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ZHANG Juan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重慶 400067)
(Chongqing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Co.,Ltd.,Chongqing 400067,China)
公路工程項目通常具有建設周期長、工程內容復雜、工程規(guī)模大、不可預見性高等特點,這使得公路工程項目造價控制難度高。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很多公路項目出現(xiàn)超概的情況。根據(jù)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概算調整管理的通知([2009]1550 號),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將按照靜態(tài)控制、動態(tài)管理的原則,區(qū)別不可抗因素和人為因素對概算調整的內容和原因進行審查,當基本預備費不能解決問題時,經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專家評審后方予核定批準調概。
1.1 內在因素 超概的內在因素是指造成公路工程項目實際建設費用超出概算費用的受項目管理水平影響的主觀因素,其要得到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批準部門、審計部門的批準,需要收集建設項目的相關數(shù)量和資料。通常,其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因素:①項目前期階段的勘察設計深度不夠,設計規(guī)模及不良地質地段未能得到合理統(tǒng)計,造成施工階段變更多,投資難以控制;②項目管理人員及監(jiān)理工程師管理水平不高,合同意識淡薄,對招標文件審查不嚴導致承包人針對工程量清單漏項采用不平衡報價而引起后期造價增加,以及對工程變更審查不嚴引起概算的突破;③工期被人為壓縮,同時苛求高質量,推高工程成本;④造價控制意識薄弱,例如,由于定額計價體系更新前后不對應,為將概算控制在估算的10%以內而減少工程量報批而促使項目實施階段超概,或者,項目資金投入計劃不合理增加了短期貸款利息,造成不必要的融資費用增加。
1.2 外在因素 超概的外在因素是指造成公路工程項目實際建設費用超出概算費用的受經濟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非主觀因素,由于外在因素是剛性的,經核定后都能得到上級主管部門、項目批準部門、審計部門的認可。通常,其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因素:①土地征地拆遷政策的變化,造成征地拆遷費用逐年上升;②銀行貸款利率的變化,造成融資成本的增加;③勞動力成本及材料價格上漲,使施工成本增多;④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發(fā)生,引起的建設費用變化;⑤技術標準及規(guī)范變化,項目前期與施工階段采用的標準、規(guī)范、材料、工藝有區(qū)別引起費用增加。
目前主要的調概算方法有三種:按現(xiàn)行概算編制辦法重新編制;概算項下掛工程量清單方式編制調整概算;批復概算加增加費用的調概方法[1]。
2.1 按現(xiàn)行概算編制辦法重新編制 這種方法是根據(jù)項目施工圖加上變更工程量、批復概算的單價和審計報告重新編制概算。雖然與原概算內容形式一致并能計算出總費用,但是很難解釋超概各因素對總概算的影響程度。
2.2 概算項下掛工程量清單方式編制調整概算 這種方法是在概算項下掛工程量清單,得到調整概算項的費用。雖然統(tǒng)計簡單并與項目審計內容一致,但是不能完全解釋超概各因素影響程度和金額,并且由于編制時間的限制,編制前難以提供所需的審計報告。
2.3 批復概算加增加費用 這種方法以批復概算為基礎,根據(jù)超概影響因素加增量得到調整概算。其與批復概算內容形式一致,不僅有利于解釋超概各因素影響程度和金額,也有利于審核批復。此種方法是目前推薦使用的一種調概方法。
批復概算加增加費用的調概算流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委托編制單位,由于原概算編制單位對概算比較了解,所以常由原概算編制單位進行調概;②收集資料,包括與項目相關的資料文件、政策性文件及建設期工程造價信息;③編制調整概算,主要包括超概因素分析、確定調概原則及逐項調整概算三個步驟;④審核報批,項目業(yè)主審核定稿后交由省廳預審并修編,再報交通運輸部批復后出版。調概算工作流程圖見圖1 所示。
圖1 調概算工作流程
在整理原概算與相關計價文件和標準規(guī)范的基礎上,對比分析超概算因素,再從公路工程建設投資構成出發(fā),對批復概算加增加費用的具體調概原則進行分析。
3.1 建筑安裝工程費 建筑安裝工程費的調整主要是量差和價差的調整。
工程變更是造成工程費用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能計入調整概算的工程變更費用必須滿足變更手續(xù)齊全、變更須審計、材料單價及費率按初步設計批復概算計算這三項原則,需指出的是,工程變更手續(xù)應按照重大設計變更、較大設計變更、一般設計變更的要求進行審批報案。又由于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深度不同,錯漏項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通過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對比,找出圖紙上的量差,按初設批復概算的材料單價及費率為依據(jù)進行計算,得到圖紙量差所影響的建安費調整費用。以上兩種量差是建筑安裝工程費量差調整的主要原因。
在進行人工、材料及機械價格調差時,工料機價格的確定以建設期內項目所在省市自治區(qū)造價管理部門發(fā)布的《工程造價信息》中的價格為基礎,根據(jù)單位工程施工時間長短,計算出各單位工程工料機的均衡信息價。工料機消耗數(shù)量參照初步設計批復概算的消耗數(shù)量計取。
3.2 設備、工具、器具及家具購置費 設備、工具、器具及家具購置費的調整主要是設備購置費的調整。編制設備費用調整表時應按專業(yè)劃分,每種設備列出名稱、型號、規(guī)格、材質、臺件數(shù)、重量、單價、總價等,做到原概算與調整概算相對應,最后列出原概算與調整概算差額及調整幅度[2]。
3.3 工程建設其他費 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調整費根據(jù)批復的初步設計概算的建設工程用地和臨時用地面積及其附著物的情況,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及工程所在地的省市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頒發(fā)的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計算。
建設期貸款利息的資本金及各年貸款比例與批復概算保持一致,年中各月均衡貸款,貸款利率按中國銀行公布的貸款利率,逐月計算,最后匯總得到貸款利息調整金額。
建設項目管理費、研究試驗費、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費、專項評價(估)費、施工機構遷移費、聯(lián)合試運轉費、生產人員培訓費等不予調整。
根據(jù)有關法規(guī)原概算應計而未計的費用、調概算可以增加,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調整、水土保持監(jiān)測等。對于不形成實體工程量的費用部分,如索賠費用、進度獎金等應進行分類歸納整理,在納入調整概算前建議業(yè)主提請有關部門進行審計[3]。
3.4 預備費 基本預備費是指為初步設計和概算中難以預料的工程和費用而預備的費用。若調整概算發(fā)生在施工圖設計階段,預備費仍然以調整后的第一、二、三部分費用之和(扣除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和建設期貸款利息兩項費用)為基數(shù),按相應費率計列。若調整概算發(fā)生在施工階段,變更費用及征地拆遷等費用變化超過基本預備費,說明預備費已經分別計入到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工器具購置費等其投資中,其他費用的調整按實際發(fā)生計取。
初步設計概算對控制工程項目的投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項目前期各階段,應加強設計管理、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增強全過程造價管理意識以及及時更新相關標準規(guī)范;在施工階段,應嚴格遵循工程變更的審批程序,減少各種人為因素對工程投資的影響,以保證將項目投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然而,公路工程項目的特點決定了公路項目超概現(xiàn)象的發(fā)生也并非偶然。當出現(xiàn)超概算情況時,必須認真分析超概的原因,按照相關調概原則,客觀公正地逐項調整概算,為竣工決算提供可靠的依據(jù),真實反映出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整體投資情況。同時,應認真總結超概算原因和調概算方法,不僅能為以后類似超概項目的概算調整提供方法參考,也能為全面做好造價管理工作提供寶貴的經驗。
[1]劉興莊.對公路工程調整概算編制方法的探討[J].公路,2011(5):128-130.
[2]張劍罡.超概及調整概算方法分析[J].化工設計,2011,21(6):25-28.
[3]李良碧,楊樹明.中小型水利工程(工程部分)調整概算編制方法探討[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0(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