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騰翼
大多數(shù)人都是從思想道德方面來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情操,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要想加強青少年的德育,就要培養(yǎng)青少年知榮辱、講正氣的高尚品格。
一、參與實踐,在實踐中體會道德的意義
現(xiàn)如今,各個學校都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組織了相應的課程實踐,比如去慰問老年人、去孤兒院陪孩子們做游戲、組織種植樹木等課外活動就是讓青少年們通過親身實踐來達到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在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引領下,青少年不再只是單一地從課本上或者老師的講解中了解道德的標準,而是開始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加強自律能力,進而更好地理解道德的含義。
二、在課堂上組織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束縛,即由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來進行面對面地合作、學習、交流、實踐與操作。在每次小組活動之前,教師要告知同學們本次活動的內容,接下來便由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來組織組員有序地開展探究活動,讓所有參與討論的學生都可以充分體驗自身的價值。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內涵豐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合作不但可以使組員之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yǎng)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堂上老師所教授的課程。
三、重視家庭教育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文化水平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未來是好是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長的教育。所以說家長以及家庭環(huán)境在道德教育方面對孩子的熏陶,對學校的德育工作能否順利展開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家庭中,父母應重視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于孩子的一些壞習慣要及時進行糾正,告訴孩子為什么不對,切不可一味地縱容。在學校里,教師應做到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積極地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使家長能夠充分地了解家庭德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學校還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為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創(chuàng)造一個便利的環(huán)境,使家長了解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可以給子女以更好的影響。促進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一方面,可以使家長通過與老師的交談,了解子女在校的情況,明確學校道德教育的要求,從而針對子女的不良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掌握學生在家庭中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不斷改進學校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
四、為人師表,充當楷模
要想做到為人師表,人品和學問是非常重要的。先說人品,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品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有一個良好的態(tài)度,其次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最后應該時刻地監(jiān)督自己,不斷地改變自己。在學問方面,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既要能夠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又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傮w來說,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謹記自己的身份,不做有損于身份的事情,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
五、建設校園文化,保護環(huán)境
學校應加強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幫助學生樹立起保護環(huán)境的使命感。在學校,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綠色活動。例如:可以組織關于環(huán)保的知識競賽,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里面種植樹木,還可以組織演講或是觀看關于環(huán)保的宣傳片、電影等。放學后,老師可以布置一些可以增強孩子環(huán)保意識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放松心情,靜下心來學好老師所教授的知識。
總之,青少年德育,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它需要每一位參與者都用心去參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會。作為學校,應該不斷地改進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理念;作為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文化水平;作為家長,要加強對自身的約束,以良好的道德行為影響孩子;作為與青少年來說,當務之急是認真學習老師教授的知識,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認真聆聽長輩的教育,努力成才。
(作者單位:吉林長春市第一五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