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明 王 彤 周 雄 袁慶芳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以其創(chuàng)傷輕、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膽囊炎、膽囊息肉的臨床治療中。但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加上患者缺乏相關知識,術前極易產(chǎn)生一系列負性情緒,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1-2]。據(jù)統(tǒng)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前有焦慮癥狀者占20.86%,抑郁癥狀者占56.12%[3]。早期發(fā)現(xiàn)膽囊炎患者術前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因素,及時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已成為臨床醫(yī)生普遍關注的問題。本研究通過了解我院行LC 的膽囊炎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并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早期介入干預提供參考。
1.1 對象 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擇期行LC 的膽囊炎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B 超或CT 診斷,并經(jīng)術后病理確診。男34例,女31例;年齡31~75歲,平均(53.6±5.9)歲;急性膽囊炎42例,慢性膽囊炎23例。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惡性腫瘤及近期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史者,排除因精神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近期服用精神類藥物,及合并嚴重內科疾病或并發(fā)癥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納入研究的患者進行測評。調查時間為術前3 天。由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的醫(yī)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當場完成并回收。問卷經(jīng)過專家討論和預試驗,統(tǒng)一調查標準,確保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并由專人負責調查全過程的質控。共發(fā)放調查問卷65份,回收有效問卷65份(100%)。
1.2.1 自編問卷 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患病時間、治療情況、經(jīng)濟狀況、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家庭支持、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吸煙與飲酒情況、家族史等。
1.2.2 焦慮自評量表(SAS)[4]該量表用于評定患者的焦慮情緒水平。量表總粗分等于20個項目的各項得分累計之和,再乘以1.25 并取其整數(shù)部分得到標準分。以SAS<50 分為無焦慮,≥50 分為焦慮。得分越高,焦慮癥越重。
1.2.3 抑郁自評量表(SDS)[4]該量表用于評價患者的抑郁程度。量表總粗分等于20個項目的各項得分累計之和,再乘以1.25 并取其整數(shù)部分得到標準分?!?0 分為有抑郁癥狀;<50 分為正常。分數(shù)越高,抑郁傾向越明顯。
1.3 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 18.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焦慮抑郁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年齡患者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比較 在接受調查的65例患者中,焦慮癥狀、抑郁癥狀、焦慮/抑郁、焦慮與抑郁并存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0%(13/65)、13.8%(9/65)、26.2%(17/65)、10.8%(7/65)。男性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女性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4,P<0.05),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患者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比較[n(%)]
表2 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影響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2.2 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焦慮/抑郁與非焦慮/抑郁患者在性別、文化程度、病程、職業(yè)、經(jīng)濟收入、家庭支持、伴隨疾病、醫(yī)療費用支付情況8個因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性別、婚姻狀況、吸煙與飲酒情況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2.3 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回歸分析 以有無焦慮/抑郁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8個因素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病程是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發(fā)病的危險因素,文化程度、經(jīng)濟收入是保護因素(P<0.05),見表3。
表3 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LC 自從在臨床應用以來,以其獨特的優(yōu)點深受醫(yī)生與患者的青睞,但因其中轉開腹的概率高、術后并發(fā)癥多以及醫(yī)療費用偏高等多種因素影響,可對患者造成較強的心理性應激反應,導致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膽囊炎患者可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疼痛,加上患者對疾病的不了解及對手術的恐懼,加重了患者的負性情緒,而焦慮抑郁作為社會適應不良性疾病增加了腹腔鏡手術的風險,也嚴重影響了膽囊炎預后。研究認為,持續(xù)的緊張、焦慮情緒可改變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降低機體免疫力及手術耐受性,增加術后并發(fā)癥[5-6]。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軀體疾病同時伴焦慮抑郁癥狀已逐漸引起醫(yī)學心理學界的廣泛關注。
本研究結果顯示,焦慮癥狀、抑郁癥狀、焦慮/抑郁、焦慮與抑郁并存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0%、13.8%、26.2%、10.8%,說明膽囊炎患者腹腔鏡術前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為低下,術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緩解不良情緒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男性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為14.7%,顯著低于女性患者35.3%(P<0.05)。由于女性的自我控制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如男性,更易出現(xiàn)精神緊張等癥狀,更需要家庭與社會的支持[7-8]。因此,應尤其注意加強對女性患者情緒狀況的評估,避免抑郁的發(fā)生。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年齡與焦慮抑郁癥狀的相關性,與相關研究結果不同[9-11],考慮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有關。
本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女性、病程是腹腔鏡術前焦慮/抑郁發(fā)病的危險因素(P<0.05),病程越長抑郁的程度越重、發(fā)生率越高。慢性膽囊炎患者病情反復、持續(xù)加重的疼痛均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更容易引發(fā)負面情緒。文化程度為保護性因素,提示文化程度與認知水平有關,而較好地了解膽囊炎及腹腔鏡手術相關知識,對于患者的情緒控制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均有益處[12]。在經(jīng)濟收入方面,經(jīng)濟壓力大的LC 患者不僅要考慮疾病本身,還需要擔心住院費用問題,引起患者明顯的負性情緒反應。
綜上所述,了解膽囊炎患者接受LC 前焦慮抑郁發(fā)生的相關因素,有意識地甄別、篩查患者可能存在的負性情緒,并在適當進行心理疏導及抗抑郁治療,控制不良情緒對于順利渡過圍手術期,改善術后生活質量均有積極意義。
[1]程祖華.急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時機選擇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32):65-66
[2]石晶,陳璐,邱曉惠,等.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情緒變化的動態(tài)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30-32
[3]陶蕓.認知行為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0,25(18):65-66
[4]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94-197,235-237
[5]韓玲玲.針對性的術前訪視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人術前焦慮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23(7A):1736-1737
[6]何世偉.擇期腹部手術患者術前焦慮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1):18-19
[7]Rice M,Glasper A,Keeton D,et al.The effect of a pre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me on perioperative anxiety in children:M observational study[J].Anesthesia & Pain Management,2008,18(5):426-430
[8]施海燕.社會支持對緩解心肌梗死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干預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3):357-358
[9]Schleife H,Sachtleben C,Barboza C F,et al.Anxiety,depression,and quality of life in German ambulatory breast cancer patients[J].Breast Cancer,2014,21(8):208-213
[10]姜秀榮,楊艷杰,王麗娜,等.焦慮性神經(jīng)癥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征相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2):140-142
[11]尹紅蕾,趙靜波.抑郁癥、焦慮癥癥狀分布特點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6):827-829
[12]Jlala H A,F(xiàn)rench J L,F(xiàn)oxall G L,et al.Effect of preoperativ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on peri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ocedures under regional anaesthesia[J].BJA,2010,104(3):36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