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為中國傳統(tǒng)美食之一,包子是幾屆中國領(lǐng)導人的共同愛好。
2013年7月,在河北正定做調(diào)研的習近平,工作餐是素包子;2007年11月,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招待到訪的胡錦濤,選的是油炸包子;2005年1月,溫家寶到煤礦檢查工作,與工人師傅一起坐在巷道邊上吃的,是包子;1961年除夕,周恩來夫婦的年夜飯,是小米粥加肉包子……
慶豐包子“成名”之前,最受歡迎的,還是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2012年8月,《今晚報》曾報道,“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高度評價天津狗不理包子。胡錦濤總書記稱贊:‘小小的狗不理包子,技術(shù)含量卻很高,江澤民同志評價:‘我給狗不理包子打100分。”
甚至,為讓毛澤東吃上地道的“狗不理”,廚師們還曾費過一番工夫。《在毛澤東身邊——106位毛澤東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一書中,曾給毛澤東做廚師多年的龐恩元,回憶了如下一段:
有一次,毛主席問我:“你是哪里人?”我回答說:“天津人?!泵飨L趣地說:“你們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還有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合稱‘天津三絕?!泵飨謫枺骸澳悄銜龉凡焕戆訂??”我慚愧地回答道:“我不會?!?/p>
辦公廳領(lǐng)導知道這個情況后,決定派我到天津去專門學習做狗不理包子。來天津之前,中央辦公廳給天津有關(guān)部門打電話進行聯(lián)系。有一天,我和另外一位同志以總參謀部機關(guān)食堂的名義來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鋪學習。店領(lǐng)導和師傅們很重視。師傅們把做包子的幾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如和面、打餡、捏包子都做了仔細的講解、示范,并讓我和他們一起操作。我在天津?qū)W了一天就返回北京,給毛主席做了幾個包子,主席吃了后風趣地說:“這回還差不多!”
從毛澤東時代開始,中華傳統(tǒng)小吃就不斷俘獲中共領(lǐng)導人的胃:“餛飩侯”、“爆肚馮”曾擺上國宴,被周恩來用來招待外賓;鄧小平愛吃遵義的豆花面、羊肉粉、雞蛋糕;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期間,朱德、劉少奇、董必武、李先念、李富春和蔡暢等,專門在武漢嘗三鮮豆皮。
(方浩源薦自《書刊報》)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