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榮
因我省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人均耕地少且土地貧瘠,部分農村困難群眾存在季節(jié)性缺糧的情況。針對這一省情,2011年全省全面建立實施農村低保季節(jié)性缺糧戶糧食救助制度(以下簡稱糧食救助制度)。糧食救助制度的全面建立實施,有效地補充了農村低保制度,解決了農村低保戶季節(jié)性缺糧問題,增強了社會救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大了對農村低保戶中特殊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進一步筑牢了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托住了民生底線,改善保障了基層民生。
兜底:應保盡保
2014年7月6日,大方縣羊場鎮(zhèn)穿巖村村民王光友從村干部陳剛手中接過救助糧。沉甸甸的90斤大米,讓王光友的心里暖暖的。由于兩個兒子都患病在床,75歲的王光友只能獨自照顧8歲的孫女。
“平時去幫人背東西、撿瓶子換些錢?!蹦晔乱迅叩耐豕庥褜τ趧辙r種地有心無力,靠打零工賺來的錢對于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來說是杯水車薪。沒有務工收入,沒有糧食,這是一個瀕臨絕望的家庭。最困難的時候,王光友甚至要挨餓:“用背背篼換來的錢給孫女買個包子吃,不能餓著孩子?!?/p>
王光友的希望,來自鄰居們口中的“糧食救助制度”。由于不識字,享受糧食救助的申請是請人代寫的。申請遞交兩三天后,村干部陳剛來到王光友家中了解詳細情況,對王光友家的審核、審批等糧食救助工作陸續(xù)展開。翻開“大方縣城鄉(xiāng)低保家庭一戶一袋檔案”,王光友的保障類別為“特別困難戶”,這可以讓他徹底消除之前為吃飯發(fā)愁的擔憂。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農村低保季節(jié)性缺糧戶糧食救助制度的通知》,享受糧食救助的對象和救助糧發(fā)放標準有嚴格規(guī)定?!叭司曜援a糧食低于330斤、人均耕地面積低于本縣農村低保對象平均水平、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本縣農村低保戶平均水平”。在王光友的四人之家中,不但沒有糧食收入,看病買藥還要花錢,唯一可以支撐生活的低保金難以保障基本生活。
“這種情況完全符合糧食救助的條件,早該納入救助范圍?!贝蠓娇h民政局局長張德貴介紹說,為了確保公平公正,糧食救助戶的審核審批流程嚴格按照“三環(huán)節(jié)十步驟”進行,即申請核評、審核、審批三環(huán)節(jié),申請受理、調查核實、民主評議、一榜公示、經辦機構審查、鄉(xiāng)鎮(zhèn)政府審核、二榜公示、縣級民政部門審批、三榜公示、待遇批準十步驟。通過一系列核實、審查,確保讓最需要救助的人在最需要救助的時間得到救助?!稗r村低保對象季節(jié)性缺糧主要出現在每年夏接秋時段,所以救助糧在6、7、8月份分三批發(fā)放?!?/p>
而關于救助糧的發(fā)放標準,貧困程度不同享受的救助糧也不同。對年人均自產糧食在210斤以下,且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的農村低保特別困難戶,每人每年發(fā)放三個月口糧90斤;對年人均自產糧食在210斤—270斤之間,缺乏勞動力的農村低保中等困難戶,每人每年發(fā)放兩個月口糧60斤;對年人均自產糧食在270斤—330斤之間的農村低保一般困難戶,每人每年發(fā)放一個月口糧30斤。納入救助范圍的農村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按每人每年90斤標準發(fā)放糧食。
在全省,像王光友一樣領到救助糧的農村低保對象今年共有749322人,占全省農業(yè)人口總數的2.1%,占全省農村低保對象總數的17.8%,今年共發(fā)放救助糧4881.48萬斤。糧食救助制度對于需要救助的農村低保戶做到應保盡保,兜住了民生底線。
靈活:可進可退
2014年3月,在黔西縣五里鄉(xiāng)荒田村的糧食救助戶評選現場,大家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自己應該享受糧食救助的各種理由,周富英的一句話讓嘈雜的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我申請退出糧食救助?!?0歲的周富英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頭發(fā)隨意挽成一團別在腦后,手里和水泥的鐵鍬都沒來得及放下就又匆匆離開干活兒去了。村民們不解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周富英消失在人群里。
“她家是最應該得的!”任何一個村民都說得上一大堆周富英享受糧食救助的理由:守寡近30年的周富英在丈夫去世后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擔,照顧年邁的公公婆婆、殘疾的大伯、生病的小叔、智障的弟弟、幼小的子女……
然而周富英只有一個讓自己退出糧食救助的理由:“我兒子馬上大學畢業(yè)了,我不應該再給領導添麻煩了?!敝芨挥⒘晳T把村里、鄉(xiāng)里的干部稱“領導”,樸實無華的言語中透著一顆自強自立的心:“我兒子大學畢業(yè),就能過上好日子了?!?/p>
周富英是村里第一批就被納入糧食救助的村民。三年前,兒子考入西南民族大學,對周富英來說,兒子就是自己全部的希望和驕傲。除了不想“給領導添麻煩”,周富英說:“我想到還有比我年紀更大、更困難的人……”周富英說這么多年來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和關心,自己的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好,就應該把救助留給更需要幫助的人。
石門村的池德榮也像周富英一樣主動申請退出了糧食救助,田光曉也退出了……黔西縣社會救助局局長林紅道出了村民們在糧食救助中“可進可退”的原委。
“在糧食救助中我們實行動態(tài)管理。根據救助對象家庭人口、耕地面積、自產糧食和家庭人均純收入的變動情況適時調整,從而確保將應該救助的農村低保對象納入到救助的范圍中?!绷旨t坦言,在糧食救助實施初期,因個別偏遠村組群眾對制度知曉率低,部分群眾誤認為糧食救助是社會福利,應該人人都享受。而經過大力宣傳,糧食救助制度逐漸被群眾所知曉。
“我們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宣傳媒介,采用組裝宣傳車、宣傳展板、發(fā)放‘致城鄉(xiāng)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方式廣泛宣傳,不斷提高群眾對農村低保季節(jié)性缺糧戶糧食救助工作的知曉率?!痹谌罕姺e極的關注、參與、支持下,糧食救助工作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每年低保年度核查的時候,會同步進行糧食救助的核查工作。根據救助對象家庭人口、自產糧食和經濟狀況的變化等情況,按規(guī)定程序辦理停發(fā)、減法和增發(fā)?!?/p>
而對于周富英的主動退出,林紅認為更多的是一種群眾道德覺悟的體現。
“救助對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糧食救助制度實施過程中,“可進可退”的靈活動態(tài)管理確保了制度托底線、救急難目的,發(fā)揮了其有效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惠民:貼心承諾
8月7日一大早,惠水縣漣江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洪永蕙就和同事們載著今年的最后一批救助糧送進龍井村來。村里哪一家要發(fā)救助糧,洪永蕙早已輕車熟路??吹胶橛擂ズ屯聜兲е竺讖倪h處走來,82歲的獨居老人羅井妹笑瞇瞇地站在門口迎接,這是她今年第三次收到洪永蕙送來的救助糧。對于三個月都享受糧食救助的低保戶,為什么不一次性把糧食發(fā)放到位而要分三次發(fā)呢?從事社會事務工作已有四個年頭的洪永蕙解釋了大家的疑慮。
“把救助糧一次性送到位我們是省事兒了,但比如一些人喜歡喝酒,如果他把領到的糧食賣了換酒喝,那么后面幾個月就沒吃的了?!焙橛擂フf,分批送糧雖然步驟繁瑣且耗費精力,但更能確保發(fā)到村民手中的救助糧真正起到救濟作用。
打開羅井妹家救助糧的封口,一張紅色的卡片映入眼簾——“惠民承諾卡”??ㄆ献⒚髁司戎Z的執(zhí)行標準、儲存條件、生產日期、聯(lián)系方式和監(jiān)督舉報電話?!懊磕晁璧木戎Z均由政府公開招標采購,糧食質量、糧食儲備和運輸能力成為糧食采購的主要評判指標?!被菟h民政局局長張海波介紹說,除了嚴把救助糧的質量關口,在采購糧食時也會充分尊重缺糧對象的用糧習慣,以本地區(qū)生產的大米為首選,在運輸上要求及時快捷統(tǒng)一運送到鄉(xiāng)鎮(zhèn),再由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一發(fā)放給村民。而像羅井妹一樣的高齡偏遠的孤寡老人,糧食則由工作人員送到家中。
“糧食救助制度在我省的全面建立實施,有效地補充了農村低保制度,形成了補差發(fā)放基本低保金、增發(fā)特殊補助金、發(fā)放救助糧的三道民生防線,有效解決了農村低保季節(jié)性缺糧戶基本口糧的問題?!笔∩鐣戎志珠L王斌告訴記者,自2011年實施以來,納入糧食救助范圍的農村低保對象在逐年減少,對于耕地少、勞動力缺乏、自產糧食不能滿足基本口糧且不能通過自身能力或其他途徑解決基本口糧的農村低保對象,糧食救助更是雪中送炭的貼心關懷,其所需資金由省、市(州、地)、縣(市、區(qū))三級財政按規(guī)定的比例籌集,其中省級財政平均承擔比例占82%。
“實施四年以來,有好的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蓖醣筇寡裕捎诖迕窦抑屑Z食、經濟作物等實物占比重大,且隱性收入難以核實,務工等臨時收入具有很大不確定性,對象認定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坝斜匾⒖绮块T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確保準確公正確定救助對象?!?/p>
在救助實施過程中,王斌更希望有社會力量參與到救助中來:“政府責任明確、部門協(xié)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管理運行順暢的社會救助體系,才是最為可靠的民生安全網?!保ㄘ熑尉庉?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