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鐘瑜
微信朋友圈本是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只有互加的朋友才能看到對方分享的信息,這些信息大多是對生活狀態(tài)的描述或“心靈雞湯”之類的短文。通過朋友圈獲知好友信息并相互評論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平日里刷刷朋友圈成了流行的“指上游戲”。我也是一位微信迷,每天刷朋友圈不下十次,但最近發(fā)現(xiàn),朋友圈里部分好友分享的信息變了味,分享的信息不再像往日那么單純,取而代之的是被面膜、化妝品、服裝等推銷信息刷屏。這個分享的背后,是一個新行業(yè)的興起——微商,在移動客戶端上賣貨的小商家。
就拿自己來說,微信里的好友將近110位,其中做起微商生意的就不下20位,數(shù)面膜推銷的最多。她們在朋友圈里曬使用前后的效果對比照片、訂單截圖、收款截圖、發(fā)貨圖片等,再加以故事化、情節(jié)化的語言吸引人圍觀。她們甚至還會主動“上門推銷”,我就曾為提高她們的業(yè)績,跟幾位好友買過面膜。這些說不出牌子的面膜至今還躺在家里,沒有開封使用過。
一位好友小萱,利用工作之余也做起了微商,主攻面膜。出于好奇,我問她:為什么微信里出了那么多賣面膜的好友?她的回答讓我毫無理由去反駁,她說:“淘寶剛起步時,也遭到很多人的質疑,但大膽加入的人,現(xiàn)在很多都住著別墅,開著豪車,就好比現(xiàn)在的微商。我錯過了淘寶,就不想再錯過微商?!弊屑氂^察小萱的微店,她每賣出一件商品,都會特意發(fā)一條信息以示對買家的感謝,也算是一位有心人,瀏覽她發(fā)出為數(shù)不多的感謝信息中,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還是做朋友生意。
據(jù)了解,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面膜微商實行層層代理制,分為總代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以及無限代理。比如,你的貨從朋友A那里拿,A就是你的上級。而A的貨又是從她的朋友B那里拿的,B就是A的上級,這樣的上下級關系輪好幾回。不同的級別,拿貨的價格也大相徑庭。以一款零售價為268元/套的面膜為例,總代理以50元的價格進貨,再以100元售給一級代理,一級代理又以150元的價格招二級代理,以此類推。一套面膜的利潤基本被中間流轉的代理商瓜分,越上端就越有可能賺錢,越下端越有可能成為不得已的消費者。因此,輪到最末端代理手里,面膜的價格已經(jīng)接近高位,高昂價格的面膜除了朋友看在友情份上會買上幾盒,又有誰舍得下手呢?
微信營銷無論采取何種模式,都是建立在“朋友圈經(jīng)濟”基礎上。當微商推銷的商品出現(xiàn)假貨、問題貨等一系列問題時,這種建立在朋友圈內的營銷不僅是對商品質量的考量,更是對朋友間信任的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