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桐
我的作品運用了許多古舊的現(xiàn)成品,以及極為普通的日常物品,對其進行改造,把現(xiàn)成品和各種材料如泥土、麻絲、牛皮等結合在一起,這些材料包含了人類文明進程中失落的意識形態(tài)和淳樸精神。其目的并不是要表現(xiàn)某一特定的歷史事件,而是希望能將往昔古老的理智,遠古儀式、信仰等不同時間層次的人類經驗和記憶的回聲,融匯進一個永恒的現(xiàn)在。希望能超出藝術的邏輯期望,特別是對當代藝術中的保守、媚俗、嬉皮、羸弱、桎梏等現(xiàn)象的回避。并希望能將這些日常材料轉化為藝術語言的詩性表達,力求語言達到樸實無華,平靜而精致。
在藝術表達的觀念上,我受中國人謙卑的美學品質的熏陶,認為物是能動的,有它自己的生命。例如中國古人講八音:金(金屬)、石(礦石)、絲(弦)、竹、匏(葫蘆)、土(陶土)、革(皮革)、木。講的是八種物質,認為自然當中死去的生命物體繼續(xù)要發(fā)出生命的叫喊。我的作品基于這種想象,并結合宇宙全息論觀點,認為物質一旦擺脫其原有的文化屬性,那些依附在上面的信息將形成一個超越時空的意識場,一個非凡的宇宙體系,并且可以互相轉化。這兩方面的結合基本構成了我的藝術體系。
在形式語言的運用與轉換上,我追求一種古老唯心論和手工技術的神秘力量。作品注重探索主題的多樣性表達,以傳統(tǒng)手工制作、舊物翻新、物體與意向的“意外結合”來闡發(fā)對某個熟知概念的重新探討,延伸出精神維度上的變化對生活變遷的影響。物質經過多次揀選與重組,加以情感、奇想、幻覺等方式的運用,在不同物象之間的尋找與謀和傳遞出一種全新的精神物象。使這些物質具有了靈性的實質,并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中國當下社會,正在經歷著無比龐雜和混亂的階段,經濟與世界拉平掩蓋不了內在時空錯亂交互疊加的矛盾,它包含著無數(shù)個人文化、觀念、心理需求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沖撞。將往昔、當下和未來交織在一起,把人類的奇跡、羸弱和變遷封裝在我的作品里。我的這一系列作品成為物質跨越時空的一種“綜合再現(xiàn)”;一種 “自然”或“生命輪回”的象征物。它們成為真實赤裸地面對生命,并與大自然神冥對話的媒質。呈現(xiàn)于當代語境中,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當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對人類欲望失控狀態(tài)下的抵制與營救。體現(xiàn)出墮落與復興的雙重暗示,以及對未來社會更加文明的期待。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