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霞 張 莉
職業(yè)性肌肉骨骼疾患(OMD)是一類常見的職業(yè)性疾病,包括肌肉骨骼系統(tǒng)各個部位的損傷與癥狀,常見的有職業(yè)性下腰部,頸肩腕部疾患。OMD 嚴重影響工作,是20~55歲中青年職業(yè)人群勞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OMD 同樣也是嚴重威脅軍人健康,嚴重影響軍事訓練及作業(yè)的常見疾患。在美軍及北歐軍隊報告中OMD 的發(fā)生率均較高。我軍對OMD的公開報道中發(fā)現(xiàn)其發(fā)生率均達20%以上[1]。其中下腰痛是OMD 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也是目前軍事訓練及作業(yè)損傷的常見疾病。軍事訓練傷是部隊常見的軍事勞動損傷。近年來,訓練傷與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關系正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特別是現(xiàn)代條件下心理因素已經(jīng)成為我軍軍事訓練醫(yī)學的重要研究課題。在現(xiàn)代條件下,軍事訓練的模式、內(nèi)容、強度均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具有一定自然疾病史的多發(fā)軍訓傷的種類及分類均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往的研究是以應力性骨折作為代表損傷,但目前軍訓傷是以下腰痛為多發(fā),故此次研究將以下腰痛為代表損傷進行相關研究。目前,裝甲部隊是下腰痛多發(fā)的部隊,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在此部隊中進行的。相關研究表明下腰痛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與社會心理因素有較高的相關,應對方式、社會支持是評定個體及群體身心健康水平,預測個體身心發(fā)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標,存在著顯著的相關,并且是重要的社會心理因素[2],因此該文章將研究官兵下腰痛與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的相關,以便于為今后從心理層次,特別是從社會支持,應對方式方面治療下腰痛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對象 選取270名官兵進行心理測試,由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心理學人員,統(tǒng)一集中被調(diào)查人員,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后回收,共發(fā)問卷270份,有效率92.6%。均為男性,年齡在17~35歲,軍齡4.14歲,文化程度高中畢業(yè)到碩士,軍銜列兵到少校。其中140人經(jīng)檢查沒有下腰痛的癥狀,此為對照組。有??漆t(yī)生診斷出下腰痛官兵110人,此為實驗組,選取的250名受試者均排除軀體及神經(jīng)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1.2.1 自編被試基本情況調(diào)查表 包括姓名、年齡、軍齡、是否獨生子(是或否)、婚姻(是或否)、文化程度(中專、高中、本科及以上)、居住地(農(nóng)村、城鎮(zhèn)、城市)、你對軍營環(huán)境(適應、基本適應、不適應)、父母教養(yǎng)方式(強制型、放任型、溺愛型、民主型)、家庭結構(單親、雙親)。
1.2.2 SCL-90 癥狀自評量表[3]采用由第四軍醫(yī)大學研發(fā)的DXC-6 型無線多項群體心理測評儀,該量表由90個項目組成,分為5個等級,主要的統(tǒng)計指標為10個癥狀自評量表。每項癥狀的嚴重程度按1~5 分評定,項目分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共9 類因子。
1.2.3 應對方式問卷(CSQ)[3]由肖計劃等編制,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該問卷由62個項目組成,包括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個因子組成,每個項目包括“是”和“否”的記分方式。
1.2.4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4](SSPS)由10個條目組成,包括主觀支持(4 條),客觀支持(3 條)和對社會支持利用度(3條)3個維度。
1.3 統(tǒng)計處理 所有的數(shù)據(jù)均借助SPSS 17.0 軟件進行t 檢驗、方差分析。比較均取雙側檢驗。
2.1 下腰痛組與正常對照組、軍人常模SCL-90 的測評結果比較 見表1。下腰痛組SCL-90 中軀體化、強迫、焦慮、人際關系敏感與正常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其余因子之間差異不顯著。同時可以看出在兩組之間影響下腰痛的前4 位因子是人際關系敏感,軀體化,焦慮和強迫。
2.2 下腰痛組與正常對照組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測評結果見表2。下腰痛組中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社會支持總分,自責與求助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其余因子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1 下腰痛組與正常對照組SCL-90 的測評結果比較(±s)
表1 下腰痛組與正常對照組SCL-90 的測評結果比較(±s)
2.3 下腰痛組不同文化程度之間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方差分析 見表3。不同的文化程度影響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社會支持總分,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和退避,且差異顯著。
2.4 下腰痛組不同軍齡之間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方差分析
見表4。不同的軍齡會影響客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以及應對方式的各個因子,并且差異顯著。
表2 下腰痛組與正常對照組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測評結果比較(±s)
表2 下腰痛組與正常對照組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測評結果比較(±s)
表3 下腰痛組不同文化程度之間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方差分析(±s)
表3 下腰痛組不同文化程度之間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方差分析(±s)
注:▲表示與中專組比較;★表示與大專、大專及以上比較
表4 下腰痛組不同軍齡之間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方差分析(±s)
表4 下腰痛組不同軍齡之間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方差分析(±s)
注:▲表示與1~2年比較;★表示與3~5 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下腰痛組與對照組SCL-90 的各因子比較中,除了偏執(zhí),精神病性降低以外,其余均增高,并且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焦慮增高最多,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提示人際關系敏感與軀體化已經(jīng)是影響職業(yè)性下腰痛的重要心理因子。說明它們已經(jīng)成為影響軍事訓練損傷的重要因素,所以可以預測在現(xiàn)代軍事訓練條件下,以下腰痛作為傷訓的代表性損傷,在預防方面除了注意軀體化以外,還應重視人際關系。在部隊中,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兵,均面臨著復雜的人際關系。對于新兵,剛剛入伍,正處于社會青年到戰(zhàn)士的轉折期,來到部隊突然面對著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部隊,面對著上下級關系,面對與老兵的相處等,可能就會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措不及防,特別是目前現(xiàn)在更多的戰(zhàn)士是獨生子女,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目前人際關系敏感上升為重要因子的原因之一。所以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有利于戰(zhàn)士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的培養(yǎng),同時對于軍訓傷的防治也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調(diào)查了正常對照組與下腰痛組,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之間的差異,發(fā)現(xiàn)兩組在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社會支持總分,自責,求助等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即下腰痛組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總分顯著低于正常組,在面對問題時,會更加傾向于自責,而較少采取求助的措施,因此在預防或治療下腰痛官兵時,考慮心理方面的治療,可以傾向于給予患者更多的主觀支持,合理引導對支持的充分利用,講解采取積極應對方式的重要意義。
本研究在下腰痛組不同的文化程度,軍齡之間社會支持與應對方式的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客觀支持,社會支持總分會隨著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在應對方式方面,高中組比中專組,大學組更傾向于解決問題,中專組傾向于幻想,自責,退避等消極的應對方式,總體趨勢是文化程度越高,采取的應對方式越積極。軍齡方面,不同組在主觀支持方面沒有差異,但越是軍齡大的,越容易獲得客觀支持。在利用度方面新兵組更高,即新兵更會積極的利用現(xiàn)有支持,這可能是隨著軍齡的增加,越傾向于依賴自我,反而覺得如果求助于別人會有損自己的面子。新兵則相反,認為自己是新兵,不懂就要問,對于身邊的支持能利用的就利用。在應對方式方面,3~5年兵組更傾向于解決問題求助等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而1~2,5年以上兵齡組是傾向于自責,幻想,退避方面等消極,不成熟的應對方式與3~5年兵組存在顯著差異,前兩組更傾向于消極的應對方式。這提示在以后防治軍事訓練傷方面,關注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關系,在開展心理指導及制定心理干預措施時應多維度觀察,注重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培養(yǎng),關注對象應以1~2年兵與5年兵以上為重點,給予更多的主觀支持,培養(yǎng)良好的應對方式,健全的心理素質(zhì),從而最大程度的預防軍事訓練損傷,提高戰(zhàn)士的軍事素養(yǎng),增強我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
[1]劉長俊,郭懷蘭,王建洲.職業(yè)性肌肉骨骼疾患的研究進展[J].鄖陽醫(yī)學院學報,2004,23(2):119-121
[2]李權超,王應立,藍新友,等.社會支持和應對方式與軍人心理應激的相關性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2):107-109
[3]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109
[4]王魯豫,趙璀,郭紅旗,等.高寒山區(qū)軍人心理健康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及自我和諧的調(diào)查[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27(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