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龍,陳長香,馬素慧,李淑杏,王建輝,郝習君
約75%腦卒中患者遺留不同程度運動、感覺及平衡功能等障礙[1],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生存質量。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平衡功能進行客觀評定,對于確定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判斷預后和制定康復方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簡易平衡評定系統(tǒng)測試(mini-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mini-BEStest)[3]在平衡評定系統(tǒng)測試(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BEST-est)[5]基礎上研制而成,克服了BESTest測試時間較長的缺點,同時補充了平衡量表動態(tài)平衡方面的測試,如加入了斜坡站立、邊走邊執(zhí)行認知任務測試等,更能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平衡能力[4]。本研究引進mini-BESTest,并在國內腦卒中人群中進行信度檢驗,為該量表在國內臨床應用提供支持。
2013年10月收入河北聯(lián)合大學附屬醫(yī)院、唐山市工人醫(yī)院神經內科腦卒中住院患者61例。男性39例(63.93%),女性22例(36.07%);平均年齡(59.41±1.53)歲;腦梗死57例(93.44%),腦出血4例(6.56%);左側偏癱32例(52.45%),右側偏癱29例(47.55%);病程3~32 d,平均(9.95±0.78)d。
納入標準:①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腦卒中診斷標準[5];②經頭顱CT或MRI確診;③年齡≤80歲;④有肢體功能障礙;⑤入院時意識清楚、病情穩(wěn)定,可接受動作性指令;⑥坐位平衡達2級以上;⑦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伴精神癥狀;②伴聽力障礙、理解障礙、嚴重的認知障礙;③伴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④進行性腦卒中;⑤伴其他引起平衡功能障礙的疾病,如頸椎性眩暈、前庭功能障礙和小腦病變等;⑥拒絕測評,中斷測評。
mini-BESTest包括預訂姿勢調整、姿勢反應、方位覺和步態(tài)穩(wěn)定4個維度,每個維度各有3、3、3、5個條目,共計14個條目[3]。每個條目0~2分,0分代表差,1分代表中等,2分代表正常,滿分28分,根據(jù)受試者的完成質量記分。
1.2.1 量表的漢化 獲得原量表開發(fā)人的授權同意,引進mini-BESTest。遵循目前國際通行的翻譯、逆向翻譯、文化調適、預試驗的程序[6]譯制及修訂。由2名英語水平較高的康復專業(yè)人員分別對量表進行初譯,形成譯稿Al和A2,再由第三者將兩人的譯稿合并和記錄,形成譯稿B。邀請兩位物理治療師閱讀譯稿B,對量表缺乏代表性的項目提出意見,進行文化調適,修改后形成譯稿C。請一名不了解原版量表且英文較好的康復專業(yè)人員將譯稿C回譯成英文,并請一名康復專家對回譯的量表和原量表進行審查,指出與原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修改形成譯稿D。最后將經專家校對后的中文版量表由10例腦卒中肢體障礙患者進行預試驗,做最后修改,最終定稿。見表1。
表1 mini-BESTest中文版
條目 指導語 動作要領 評分 評分標準7睜眼雙足站立 雙腳并攏站立,盡量站穩(wěn)在硬地面上進行。雙手放于臀部,雙腳并攏,目視前方,盡可能保持穩(wěn)定,直到治療師說停止30 s<30 s不能做8閉眼雙足站立 請將雙腳并攏站立并閉眼,盡量站穩(wěn)30 s<30 s不能做9閉眼斜坡站立 雙腳并攏站立、閉眼,盡量站穩(wěn)在記憶海綿上進行。雙手放于臀部,雙腳并攏,目視前方,閉眼,盡可能保持穩(wěn)定,直到治療師說停止。在患者閉眼時開始計時患者走上斜坡,足尖向上。雙臂置于體側,雙腳分開,治療師在患者閉眼時開始計時30 s<30 s不能做10變速走 請開始行走,并聽我的指令加速或減速患者以平常的速度開始行走,當治療師說“快”時盡可能走到最快,當治療師說“慢”時走得很慢顯著改變步行速度時不會失去平衡變速時失去平衡不能變速且失去平衡11行走時左右轉頭 請開始行走,并聽我的指令向左轉頭或向右轉頭患者以平常的速度行走,盡量走直線。當治療師說“右”時,患者頭轉向右側;當治療師說“左”時,患者頭轉向左側。轉頭時行走速度不變,且身體保持平衡轉頭時行走速度變慢轉頭時失去平衡12行走時向后轉身 請開始行走,并聽我的指令向后轉立定患者以平常的速度行走,當治療師說“向后轉,立定”時,迅速向后轉,并停止行走,轉身后雙腳并攏轉身時腳步停止迅速(≤3步),且身體平衡轉身時腳步停止迅速(≥4步),且身體平衡無法平穩(wěn)地在行走中轉身13跨越障礙 請開始行走,并跨越前方障礙物患者以平常的速度開始行走,當遇到一個箱子時,邁過它,不降低步速且保持身體平衡。邁過箱子時步速稍稍改變,并且身體保持平衡能邁過箱子,但是碰到箱子,或邁過時降低步速不能邁過箱子,或繞箱子而行14定時起立-走(TUG)(1)請站起行走3米并轉身返回坐下210210210210210210210210兩個測試在坐、站、行走中無明顯差異與TUG相比,干擾TUG影響了數(shù)數(shù)或行走行走時不能數(shù)數(shù)或數(shù)數(shù)時停止行走(2)請站起行走3米并轉身返回坐下,在行走時一直倒數(shù)3個數(shù)字直至坐下(1)TUG:當聽到“走”的口令時,從椅子上站起來,以正常速度開始行走,走到地板上的3米線,轉身走回來,坐到椅子上(2)干擾TUG:從任意數(shù)開始,倒數(shù)3個數(shù),當聽到“走”的口令時,從椅子上站起來,以平時的速度開始行走,走到地板上的3米線,轉身走回來,坐到椅子上。整個過程一直倒數(shù)那3個數(shù)
1.2.2 測試注意事項 ①患者測試時應穿平底鞋或光腳。②測試工具:記憶海綿墊(10×60×60 cm,中等密度)、無扶手和輪子的椅子、傾斜斜坡、秒表、23 cm高的箱子,測量出距離椅子3 m的位置,并用膠帶標記出來。③如果測試時需要使用輔助設備,則該項評分降一個級別。④如果測試時需要外界幫助,則評分為0分。⑤第3項(單腳站立)和第6項(側方邁步反應)取分數(shù)較差的一側成績。⑥第3項(單腳站立)每側均測2次,取被測量側的最好成績。⑦第14項(TUG)如果在干擾TUG行走中步速較TUG減慢10%,則減掉1分。⑧第8項(閉眼雙足站立)改為先站在平地上,若在平地上站立不穩(wěn)發(fā)生跌倒,直接記0分,不再閉眼站立在海綿墊上,以保證患者安全,防止發(fā)生跌倒。⑨在評估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安全。
1.2.3 評估方法 由兩名經過培訓并已掌握mini-BESTest評估方法的研究生,對受試者進行獨立評估。患者在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原發(fā)病、神經學癥狀72 h內沒有進展即可進行測評。在首次評估48 h內,隨機選取其中30例患者,進行第2次評估。
計算2名評定者之間組間相關系數(shù)(inter-class coefficient,ICC);兩次評定結果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計算mini-BESTest總分和4個維度之間Cronbach'sα系數(sh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相關計算。
mini-BESTest總分及4個維度ICC=0.856~0.978(P<0.01),重測Pearson相關系數(shù)r=0.795~0.951(P<0.01)。見表2。
表2 mini-BESTest測量者間信度和重測信度
總分和4個維度間Cronbach'sα=0.775~0.968(P<0.01),4個維度兩兩之間r=0.742~0.827(P<0.01)。見表3。
表3 mini-BESTest內部一致性信度
臨床上準確評估平衡功能有助于判斷跌倒可能性的發(fā)生[7]。身體的姿勢控制包括安靜狀態(tài)下和干擾情況下的姿勢控制、預期的姿勢控制而發(fā)生的自發(fā)運動(如提舉物體時),以及動態(tài)步態(tài)時的姿勢控制[8]。常用的平衡量表有Berg平衡量表(BBS)、腦卒中姿勢評定量表(PASS)、Brunel平衡評定量表(BBA)等,但這些量表未能囊括姿勢控制的4個方面。
相對于目前最常用的BBS,mini-BESTest的預訂姿勢調整維度中,增加了踝背屈動作指令,考察平衡調節(jié)的踝調節(jié)策略、下肢肌力及預期的姿勢控制而發(fā)生的自發(fā)運動;在姿勢反應維度,涉及跨步調節(jié)策略,而在平衡控制的策略中,跨步策略是在踝調節(jié)和髖調節(jié)策略無效的情況下的最高策略,是一種在失去平衡時通過邁步來恢復平衡的保護性反應;在方位覺維度,在評價外周感覺維持平衡的能力時不僅排除了視覺干擾(閉眼站立),而且還適當干擾本體覺(站記憶海綿墊、斜坡),增加了測試難度,而BBS并未進行本體覺干擾;在步態(tài)穩(wěn)定維度,增加了變速走、行走轉頭轉身、跨越障礙和干擾TUG,分別從易到難模擬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行走時的狀態(tài),避免了BBS在腦卒中患者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天花板效應”[9]。
PASS所測的體位更為全面,但缺乏動態(tài)步態(tài)和感覺定向力的測試。雖可評定臥、坐、站3種姿勢的平衡能力[10],但人體平衡能力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站立時的平衡,且站立時的平衡機制復雜于臥位與坐位。
BBA雖然包括了行走功能[11],但動態(tài)平衡功能測試相對較少,且缺少方位覺測試,如閉眼站立、斜坡站立等。
此外,PASS與BBA僅限用于腦卒中患者,并不適用于其他疾病引起平衡功能障礙的評定。
相對于BESTest,mini-BESTest更加節(jié)省時間,10~15 min即可完成測試[12],更加方便臨床應用。mini-BESTest不僅包括了靜態(tài)平衡反應,還包括了動態(tài)平衡測試,且行走項目的評價更加接近實際步行;避免了量表評價中得分較高,患者的實際站立、行走能力較低的現(xiàn)象,即減少了“天花板效應”的發(fā)生[12]。
量表的漢化過程應當注意語言的本地化,使?jié)h化后的量表條目以及操作細則表述清楚,可操作性強。本量表將原量表中海綿墊厚度、箱子高度單位由英寸改為厘米,方便今后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mini-BESTest在國外及我國香港地區(qū)已應用于腦卒中和帕金森病患者[13-14]。結果顯示,mini-BESTest組間信度較好,提示評價系統(tǒng)設計較合理[15],不同人員評測同一受試者的結果相近。重測信度和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0.7,且Cronbach'sα系數(shù)大于該維度與其他維度間的相關系數(shù),表明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良好,穩(wěn)定性較好[15]。與國內外研究結果較為一致[12]。
第三個維度方位覺的組間信度、重測信度和Cronbach'sα系數(shù)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研究者為保護患者安全對第8個條目進行調整有關,但并不影響量表的整體信度。
漢化的mini-BESTest能較客觀準確地評測患者的平衡功能,具有較高的組間信度、重測信度和內部一致性,針對性高,覆蓋面廣,可行性強,建議在臨床進行推廣應用及進行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1]饒明利.中國腦血管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
[2]Chen IC,Cheng PT,Chen CL,et al.Effect s of balance training o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J].JChang Gung Med,2002,25(9):583-590.
[3]Franchignoni F,Horak F,Godi M,et al.Using psychometric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themini-BESTest[J].JRehabil Med,2010,42(4):323-331.
[4]Horak FB,Wrisley DM,Frank J.The 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BESTest)to differentiate balance deficits[J].Phys Ther,2009,89(5):484-498.
[5]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6]林潤,陳錦秀,馮木蘭,等.腦卒中失語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漢化及信效度測評[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349-351.
[7]Thurman DJ,Stevens JA,Rao JK.Practice parameter:Assessing patients in a neurology practice for risk of falls(an evidence-based review):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2008,70(6):473-479.
[8]Gillespie LD,Robertson MC,Gillespie WJ,et al.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falls in older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15(2):CD007146.
[9]Lemay JF,Nadeau S.Stranding balance assessment in ASIAD paraplegic and tetraplegic participants:concurrent validity of the Berg Balance Scale[J].Spinal Cord,2010,48(3):245-250.
[10]甕長水.腦卒中患者姿勢控制量表(PASS)介紹[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12):724-725.
[11]肖靈君,廖麗貞,燕鐵斌,等.Brunel平衡量表中文版的開發(fā)及信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25(2):145-148.
[12]Godi M,Franchignoni F,Caligari M,et al.Comparison of reliability,validity,and responsiveness of the mini-BESTest and Berg Balance Scale in patients with balance disorders[J].Phys Ther,2013,93(2):158-167.
[13]Tsang CS,Liao LR,Chung RC,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mini-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mini-BESTest)in community-dwelling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stroke[J].Phys Ther,2013,93(8):1102-1115.
[14]Duncan RP,Earhart GM.Four square step test performance in peoplewith Parkinson disease[J].JNeurol Phys Ther,2013,37(1):2-8.
[15]張紅,鄒莉,宋麗君.漢化版關節(jié)炎患者自我效能量表信度效度的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