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是東北師范大學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鄭長龍教授在第十一屆全國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術年會上的開幕詞,其中對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研究范式、研究趨勢等的歸納和凝煉,可供廣大化學教師和化學教育教學研究者借鑒。
各位來賓、各位代表:上午好!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由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四川師范大學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術年會”今天勝利召開了。
“年會”是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學術交流盛會。近年來,廣大化學教育同仁積極探索,勵志創(chuàng)新,在化學課程研究、化學教材研究、化學學習研究、化學課堂教學研究、化學實驗及其教學研究和化學課程教學評價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高質量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學術水平高,具有國際視野。有些論文發(fā)表在國際教育學科排名前50%的SSCI雜志上,在國際高水平教育研究中有了中國化學教育的一席之地,進一步推動了我學科的國際化趨勢,提升了我學科的國際化水平。
二是科學化程度高,正在逐步完成從經驗態(tài)研究向理論態(tài)、科學態(tài)研究的嬗變。這些研究不再僅僅是各種化學教育教學經驗簡單的積累和總結,而是運用科學、規(guī)范的質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在嚴密分析綜合的基礎上,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使得我們的研究成果建立在科學的化學教學事實基礎之上,建立在科學、規(guī)范的研究方法基礎之上,“用事實說話”、“用證據(jù)說話”、“用方法說法”的實證研究范式正在逐步得到認同和踐行。
三是研究深入、精細化程度高。隨著化學課程進階問題、化學學習進階問題、化學教學進階問題和化學教師發(fā)展進階問題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化學教學認識模型和化學課堂教學層級結構模型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化學教育研究正在經歷由“粗獷型”研究向“粗細化”研究的轉變。美國2012年頒布的《國家K-12科學教育框架》中所涉及的理念、設計和策略有大量的精細化實證成果做支撐,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震撼,還有反思和動力。
四是研究團隊作用凸顯。高水平的化學教育研究成果,離不開高水平的研究團隊,很多研究成果都是研究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研究團隊的成員既有高師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專職研究人員,還有各級化學教研員和一線的化學教師,這樣的團隊人員構成,使得化學教育研究立意高,接地氣,理論與實踐得到有機結合。更為可喜的是,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出身的博士生的加入,對于我國化學教育研究的發(fā)展給予了有力的推動,從一定程度上說,他們的研究反映了中國化學教育的研究水平。這也是近幾屆年會一直設立“博士論壇”的原因所在。這里,也希望更多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們積極參加博士論壇和分論壇,為我學界奉獻高質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年會”也是謀劃和交流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經驗的重要平臺?;瘜W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交叉學科屬性,使得學科地位問題、學科研究域問題、學科人才培養(yǎng)問題等等,始終是我學科發(fā)展不可回避的、基本的和重要的問題。華東師范大學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張奠宙教授在《教育科學研究》雜志2011年第8期發(fā)表的“學科教育: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一文中,論及了學科教育發(fā)展的十大問題,其中的很多觀點,對于我們思考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發(fā)展問題具有重要啟示。
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不同于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歷史學、文學等傳統(tǒng)基礎學科,具有特殊性,同音體美學科一樣,屬于特殊學科;同時,它又是體現(xiàn)師范大學特點的特色學科。適用于傳統(tǒng)基礎學科的學科建設規(guī)律,未必完全適用于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因此,非常有必要積極探索這種特殊而又具有特色的學科建設規(guī)律。不應僅從形式上去討論所謂的“合”與“分”問題,而應從學科屬性和學科內在本質上去研究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學科運行機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全國多數(shù)師范院校已經基本完成了化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師的專門化、專業(yè)化問題,但數(shù)量不足、學術水平亟待提升的問題仍然十分嚴峻。在積極探索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規(guī)律的同時,大力提升自身的學術研究水平、大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科后備人才,在當前尤為迫切和重要。在座的各個學校的化學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帶頭人們、各位教授們,應該具有更強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銳意進取,奮發(fā)圖強,為中國化學教育、為中國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未來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力量。
本次會議得到了四川師范大學和四川師范大學化學學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畢劍院長親自設計和落實會議的每一項工作,令人感動。在這里,我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代表與會的各位同行,對四川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化學學院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同志們,為大會從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多方面所給予的大力支持和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最后,祝各位來賓身心愉悅,祝會議圓滿成功!
謝謝!
(201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