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謝 威,汪昌林,王民潔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yī)院,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yī)院,安徽六安 237005)
骨質疏松癥是機體在衰老過程中因發(fā)生退行性形變而引發(fā)的骨量減少、骨組織結構變化及骨骼變形等一系列骨質合并癥。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及其所致的脆性骨折呈顯著上升趨勢,其中以脊柱骨折最為顯著。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脊柱骨折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臨床以第1,2腰椎和第11,12胸椎和最為多見,主要表現(xiàn)為腰椎、胸椎疼痛,腰方肌功能減弱,極少患者伴有下肢肌肉麻痹,踝反射及跖屈反射消失,截癱及不全癱表現(xiàn)。目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兩種,為對比分析二者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提高參考依據,本文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82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分組后分別采取該兩種方法治療,對比分析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82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診斷標準[1],并經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儀(DEXA)檢查確診。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齡41~73歲,平均(55.4±3.4)歲。82例患者共 103個椎體發(fā)生壓縮性骨折,T12椎體13例,L1椎體20例,L2椎體22例,L3椎體14例,L4椎體18例,L5椎體16例。隨機將本組82例患者分為2組,即觀察組41例,對照組41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以及體征上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41例患者行保守治療。首先,指導患者取坐位,予以患者手法復位治療,并牽引懸吊[2]。然后,復位3 d后指導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復位4周后指導患者佩戴支具,下床活動。最后,于患者康復過程中,予以患者鹿瓜多肽、鈣爾奇等藥物治療。
觀察組:41例患者行PVP治療。首先,予以患者保守治療1周左右,進行腰背肌鍛煉,椎體高度恢復滿意后,為避免長時間臥床并發(fā)癥,再行經皮椎體成形術。指導患者取俯臥位,局麻后于C臂機透視的精確定位下,取患者椎弓根骨折較為嚴重處作為入路,于患者病變椎體處將骨穿刺針插入。然后,將造影劑注入,行靜脈造影[3]。根據造影檢查結果,緩慢注入甲基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加固病變椎體,穩(wěn)定椎體內的骨折碎片,并適時將穿刺針方向合理調整。最后,當甲基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固定完全后,將穿刺針拔出。術后3d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分別對2組患者的如下指標進行觀察:
3.1 臨床治療效果 患者治療后,分別對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標準[4]如下:治愈:患者胸腰部不適感完全消失,全部或大部分壓縮椎體形態(tài)恢復正常,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顯效:胸腰疼痛癥狀基本消失,椎體形態(tài)及胸腰段外觀明顯改善,功能基本恢復;有效:胸腰疼痛癥狀有所改善,壓縮椎體形態(tài)及功能有所恢復;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3.2 治療前后胸腰疼痛程度VAS評分及Cobb角測量值 患者治療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5](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別對2組患者的胸腰疼程度進行評定。VAS方法下疼痛評價級別分為4級,無痛(0分):無疼痛感受;輕度疼痛(1~4分):疼痛感受較輕,可保證正常的睡眠;中度疼痛(5~7分):疼痛明顯,不能忍受,影響正常睡眠;重度疼痛(8~10分):疼痛劇烈,不能忍受,嚴重影響正常睡眠。Cobb角測量值[6]:患者術后均行X線或CT復查,對每個傷椎的Cobb角進行測量,取平均值。
3.3 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患者治療后,分別對2組患者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進行觀察并統(tǒng)計。
5.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0.25%,對照組為78.04%,2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分析[n(%)]
5.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胸腰疼痛程度VAS評分及Cobb角測量值 從表2可以看出,治療前,2組患者平均胸腰疼痛程度VAS評分及Cobb角測量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平均胸腰疼痛程度VAS評分明顯小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但在Cobb角測量值上,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在組內比較上,2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胸腰疼痛程度VAS評分及Cobb角測量值對比分析
5.3 2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觀察組41例患者術后2例(4.88%)患者出現(xiàn)骨水泥外滲,1例(2.44%)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無神經脊髓損傷并發(fā)癥,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7.32%;對照組41例患者術后4例(9.76%)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無無神經脊髓損傷并發(fā)癥,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9.76%。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主要是由于骨質疏松癥后機體骨組織逐漸丟失鈣元素,導致骨強度及骨密度大幅度的降低,骨脆性增強,而脊柱是全身的樞紐,胸椎的下部和腰椎的上部則是胸腰生理弧線的轉折處,該處亦是力的轉折點,一旦遇到直接或間接暴力時,極易形成椎體壓縮骨折。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率日趨上升[7],其引發(fā)的椎體壓縮骨折已成為全球性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傳統(tǒng)保守療法主要包括臥床休息、牽引、止疼藥物、支具、抗骨質疏松藥物等方法[8],其中,牽引是非手術治療中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主要緩解癥狀手段,對椎體壓縮骨折癥狀部分緩解,降低患者骨折疼痛癥狀的作用,并不促進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而抗骨折疏松藥物治療也僅限于改善患者的抗骨折疏松癥狀,起到暫時性的癥狀緩解效果,療效不甚滿意。因此,總體上,保守療法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效果不佳,且老年人常難以忍受,尋找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成為廣大骨科醫(yī)學工作者探討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PVP以其安全性好、療效佳、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治療中。其主要原理[9]在于在先進影像設備的引導下,予以患者骨穿刺后將骨水泥注入患者椎體病變中,通過骨水泥的機械性以起到增加椎體強度,恢復椎體形狀及緩解組織疼痛的一種介入治療新技術,起到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效果。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行保守治療,觀察組患者行PVP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PVP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保守療法。同時,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胸腰疼痛程度VAS評分及Cobb角測量值明顯小于對照組。主要是因為PVP一方面可以增加椎體的穩(wěn)定程度[10],緩解疼痛;另一方面可以預防病理性骨折,對椎體內、外平衡進行調節(jié),使椎間隙和椎間孔增大,部分恢復椎體高度,進而減小Cobb角。另外,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7.32%,對照組為7.32%。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PVP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少,安全可靠。
綜上,PVP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保守療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胸腰疼痛癥狀,并減小Cobb角,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 徐春程,桂 楓,王興瑤.PVP、PKP治療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比較[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3,18(1):82 -83.
[2] 文 朝,潘會琴,鐘秀紅,等.PVP與PKP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9):776 -780.
[3] 高義斌,高麗輝.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19(10):5 -6.
[4] Yang XM,Wu TL,Xu HG,et al.Modified unilateral transpedicular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Orthop Surg,2011,3(4):247 - 252.
[5] 劉瀚霖.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12 -313.
[6] 王 靜,湯 遜.胸腰段骨折后路內固定術的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3):58 -59.
[7] 朱建華,傅 暢.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人胸腰椎壓縮骨折的護理體會[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1,27(3):113 -114.
[8] 荊興泉,楊雙石.經皮椎體成形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3,53(25):81-83.
[9] 于 彬,祝建光,李立鈞,等.經皮椎體成形與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研究進展[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1,8(3):23-26.
[10] 陳廣東,楊惠林,劉 滔,等.骨質疏松性骨折椎體成形或椎體后凸成形術后再骨折的治療[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0(6):1139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