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俊
繼禁止早晚高峰使用“打車軟件”之后,上海市有關部門再出狠手,要求嘀嘀打車、快的打車與強生、大眾、錦江、海博四家出租車公司電調平臺進行對接。對接后,某些電調平臺已開始向打車軟件公司“收租子”,而且要求他們“按單數(shù)進貢”。
先是“禁止”性的限制,再是“對接”性收編,雖然個中未著“文件”二字,但有關部門的赫然在側,行政監(jiān)管之手的生硬僭越,讓人不禁想起馬云此前的吐槽“被文件打敗”。如果說馬云的吐槽只是一種對有形之手強行介入市場的無奈,那么李克強總理的一番話,顯然應該成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生動宣誓??偫碚f道,市場經濟也是法治經濟,我們要努力做到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讓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
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氐酱蜍囓浖弧皬娭剖站帯边@件事,打車軟件的出現(xiàn),順應了當下的市場需求,不僅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社會財富,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本身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當然,不得不說的是,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它還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的地方,可能對現(xiàn)行的市場格局產生沖擊,甚至可能對社會正常秩序產生負面影響,比如打車公平問題、安全問題等等。但這些都不足以構成“強制收編”的理由。
“強制收編”,正如網(wǎng)友形象的比喻,屬于“讓算盤管理計算機”,往小里說,是一種不合理的人為配置,往大里說,這是對市場規(guī)律的破壞。如果真的是針對打車軟件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當然有必要擔綱其監(jiān)督職能,完全可以責令打車軟件公司進行合理整改,直到消除不規(guī)范因素。至于是不是應該與出租車公司電調平臺對接?完全應該是市場主體的決策選擇,雙方主體可以基于市場規(guī)則和前景預期,進行公平、公開對話與合作,但是因為“有關部門的插手”,電調平臺在“文件”助威下,可以輕而易舉地向打車軟件公司收租,還要求“按單數(shù)進貢”,則明顯是行政權力強行介入的配置扭曲,是對市場經濟也是對法治經濟的嚴重破壞。
令人不解的是,作為已經過時落后的電調平臺,緣何可以得到“文件”的庇護。更大的不解還在于,這樣一種以“文件”打敗市場,并非獨例。這顯然不是簡單的市場調控,而是肆意的利益攫取。在利益糾葛之下,所謂便民,所謂市場秩序,所謂公平合理,必然成為其次。正如業(yè)內人士所言:各地交管部門與出租車公司之間的利益聯(lián)盟已經使所謂的監(jiān)管變了味。
要打破“強制收編”中的罪與罰,就必須打破既得利益固化的藩籬,讓市場經濟成為事實上的法治經濟。當然,要沖破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我們還要繼續(xù)啃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