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
?
梅州校園足球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分析*
張俊華
(嘉應學院體育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訪談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對梅州中、小學校園足球發(fā)展的制約因素:經(jīng)費、場地設施、評價體系與激勵機制、校園足球文化等進行了調(diào)查,并客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探討校園足球的發(fā)展之路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與建議。
梅州;校園足球;制約因素
“北有足球城(大連)、南有足球鄉(xiāng)(梅州)”,梅州有著悠久的足球歷史文化[1]。2008年廣東省體育局將振興“足球之鄉(xiāng)”作為提高廣東足球運動水平的突破口,梅州市政府與省體育局簽訂了振興“足球之鄉(xiāng)”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梅州市體育、教育等部門實施《梅州市振興“足球之鄉(xiāng)”十年規(guī)劃》方案計劃,以“逐步普及、注重實效”原則推動全市校園足球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建立了集小學、中學、大學等各個年齡段于一體的校園足球聯(lián)賽制度,這在全國47個校園足球布局城市中首開先河[2]。如今校園足球在梅州開展得如火如荼,引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高度關注,使各界人士對校園足球有了新的認識。但梅州校園足球在發(fā)展中同樣遇到了很多困難。本文主要是在“校園足球”理念的指引下,針對梅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條件和現(xiàn)狀做詳細的、有根據(jù)的調(diào)查,并針對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進行分析,從而給出對提高梅州校園足球有效的意見和建議。
梅州市校園足球活動定點學校小學組56間、初中組28間和高中組15間學校的校園足球活動。
1.2.1問卷調(diào)查法
隨機向梅州市校園足球定點學校的教練員、家長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7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
1.2.2訪談法
針對梅州市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以走訪的形式對部分學校的教練員、家長進行訪談,得到了許多關于校園足球比賽的建設性建議及策略。
1.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調(diào)查所取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常規(guī)統(tǒng)計學處理。
表1 梅州市校園足球聯(lián)賽發(fā)展主要制約因素調(diào)查統(tǒng)計表
序號指標名稱頻數(shù)%位次 123 45678910111213學習與訓練的矛盾突出經(jīng)費不足教練員業(yè)務水平與培訓機制有待改進聯(lián)賽宣傳不到位文化元素缺乏評價體系與激勵機制不健全聯(lián)賽的商務開發(fā)水平有待完善場地設施缺乏運動損傷與治療水平不到位教育部門不重視組委會管理水平不高家庭支持普及基礎有待提高939389 7483878990879535678195.995.991.8 76.385.689.791.892.889.797.936.169.183.5224 86543511097
從表1中可見,教育部門重視程度、經(jīng)費、場地設施、評價體系與激勵機制、運動損傷與治療、學習與訓練的矛盾、文化元素等是影響梅州校園足球聯(lián)賽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2.2.1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經(jīng)費不足,場地設施缺乏
表2 梅州市布點學校足球場地情況
天然草場人造草場泥場 小學(56間)初中(28間)高中(15間)36(5人制)6(7人制)4(11人制)16(5人制)41(7人制)19(11人制)1022
梅州是個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城市,雖然政府一直重視著足球事業(yè)的發(fā)展,但資金投入非常有限,梅州市校園足球全年的經(jīng)費不過百萬,大多用于搞形式主義的宣傳活動,而真正投入到基層布點學校的專門經(jīng)費就少之又少?!白闱蛑l(xiāng)”的梅州,沒有一塊對青少年學生免費開放的運動場地,強民足球會所在地東較場閑置幾年了,政府為什么就不修好給孩子們一塊踢球的空間呢?九十年代以前梅州足球人才輩出主要是學生課余時間大多在踢足球,學校足球場、圍屋前的禾坪甚至田地間都有學生在踢足球,現(xiàn)在由于各級部門對學校體育經(jīng)費投入減少,學校的足球場面積?。ū?),現(xiàn)在學?;诎踩紤]很少對學生開放足球場,家長為了孩子能讀好書把孩子困在家里學習,孩子們沒地方踢球了,足球人口自然就無法擴大。
2.2.2校園足球?qū)ι龑W率無幫助,教育部門對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比較冷淡
校園足球開展的兩個主管部門不能協(xié)調(diào)一致,體育部門搞得轟轟烈烈,但對布點學校的領導、教師沒有管理和約束的權(quán)力;教育部門只關心升學率,對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比較冷淡,相關的指令與政策難以落實。現(xiàn)有的教育評價體系中衡量一所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標桿”是升學率,體育是屬于升學率之外的一門雜科。體育得不到重視,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也就流于形式。迫于上級主管部門的“強制性”,校園足球得以勉強開展,但學校只是一味保升學率,部分學校沒有投入經(jīng)費給予支持,足球隊也是臨時組隊參加訓練比賽,沒有真正建立廣泛的長效機制。
2.2.3學習與訓練的矛盾突出,校園足球缺乏文化元素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習與訓練在時間的分配上存在一定的矛盾,老師和家長們怕自己的小孩因為踢球影響文化課的學習,學校為升學率都把學生“圈”在教室里,都不愿意讓小孩去踢球。繁重的課業(yè)剝奪了學生參與和享受體育運動的權(quán)利,學校足球隊基本解散,學生都回歸教室埋頭讀書,課余足球訓練完全被拋棄,很少學校有建制完善的球隊,只是有比賽時臨時拼湊隊伍應付完成任務。校園足球活動內(nèi)容非常單一,除了少量的課余訓練和比賽外沒有其它內(nèi)容,校園足球變成競技運動,很難吸引青少年學生的興趣。
2.2.4運動醫(yī)療保障機制落后,激勵機制和評估體系不完善
表3 梅州市足球指導員職稱級別
初級校園D級中級
李紀霞等對部分布局城市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僅有12.8%的城市制定了定點學??己嗽u估標準, 絕大多數(shù)布局城市存在標準“缺位”的情況[3]。梅州經(jīng)濟落后,教師的待遇不高,工作報酬不能與語數(shù)外的教師相一致,很難吸引高水平的教練到梅州教學一線。目前在崗的教練員職稱不高,欠缺系統(tǒng)的青少年訓練理論與方法,培訓和對外學習的機會非常缺乏,使梅州校園足球水平的提高受到了限制。校園足球比賽機會少,學校參加比賽領導就要成績,給基層教練員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為追求成績而不得不采取一些有違常規(guī)的訓練方法與手段,學生受傷也比較普遍,學校醫(yī)療保障條件差,很多青少年運動員受傷后的康復訓練無法開展和實施,受傷病影響只能離開校園足球運動。
“領導對某一事物的態(tài)度是促進其發(fā)展或使其衰落的因素”[4]。校園足球活動應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由市政府牽頭,在資金與政策上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建立教育、體育以及其它部門廣泛合作的管理體制。
梅州市政府應借振興“足球之鄉(xiāng)”的有利時機,由市政府牽頭,爭取上級或社會力量給予資金扶持,布點學校要給予專門經(jīng)費,保證中小學的足球訓練比賽經(jīng)費,并且要??顚S?;增加與完善每個足球布點學校的運動場地及設施,滿足校園足球訓練的需要;整合現(xiàn)有的資源,興建幾塊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免費足球場給孩子們踢球,為青少年足球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場地。
以校園足球為載體,通過網(wǎng)絡、電視傳媒及報刊雜志打造好宣傳平臺,營造良好的梅州足球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體會到校園足球也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校園足球文化活動,政府應當借助電視等傳媒給予大力宣傳,引來社會力量的支持,讓企業(yè)融入校園足球活動,拓寬校園足球的資金來源,同時提高企業(yè)社會效益,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政府部門應當把梅州青訓工作擺在工作重點,構(gòu)建和完善校園足球活動的機制,對各學?,F(xiàn)有的足球教練進行培訓上崗,把足球名人、教練請入校園足球教學第一線,組織教練員和球隊到足球訓練先進的地區(qū)去交流學習,做到人才“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jié)合。應充分利用僑鄉(xiāng)優(yōu)勢,發(fā)動海外僑胞等熱心人士建立梅州人的海外訓練基地,把梅州好的足球苗子送到海外去接受熏陶,吸引更多的梅州青少年投入到足球運動中來[5]。
教育部門必須制定有效的校園足球保障體系,提升校園足球在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制定相應的獎勵政策,提高學校與教練員的工作熱情,在升學考試中對有足球特長的學生給予政策性支持,理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對口銜接關系,調(diào)動校長、教師、家長和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一個良好升學學習環(huán)境。周末多搞各式各樣的比賽,從中發(fā)現(xiàn)人才進行培養(yǎng),減少足球運動員流失,實現(xiàn)校園足球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梅州各級政府將抓好足球項目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各部門協(xié)調(diào)一致確保校園足球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走體教結(jié)合之路,減少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流失,會使梅州“校園足球”的開展達到預期的效果。
[1] 葉冬清,等.梅州大連足球文化比較研究 [J].體育文化導刊,2008(12): 31-33.
[2]廣東新聞網(wǎng).足球之鄉(xiāng)梅州校園足球聯(lián)賽覆蓋大中小學[EB/OL].[2011-09-27].http://www.gd.chinanews.com/2011/2011-09-27/2/145460.shtml.
[3]李紀霞,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發(fā)展瓶頸及突破策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36(3): 83-86.
[4]余學鋒.我國企業(yè)辦高水平運動隊問題的研究[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3,16(5): 28-32.
[5] 張俊華.對振興梅州“足球之鄉(xiāng)”改革與發(fā)展的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3(2): 101-102.
[6] 饒東英.梅州形成“足球之鄉(xiāng)”的歷史人文背景研究[J].嘉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 2011,32(2): 93-96.
[7] 丘樂威,龔建林,等.梅州“足球之鄉(xiāng)”的形成與發(fā)展困境及其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09(4): 37-40.
Analysis of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otball in Meizhou City
ZHANG Jun-hua
(PE institute, Jiaying College,Meizhou 514015,Guangdong, China)
Using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this essay mainl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on 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otball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in Meizhou City, which concluding the fund faciliti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centive mechanism school and campus football culture etc. the author also objectively discusses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football and gives practical decision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Meizhou city; campus football; the limiting factors
基金項目:廣東高校優(yōu)秀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項目,批準號:wym11112。
張俊華(1976-),男,廣東大埔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