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近年來青少年犯罪朝著年輕化、暴力型方向發(fā)展,如何找出犯罪根源、預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目前社會應該盡早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就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特點進行闡述,詳細分析了兒童圖書館如何開展青少年犯罪心理矯正、減少青少年犯罪的對策。
[關鍵詞]兒童圖書館;犯罪心理;矯正
據(jù)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7年青少年犯罪總數(shù)達到全國刑事犯罪總數(shù)的70%左右[1],并且朝著年輕化、暴力型、團伙犯罪等方向發(fā)展,青少年犯罪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兒童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教育的重要機構,應該時刻關注青少年犯罪的特點,把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矯正作為一項重要課題來研究,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加強正面的心理引導,減少青少年犯罪的發(fā)生。
1.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1法制觀念缺乏
1985年中共中央就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教育,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通知》,但生活中學校和家長往往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忽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引導,導致相當多的孩子在生活中沒有法制觀念,很多青少年在實施犯罪時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觸犯了法律,當被公安機關逮捕時才知道自己已經(jīng)違法,但此時后悔已經(jīng)為時已晚。
1.2生活方式不健康
青少年時期由于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對外界不良信息和誘惑缺乏正確的判斷,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習氣和人員的影響,沾染上不良的嗜好和習慣,再加上現(xiàn)在信息時代網(wǎng)絡泛濫,很多孩子整天沉浸在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和收看一些低俗、暴力的視頻,生活上沒有積極的目標,一味追求新鮮和刺激,久而久之,很容易就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北京在一次針對本市6個城區(qū)、53所中學的3000名中學生的上網(wǎng)狀況調(diào)查結果顯示,每天上網(wǎng)的學生達到總數(shù)的84%,其中上網(wǎng)聊天的占34%,玩游戲的占28%,查資料的30%,其他的占8%,可見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在網(wǎng)上都從事與學習無關的活動[2]。
1.3家庭教育環(huán)境影響
有調(diào)查顯示青少年的暴力行為與家庭成員的暴力行為呈正比,父母之間經(jīng)常使用暴力解決日常問題的,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高達44.4%,父母從不使用暴力行為,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暴力的僅占14.2%,前者是后者的3倍還多。同時浙江省少管所對在押的150名少年犯的調(diào)查結果也顯示,51%的家庭有劇烈沖突,21%有一般沖突。所以德國犯罪學家西格爾指出:在一個病態(tài)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由于他們目睹了家庭暴力和沖突、家長感情上的不和諧以及社會上的沖突等,其犯罪的驅動力要比其他的青少年要大得多。
1.4享受自私心理嚴重
由于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是4、2、1的模式,6個大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父輩們大多存在著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不能讓下一代再吃苦的想法,孩子們有任何的要求,都是不顧一切極力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過分依賴、為我獨尊、孤僻、自私、冷漠、脆弱的缺陷性格,走向社會我行我素、玩世不恭,對于家庭和社會缺乏起碼的感恩和付出思想,一門心思想著自己如何享受,當自身欲望無法滿足的時候,就去搶劫、偷盜實施犯罪,根本無法承受社會上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有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約有13%的小學生、15%的中學生、19%的高中生都存在著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孩子們很很容易就會走向犯罪道路。
2青少年犯罪的特點
2.1犯罪的初犯年齡年輕化
據(jù)調(diào)查近年來青少年的犯罪年齡要比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普遍提前了2—3歲,而且以14歲以下的犯罪年齡居多,青少年犯罪正在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調(diào)查結果還顯示,這些問題少年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缺乏起碼的責任感,尤其是那些成績較差、中途輟學的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以河南省新密市檢察院辦理的案件為例,2009年以前,該院一年受理的“90后”未成年人案件僅有10余件,而到了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受理的“90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shù)競上升為745件。
2.2暴力傾向嚴重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由于青少年犯罪的個體年齡較小,思想還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很多人在看到電影、電視、網(wǎng)絡等傳播的帶有暴力情節(jié)的消極視頻時,盲目模仿,把這些暴力情節(jié)還原到生活中,在實施犯罪時不顧忌后果,施暴手段由原來的僅僅口頭威脅、拳腳施暴等,轉向使用棍棒、匕首、砍刀、槍支等暴力武器。施暴手段逐步朝著暴力性、殘忍性方向發(fā)展。
2.3犯罪反復性
據(jù)調(diào)查,很多青少年在第一次成功作案成功以后,在物質(zhì)和心理上獲得很大的滿足,犯罪動機得到了強化,會產(chǎn)生連續(xù)作案的沖動,繼續(xù)實施犯罪行為。還有相當多的人群在勞教解除或刑滿釋放以后,由于年齡較小、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較差,很容易再次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2.4團伙犯罪
據(jù)統(tǒng)計在青少年實施的犯罪中75%都是團伙犯罪,這些問題少年大多學習較差、缺乏家庭約束、輟學較早,整天無所事事,閑逛在街頭巷尾,久而久之就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狐朋狗友,他們在一起吸煙、喝酒、上網(wǎng)、打架滋事,有的甚至學習電視上的黑社會拉幫結派,創(chuàng)立自己的犯罪團伙,共同實施犯罪。從目前逮捕的一些犯罪團伙來看,他們很多還具備一定的反偵察能力,作案前有計劃、有預謀,作案中有明確分工,作案后破壞現(xiàn)場,組織嚴密,手段越來日趨成熟。
3.兒童圖書館針對青少年犯罪開展教育引導的方式
3.1豐富館藏,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
兒童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18歲以下的青少年,故圖書館應組織專門的人員對相關人群進行調(diào)研,只有準確的掌握孩子的閱讀興趣與需求,才能為閱讀服務的推廣提供堅實的基礎與保障。同時圖書館文獻資源中應加大青少年犯罪引導、犯罪心理學、人際交往主題的圖書配置,也可以引進一些相關的音頻、視頻、電子資源等,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此外,少兒圖書館的讀者多是家長陪同到館閱覽,兒童圖書館應適當增加一些適合家長閱讀的教育讀物,如《幼兒教育》、《家庭教育》等,給陪同孩子來館的家長提供正確引導孩子的素材與方法,以補充家庭教育的內(nèi)存。例如:英國的“閱讀起跑線計劃”通過為每個0-4歲的孩子發(fā)放閱讀包拓展圖書館服務,不僅孩子的閱讀與語言表達能力等得到了顯著提升,參與家庭的父母也能從中受益,從而更加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愿意參與到孩子的閱讀與討論中,使圖書館的服務更加深入人心[3]。
3.2普及法律知識,樹立榜樣引導
根據(jù)調(diào)查,很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都是因為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導致,針對這一共性,圖書館可以定期、多次的開展青少年法律普及講座,加大對到館孩子的違法宣傳教育,使孩子們了解到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認識到哪些是違法行為、觸犯法律有哪些嚴重后果等,這樣在客觀上就可以減少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再者,青少年由于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與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與人員的影響,走向犯罪的道路。對于此類情況,兒童圖書館則可以邀請一些兒童教育專家或者當?shù)氐臉藯U人物到館,開展一些紅色教育講座或者就個人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與孩子們進行經(jīng)驗交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
3.3注重青少年的交流,培養(yǎng)獨立的人際交往能力
培養(yǎng)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是兒童圖書館的重要責任,國際圖聯(lián)在《青少年圖書館服務指南》中曾多次指出兒童圖書館要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個人才藝展示的平臺,如作品、才藝展示(錄像、短劇、出版物等)或者辯論等展示機會,促進他們個性的培養(yǎng),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由于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把自己的業(yè)余生活都安排在家里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等,缺乏與他人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導致很多孩子都存在著人際交往的障礙,對此圖書館可以通過開展游戲、社會實踐以及各種文體活動,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孩子與他人交流的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他們的緊張情緒,使他們形成自信、樂觀、獨立、豁達的個性,以減少人際交往的障礙。廣州圖書館少兒部開展的周末親子讀書會,給孩子預留時間供孩子登臺表演,展示他們個人的風采,孩子通過自己與大家的交流學會了如何交際。斯蒂芬中央圖書館則在館外專門為青少年設置了交流空間,PoterHenderson圖書館在館內(nèi)劃分大量的格子,每個格子內(nèi)容納6個孩子,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孩子們的交流[4]。
3.4開展兒童心理咨詢服務,減少負面情緒影響
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故圖書館應在平時普及健康心理知識的同時,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邀請心理專家為到館兒童及時解決心理問題,也可以通過圖書館的網(wǎng)絡平臺為不能親臨館內(nèi)的用戶提供網(wǎng)上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心理測試等一系列貼心服務,這樣孩子不用露面就可以敞開心扉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在宣泄過程中心理專家結合實際給予積極的心理治療和引導,使其可以認識到自身心理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從而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
3.5開展家長培訓,強化孩子的家庭教育
要想青少年的教育實施達到良好的效果,離不開家庭的密切配合。對此,圖書館可以依托館內(nèi)人才、兒童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等組建一個專業(yè)的家庭教育培訓講師團,針對家庭教育所要面對的共性問題組織講師團開展專題講座或者家庭教育輔導,提高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和家長的素質(zhì),從而減少兒童犯罪的發(fā)生。2010年廣州圖書館少兒部,就通過邀請廣州市青少年心理輔導協(xié)會會長、首席家庭治療師廖新華先生來館為家長開展主題為《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的教育講座,圖書館少兒部主任王蓉也開展了主題《繪本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的知識講座等一系列活動[5],搭建了圖書館與家庭教育的橋梁,通過這些講座不僅大大拓寬了家長的教育思路,同時也推動了家庭教育的深入開展,為更好的開展家庭教育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3.6開展延伸服務,完善圖書館的教育職能
由于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讀者的需求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傳統(tǒng)圖書館的借閱服務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在用戶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好的發(fā)揮兒童圖書館的作用,讓更多的問題兒童愿意走進圖書館,是每個兒童圖書館人值得思考的問題。香港中央圖書館中的玩具圖書館模式充分利用游戲發(fā)揮兒童的閱讀才能,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強,喜歡模仿的特點,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完成閱讀活動。北京平谷區(qū)少兒圖書館開展“請進來”“送出去”的延伸服務宣傳圖書館,首先,“請進來”是把小讀者請圖書館,感知圖書館的氛圍、學習利用圖書館;另外“送出去”是通過開展“書香溢校園”、“快樂閱讀下基層”的送書下鄉(xiāng)活動,為偏遠山區(qū)的學校建立圖書流動點和捐贈圖書室,將流通圖書車開進校園,長期堅持提供流動借閱服務[6],通過這些圖書館的延伸服務,農(nóng)村偏遠山區(qū)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圖書館提供的文化盛宴,這樣不僅豐富了他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予這些落后地區(qū)的孩子以積極的影響,從而減少這些地區(qū)青少年犯罪率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法制日報http://www.legaldaily.com.cn/.
[2]谷艷鋒,錢超.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與圖書館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1(9):97-98.
[3]王琳.嬰幼兒閱讀推廣策略研究:基于英國“閱讀起跑線計劃”案例[J].圖書館建設,2013(3):39—42.
[4]李彬.國際兒童圖書館發(fā)展趨勢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3):121-123.
[5]王蓉.略論少年兒童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延伸和拓展[J].公共圖書館,2012(4):79—82.
[6]劉鳳革.少兒圖書館教育職能的拓展[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2(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