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陽 肖 普 海 星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力衰竭(HF)是AMI 的主要并發(fā)癥狀,??晌<吧?,所引起的高死亡率日倍受重視[1]。B型鈉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稱腦鈉素或腦鈉肽,是一種心血管肽類激素,它能通過影響血管、腎和內分泌作用機體維持正常血壓和細胞外流動液體量,是具有調節(jié)血壓和血容量等多方面作用的神經激素。BNP 主要來源于心室,是當心功能紊亂時敏感和特異的檢測指標。國外研究資料中常用血漿BNP 作為預測AMI 患者的HF 的發(fā)生和預后的標志物[2-3]。為探討急性急性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體內BNP的變化情況,該研究對該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BNP 進行檢測,以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77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訂的急性心肌梗死標準,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嚴重感染的患者。將患者根據心功能分級分為Ⅱ級25例,Ⅲ級27例,Ⅳ級25例,另選21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4.53±6.37)歲,病因:冠心病3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5例,風濕性心瓣膜病8例,擴張性心肌病7例。另選同期21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2.74±5.49)歲。
所有研究對象均在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靜脈血2 mL,加入依地酸鈉(EDTA)抗凝,離心、分離血漿放置-80 ℃冰箱待測。血漿BNP 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儀器采用美國Biosite 公司的博適定量免疫熒光測定儀,用熒光免疫干片法快速測定,并觀察HF患者住院期間和出院后6個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心絞痛、心肌梗死、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因不良事件引起的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以及BNP 對HF患者的診斷性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采用SPSS13.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 檢驗。
健康對照組的血漿BNP 顯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級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心功能Ⅱ、Ⅲ、Ⅳ級患者較治療前的血漿BNP 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血漿BNP 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血漿BNP 比較(±s)
注:*bP<0.05 表示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示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 BNP(pmol/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21)心功能Ⅱ級(n=25)心功能Ⅲ級(n=27)心功能Ⅳ級(n=25)173.45±26.96 264.38±61.23(421.49±103.83)#(769.35±124.78)#/(195.83±73.36)*(253.62±94.17)*(390.47±121.59)*#
BNP≥250 pmol/L 的患者在住院期間及院后隨訪6個月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再住院死亡率均顯著高于BNP<250 pmol/L 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后6個月心血管事件發(fā)生和再住院死亡率[n(%)]
隨著BNP 水平的升高,HF患者的特異性越來越明顯,敏感性逐漸降低,最佳閾值為80~120 pmol/mL。見表3。
表3 BNP 對HF患者的診斷性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見的極危險疾病之一,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肌是主要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心力衰竭,就會有心肌細胞損傷,特征是心肌細胞壞死與凋亡。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肌患者采用盡早、準確、快速的診斷方式進行確診對制訂有效的治療方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近年來研究發(fā)現,心肌標志物的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肌患者早期診斷、治療效果提供重要指征依據[5]。B型鈉尿肽(BNP)是繼心鈉素后發(fā)現的一種多肽類物質,具有調節(jié)體液、鈉平衡及血壓作用,在心室壓力負荷或血容量增加時由心室肌細胞分泌,健康人在正常情況下血漿濃度較低,CHF患者血漿BNP 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生心力衰竭時體內腎上腺素能、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細胞因子和內皮素系統(tǒng)被激活,以維持心力衰竭發(fā)生后的一系列循環(huán)功能的代償活動,但也導致了心室重構,心力衰竭(CHF)加重,使病情不斷惡化[7-8],而以BNP 為代表的鈉利尿膚系統(tǒng)在CHF時分泌增多,也可認為是一種代償反應,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拮抗腎上腺素能、腎素-管緊張素-固酮和內皮素系統(tǒng)的活性,松弛血管平滑肌細胞而擴張外周動靜脈血管,加鈉的排泄而利鈉利尿,輕心臟的前后負荷,有益于CHF病情的緩解[9]。歐洲心臟病協(xié)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將BNP 作為心衰的輔助診斷標準之一[10-11]。該研究對該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BNP 進行檢測,研究結果發(fā)現,健康對照組的血漿BNP 明顯低于心功能Ⅲ、Ⅳ級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肌患者;治療后心功能Ⅱ、Ⅲ、Ⅳ級患者較治療前的血漿BNP 均顯著降低;且BNP≥250 pmol/L 的患者在住院期間及院后隨訪6個月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再住院死亡率均顯著高于BNP<250 pmol/L 的患者;表3結果顯示當BNP 最佳閾值為80~120 pmol/mL時敏感性為83.62%、特異性為82.49%,選取最佳閾值有利于提高診斷敏感性,減少漏診,使HF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就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
綜上所述,BNP 對AMI 后HF 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張梅,張海霞.擴張型心肌病患者血漿B型鈉尿肽及N 終端腦鈉肽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8,26(3):337-338.
[2]張秀芳,龔小兵.CHF患者檢測血漿BNP 和hs-CRP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9):102-103.
[3]梅四清,廖聲榮,蘇漢文.BNP 和hs-CRP 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及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診斷價值[J].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08,18(2):43-44.
[4]趙麗,吳學思,韓智紅,等.B型利鈉肽檢測對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評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51-52.
[5]張鳳美,王素梅,劉樹業(yè).BNP、hs-CRP 聯合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預后評估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8):1448-1451.
[6]呂明睿,王佳瑞,張靜.hs-CRP 和BNP 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的變化及其對診斷和預后的評價的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0):153-154.
[7]Zaris MN,Tsiaousis GZ,Georgilas AT,et al. Multimarker strategy for the prediction of 31 days 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 with acutely decompensted chronic heart failure [J].Int J Cardiol,2010,141(3):284-290.
[8]李文強,李艷,周永明.擴張性心肌病與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的比較[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7(3):191.
[9]Park HS,Kim H,Sohn JH,et al.Combination of uric acid and NT-BNP:a more useful prognostic marker for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J].Korean J Intern Med,2010,25(3):253-259.
[10]張國華,胡韻,史曉敏.B型鈉尿肽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在心臟病學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4,27(4):262-265.
[11]李冬玲,劉放,李光敏.血清N-BNP、cTnT、MYO、CK-MB 和hs-CRP與急性心肌梗死相關性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22):27722-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