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菊
摘要:近幾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雖然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種種原因,在發(fā)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學校每年的招生較難,對入校的學生管理又困難,班主任也還沒適應中等職業(yè)學校應有的發(fā)展。因此,能否將職業(yè)學校招生政策與班主任隊伍建設相融合,促進職業(yè)教育的更好發(fā)展,本文就是筆者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 班主任
1 招生困境給班主任帶來的困擾
1.1 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認識存偏見
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社會上重普高,輕職高,重學歷,輕技能的現(xiàn)象仍較為普遍。讀普高,考名校仍是許多家長和學生的執(zhí)著追求,不少學生和家長寧可花巨資到外地一些沒有門檻的民辦高中就讀而不愿到職中學習。這在客觀上,造成了職中生源的大量流失。而念職高,學技術則成了“行為習慣差、文化基礎差、家庭條件差”的“三差”學生的無奈選擇,甚至一些職高學生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1.2 生源素質差,教學難度大
由于招生困難,中職學校為了維持辦學,文化基礎再差的學生只要愿意讀職中,還得招收進來培養(yǎng)。生源入口上沒有選擇余地,致使生源整體素質降低,給教學和管理體制上帶來諸多新的困難。從我校近幾年的招生生源看,大部分學生入校的分數(shù)在200-350分之間,甚至有的還不到200分,且這些學生進校后也無心學知識、學技術。若嚴格學籍管理,又會造成生源的流失,學校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教學質量很難保證,更談不上提高了。
生源問題是中等職業(yè)學校管理難度的一切根源所在。如何才能利用時下的生源合理改善職業(yè)學校的管理現(xiàn)狀呢?
2 巧用招生制度,豐富班主任內涵
2.1 在班主任的選聘上,推行每一個招生教師都是班主任
學校在每年的招生過程中,招生老師總是第一個深入學生的家庭,調查并動員學生入學的。在招生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會非常耐心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耐心的講解學校的政策,動員他們來校上學。這樣一來,在招生宣傳的過程中,招生教師和家長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溝通與了解,他們之間也彼此建立了信任,學生一旦被送入學校學習(我相信這時每位教師都會對他們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殷切的叮囑好好學習,不要辜負父母的期望),家長就會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這些招生老師身上。而這些招生老師也是第一個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的人,這一次家訪也許就是今后引導教育學生的最寶貴財富。再看看我們現(xiàn)有的部分班主任,三年下來真正對班級的學生進行過家訪的人真是微乎其微。我們有過這樣不一般的招生體驗之后,為何不能讓我們每位招生教師都能成為班主任呢?
2.2 在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更新上,堅持每位教師都是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
在傳統(tǒng)的班主任隊伍建設中,班級管理似乎成了班主任專有的管轄,而對于班級的任課教師來講,雖然學校一再強調教師也是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群體,但收效甚微,任課教師認為自己能帶好課就是好教師的思想不在少數(shù)。推行每一個招生人都是班主任之后,這樣每位教師都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也負起管理班級的責任,真正實現(xiàn)了每位教師都是班主任的大好局面。
2.3 在班主任的管理與考核上,與招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有人說,如果這樣推行下去的話,我們學校將不再有班級,如何考核班主任呢?現(xiàn)在我們的班級就是一個具有共同專業(yè)夢想的人的集合,班級不再是只有一個班主任,可能是幾位,十幾位亦或者是二十幾位教師組成的一個混合班級。只要每位班主任都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生,那么這么多的學生在一起彼此還會產生一定的競爭意識,這對于畢業(yè)后立即走上了工作崗位的職業(yè)學校學生來說,這一點競爭意識是必備的。
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jù)每個班主任所帶人數(shù)的多少,考核班主任。在職業(yè)學校,流生現(xiàn)象是很嚴重的。談到流生,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招生老師,即是現(xiàn)在的每位班主任。他們好不容易把學生招來入班學習,若有流生,他們也會第一個沖上前去了解情況,不會輕易地放走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多一個學生就代表著他們多一份的功勞,多一份收獲。若中途有流生現(xiàn)象發(fā)生也將是考核班主任的一個好的辦法。
3 總結
中等職業(yè)教育目前正處在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它所代表著新的辦學思想、辦學模式與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有著天然的最密切的聯(lián)系,這是其他教育不可比擬的。中職學校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須要加強自身建設,要有改革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抓管理、求質量,以學校的整體形象來吸引生源。當然在推行每位招生教師都是班主任的時候一定會遇到重重阻力,也有許多我們不可預見的困難,但我堅信只要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對招來的學生多一點的關心和愛護,對學生多一份的責任感,我們一定能扭轉社會對我們的偏見,辦好職業(yè)教育。
參考文獻:
[1]邱天鳳.樹立教育理念 轉變教育角色——論班主任如何適應新課改下的教育要求[J].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4:55-57.
[2]李敏英.高職學生就業(yè)意識分析及班主任工作對策[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2:3-5.
[3]馮濤.新課改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轉換[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32:84+93.
[4]劉宗友.新課改背景下關于班主任角色轉換的幾點思考[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