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江南大學附屬無錫市第四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腦梗死是老年人中的常見病,具有高發(fā)病率且治療預后不佳,患者多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劇,腦梗死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2〕。研究顯示,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與腦梗死發(fā)病和抑郁癥之間有密切關聯,老年腦梗死患者由于機體功能明顯下降,更易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抑郁癥等精神類疾病,不利于病情的維持。本研究通過選取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急性腦梗死伴高Hcy血癥的老年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和心理健康情況。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急性腦梗死伴高Hcy血癥的老年患者1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甲鈷胺組,每組75例。對照組男37例,女38例,年齡60~76〔平均(68.25±6.41)〕歲,血漿 Hcy平均水平為(23.57±5.28)μmol/L;甲鈷胺組男40例,女35例,年齡60~79〔平均(69.14±7.06)〕歲,血漿 Hcy平均水平為(22.97±5.14)μmol/L;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血漿Hcy水平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具備可比性。
1.2 篩選標準 入選標準:(1)年齡≥60歲,發(fā)病后6 d內入院治療;(2)符合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并經過頭顱CT或MRI證實。排除標準:(1)3個月內接受過外科手術或嚴重創(chuàng)傷的患者;(2)腦出血或伴有出血轉化的患者;(3)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呼吸衰竭、肝腎功能不全等嚴重全身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急性腦梗死常規(guī)治療,其中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20236,100 mg/片),1 次/d,抑制患者體內血小板聚集,同時控制患者顱內壓,營養(yǎng)腦細胞,日常指導患者進行一些康復運動等輔助治療措施。甲鈷胺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肌肉注射甲鈷胺針劑600 μg(福建金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44740,1 ml/0.5 mg),每 2 d注射 1次,7 w為1個療程。
1.3.2 Hcy測定 受檢對象禁水、禁食12 h后次日清晨在空腹的狀態(tài)下抽取肘靜脈血3 ml,放入到預冷處理好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試管中,放入低溫離心機中4℃ 4 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層血清,美國貝克曼庫爾特UniCel DxI 8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和配套Hcy檢測試劑盒,對患者血漿Hcy水平進行測定;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前和治療4 w后分別進行1次血漿Hcy水平檢測。
1.3.3 心理健康程度評定方法 采用Derogatis編制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健康程度進行評定,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包含感覺、情感、思維、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并采用10個因子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各項得分1~1.5分,說明受試患者自我感覺無該癥狀;1.5~2.5分,說明受試患者自我感覺輕微癥狀,但發(fā)作不頻繁;2.5~3.5分,說明受試患者自我感覺有該癥狀,嚴重程度為輕度;3.5~4.5分,說明受試患者自我感覺有該癥狀,嚴重程度為中度;4.5~5.0分,說明受試患者自我感覺有癥狀強度和發(fā)生頻率很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單因素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cy水平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血漿Hcy水平為 (22.05±5.23)μmol/L,治療后 Hcy(18.52±4.53)μmol/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9,P>0.05);甲鈷胺組患者治療前血漿Hcy水平為(22.51±5.28)μmol/L,治療5 w后血漿 Hcy水平為(12.03±3.11)μmol/L,差異顯著(t=2.66,P<0.01);甲鈷胺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血漿Hcy水平對比差異顯著(t=6.57,P<0.0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CL-90評分對比 甲鈷胺組治療后SCL-90總評分、陽性項目、陽性總分、陽性均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1);與治療前相比,甲鈷胺組均分均明顯降低(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CL-90各因子評分對比 甲鈷胺組治療后SCL-90各因子評分中除偏執(zhí)評分與對照組無統計學差異,其余各因子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1);與治療前相比,甲鈷胺組除偏執(zhí)評分之外,各因子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CL-90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CL-90評分對比(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下表同
組別 總分 陽性項目 陽性總分 陽性均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甲鈷胺組 148.1±20.5 129.3±20.71) 39.5±8.3 29.1±9.51) 105.1±17.6 61.8±16.21) 2.1±0.6 2.2±0.21)對照組 158.4±18.6 156.0±16.8 46.1±7.5 49.2±9.8 112.2±18.8 108.3±25.9 2.8±0.4 2.5±0.4 t值/P 值 1.52/>0.05 7.39/<0.01 2.61/>0.05 7.69/<0.01 1.81/>0.05 12.85/<0.01 1.08>0.05 4.28/<0.0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CL-90各因子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CL-90各因子評分對比(s)
組別 軀體化 人際關系 抑郁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甲鈷胺組 2.27±0.44 1.59±0.391) 1.33±0.20 1.30±0.291) 2.49±0.32 1.58±0.361)對照組 1.98±0.31 2.05±0.26 1.58±0.19 1.55±0.20 2.38±0.30 2.35±0.32 t/P 值 1.58/>0.05 4.08/<0.01 1.48/>0.05 5.11/<0.01 2.38/>0.05 5.23/<0.01分組 焦慮治療前 治療后偏執(zhí)治療前 治療后其他治療前 治療后甲鈷胺組 1.49±0.29 1.30±0.271) 1.15±0.28 1.19±0.24 2.10±0.26 1.41±0.391)對照組 1.59±0.18 1.63±0.21 1.31±0.25 1.28±0.19 1.95±0.13 2.08±0.30 t/P 值 1.63/>0.05 4.16/<0.01 1.13/>0.05 1.51/<0.01 1.28/>0.05 5.19/<0.01
研究顯示〔3〕,高血漿Hcy是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甲鈷胺可通過加快體內Hcy轉化,降低血漿Hcy水平,對患者恢復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而血漿Hcy水平上升可增加出現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周圍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由于高齡導致機體血液循環(huán)功能降低,出現機體內周圍血管血栓的風險更高〔4〕。同時Hcy在老年患者精神方面的影響也逐漸受到重視,相關研究顯示〔5〕,血漿高Hcy水平同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發(fā)生有著密切的關聯。
本研究提示在老年腦梗死伴高Hcy血癥患者治療中,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用甲鈷胺可有效降低體內血漿Hc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Hcy血癥對老年患者血管內皮細胞進一步的損傷,有利于病情的維持和機體功能的恢復。另外聯用甲鈷胺治療可通過對患者神經功能的調節(jié),有效緩解多種負面情緒,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持平穩(wěn)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治療的依從性。但偏執(zhí)方面可能與患者自身性格有較大關聯,僅通過神經方面輔助治療較難起到明顯作用,還需其家屬及醫(yī)護人員進一步心理干預治療。
綜上,老年腦梗死伴高Hcy血癥患者治療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甲鈷胺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值得在臨床相關治療中推廣應用。
1 邢寶鵬,王 贊,紀 莉,等.高壓氧治療時機對腦梗死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198-9.
2 向 云,尉 洋.綜合康復治療聯合葉酸、甲鈷胺對腦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6):653-5.
3 宋春伶,姚建華,南善姬,等.丹紅注射液對腦梗死患者白細胞介素-1、6及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3):2452-3.
4 楊國棟,王士列,劉建平,等.葉酸聯合甲鈷胺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腦梗死患者復發(fā)率的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3;26(23):508-9.
5 汪小榮,郭民旺,楊 峰,等.甲鈷胺對H型高血壓腦梗死患者預后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8):7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