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政治局出臺八項規(guī)定以來,反對“四風”取得明顯成效。如果說當初人們對此有“一陣風”的憂慮、“抓小事”的異議、“走著瞧”的心態(tài),那么一年來作風建設的持續(xù)發(fā)力,已讓大家感受到延綿不絕的強大后勁。今天,警車開道、特權牌照車紛紛消失,“光盤”取代了“剩宴”,“泡機關”變成了“下基層”,公款大吃大喝、公款發(fā)放福利等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黨風政風的新氣象,為我們黨贏得了更多民心。
如何管住管好“三公”消費,剎住奢靡享樂之風?我認為要努力做到“四要”:
要公開透明。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一些公共部門和公務人員之所以對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費不以為恥,對中央和上級有關禁令不以為然,主要原因就是消費情況不公開、不透明,這種暗箱操作模式使監(jiān)督作用不能有效發(fā)揮。因此,要完善“三公”消費公布制度,將領導干部從政行為置于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要擴大人民群眾在“三公”消費改革中的發(fā)言權、監(jiān)督權。
要依靠制度。小平同志說過:“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狈磳Α叭备瘮?,要在建章立制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制度設計。例如,公務宴請嚴禁超標接待,但具體到一個地方、部門和單位,怎樣界定合理與超標?上級領導下基層調(diào)研不許層層陪同,怎樣接待和配合才算是合情、合理、合規(guī)?這些都需建章立制。制度界定不清晰、標準不量化、規(guī)定不細化,就有擦邊球可打。在制度設計上應當更加規(guī)范、明確,不給任何“尋找對策”留下操作空間。
要加強監(jiān)督。對“三公”消費預算決算,第一是總量控制,第二是規(guī)范審批,強化監(jiān)管,不能用其他發(fā)票沖抵吃喝費用。在來源上嚴控,自然也就沒有人張羅著去請別人吃飯了。
要嚴肅問責。對“三公”消費腐敗,要敢于出狠招,硬碰硬。當前特別要對公車私用、干部辦公用房超標、“三公”經(jīng)費超支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下大力氣清查、清理,拿出解決問題措施。對“三公”消費支出中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一查到底,對違規(guī)違紀違法的相關部門和責任人,必須嚴肅問責,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