我院自制蒙藥,用量一直比較穩(wěn)定,需求量比較大,但因為沒有質(zhì)量標準,一直沒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質(zhì)量監(jiān)控,今年做了一批蒙藥的質(zhì)量標準,它只是其中之一,雖然入藥味數(shù)比較多,但盡可能的考慮周全,既要保證一些起到君臣作用的藥、入藥份量比較大的藥,貴重藥得到檢測,又不要這個標準制定的太繁瑣,不容易執(zhí)行,還要在顯微鑒別中有獨具的顯微特征,在視野中容易捕捉到,在薄層色譜中顯色斑點清晰,不被其他藥干擾不出現(xiàn)斑點或顯色不清晰,方法具專屬性等因素考慮,最終確定現(xiàn)在這套方案。
這個質(zhì)量標準總的說來方法簡便、具專屬性、重現(xiàn)性好、結(jié)果穩(wěn)定可靠,可用于該藥的定性質(zhì)控,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標準中沒有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希望以后能完善它。蒙藥的質(zhì)量標準也是目前才逐漸被重視、開展起來的,這對蒙藥的開發(fā),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奠定一個基礎。蒙醫(yī)藥作為我國傳統(tǒng)民族醫(yī)藥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希望今后能被更多人所發(fā)現(xiàn)、認識、接受和發(fā)揚它。
[1]肖培根,李大鵬,楊世林,等.新編中藥志[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
[2]娜賀雅,白玉霞.蒙藥漏蘆花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30-332.
[3]賈凌云,袁久志,孫啟時.蒙藥肋柱花化學成分的分離與鑒定(2)[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1(4):260-262,278.
[4]趙翡翠,李偉.維藥新塔花藥材質(zhì)量研究[J].中藥材,2011(6):911-914.
[5]杜江.中國民族藥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1(10):70-71.
[6]劉治民.藏藥榜嘎、榜那的資源調(diào)查和藥用合理性評價[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
[7]包桂花,包明蘭,孟根小,等.蒙藥土茯苓七味湯散的鑒別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3(3):524-526.
[8]呂武清,龍新華.中成藥中的藥材薄層色譜鑒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