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順清(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郭村衛(wèi)生院,江蘇 揚州 225239)
對2012年4月~2014年2月50例腋臭患者行小切口皮下剪接結合局部搔刮術治療后分別予以常規(guī)彈力繃帶固定處理及彈力網包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皮膚科2012年4月~2014年2月接診的50例腋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課題的調查對象。采用抽簽的方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觀察組男18例,女7例,年齡18~43歲,平均(26.5±4.5)歲。對照組男16例,女9例,年齡20~48歲,平均(25.7±4.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行微創(chuàng)腋臭根治術治療,對照組患者術后按常規(guī)彈力繃帶固定[1]。觀察組患者接受彈力網包扎,首先,護理人員需要使用膠布對患者腋窩處的傷口輔料予以固定,采用2個剪掉頭帽帽頂的彈力網帽,將彈力網帽套入患者的手臂前后,并逐漸調整至患者的腋窩傷口輔料處,將兩端的頭帽系帶調整到患者的背部,確認無誤后,將系帶打結[2]。
1.3 觀察指標:在兩組患者接受術后傷口處理過程中,對患者傷口愈合情況以及傷口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觀察和統計。傷口愈合判定標準: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手術切口邊緣處整齊,傷口對合理想,可以按期折線,未存在明顯疤痕及感染癥狀的愈合效果為Ⅰ期愈合;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手術切口邊緣不整齊,切口開裂,折線后疤痕明顯,伴有感染發(fā)生的愈合效果為Ⅱ期愈合[3]。
1.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9.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情況對比:據統計,觀察組患者Ⅰ期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據統計,觀察組患者共有3例患者術后出現傷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2%;對照組患者共有8例患者術后出現傷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情況對比[例(%)]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例(%)]
腋臭是由于患者腋窩、會陰等部位的大汗腺,分泌的大量呈淡黃色顯濃稠的脂肪酸,經體表細菌作用產生的不飽和脂肪酸而發(fā)出臭味[4]。不僅給患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還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結合本次研究課題所得的相關數據,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傷口愈合情況明顯更為理想,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偏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筆者認為,傳統彈力繃帶固定和彈力網包扎作為手術治療腋臭后的處理方式,彈力網包扎治療腋臭的效果更為顯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Ⅰ期愈合率,降低了患者術后傷口感染、皮膚壞死以及皮下血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了患者的治療時間,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值得更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
[1] 林萍盛.門診彈力網包扎治療腋臭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3,34(21):276.
[2] 包曉青,施虹敏,朱 菁,等.Ultrapulse及Superpulse CO2激光治療腋臭的臨床觀察和方法探討[J].應用激光,2008,13(22):395.
[3] 馬 輝,張顯毅,丁 萍.小切口聯合GX-3型多功能電離子手術儀治療腋臭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16(25):274.
[4] 周 羽,韓中保,施曉成,等.腫脹吸脂聯合手工修剪法治療腋臭的臨床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0,12(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