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
摘 要:正確的選擇動點、動系是解決合成問題的關鍵,熟練掌握動點、動系的選取方法在解決運動學問題時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合成運動;動點、動系;選取
在大一的理論力學學習中,點的合成運動是運動學部分中相對困難的,它充分體現(xiàn)了理論力學學科的特點,“理論易懂,做題難”。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合成運動理論是把一個復雜的運動分解成幾個簡單的運動,求得簡單運動后,再加以合成,是一種化繁為簡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
在解合成運動的題目時,首先要選取一個動點,然后選點兩個坐標系:動系和定系,接著分析三種運動:絕對運動,相對運動,牽連運動。最后根據(jù)題目要求作出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其中正確的選擇動點、動系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也是解題中最重要和難以確定的。動點、動系選的合理,三種運動的分析就會非常的簡單,接下來的速度加速度分析也就不成問題了。所以,動點、動系正確合理的選擇是解決速度合成問題的點睛之筆。
動點和動系的選擇應遵循的一般原則為:(1)動點和動系不能在同一個物體上,以保證動點相對于動系運動;(2)動點相對動系的相對運動軌跡要明顯,簡單(直線、圓),否則將給求解帶來困難。
合成運動的題目類型多種多樣,動點、動系的選取方法因情況不同而有所區(qū)別,下面將針對幾種不同的問題加以歸納總結。
1 兩物體通過小圓環(huán)連接
可選小圓環(huán)為動點,動系固結在機構中一運動的剛體上。圖1所示的機構中,小環(huán)M連接在橫桿OA和直角彎桿OBC上。很顯然,要選小圓環(huán)M為動點,因為橫桿OA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所以動系不能選在OA桿上,故動系要固結在繞O軸做逆時針轉動的直角彎桿OBC上。則絕對運動為M沿OA的直線運動,相對運動為M沿BC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直角彎桿OBC的定軸轉動。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圖1(b)(c)所示。
2 兩物體中一物體的接觸點不變
兩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有一接觸點,并且有一個物體甲上的接觸點始終不變,則選其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另一運動物體乙上。則相對運動軌跡為物體乙的輪廓線。如圖2(a)所示,半圓形凸輪D水平向右運動,帶動動桿AB沿鉛直方向上升。選桿AB上與凸輪的接觸點A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凸輪上。絕對運動為沿鉛垂方向的直線運動,相對運動為沿凸輪輪廓的圓周運動,牽連運動為水平直線運動。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圖2(b)所示。
圖2
3 兩物體的接觸點都隨隨時間變化
兩物體在運動時始終有一個接觸點,但接觸點是隨時間變化的,接觸點不宜選為動點。原因是相對運動分析非常困難。此時,應通過觀察分析,選取滿足基本原則的非接觸點為動點。如圖3(a)所示桿OA靠在凸輪上,凸輪沿直線水平方向運動,桿OA做定軸轉動。相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接觸點隨時間變化,所以不能選接觸點為動點。選凸輪的圓心C為動點,動系固結在桿OA上,站在桿OA上觀察凸輪圓心C的運動,圓心C與桿OA的距離始終為凸輪的半徑,所以相對運動的軌跡是平行于OA且距離為凸輪半徑的直線。故相對速度、相對加速度的方向都沿這條直線。速度分析如圖3(b)所示。
圖3
4 套筒(滑塊)問題
在機構中經常可以看到“套筒”這樣的特殊構件,套筒套在某個桿件上并與該桿件有相對滑動。下面分兩種情況來討論這時應如何來確定動點和動系。
4.1 套筒做平面運動
如圖4(a)(b)所示機構,O1A 搖桿以角速度ω1繞O1軸勻速轉動時,將通過套筒A帶動O2A桿繞O2軸轉動。
這類問題中,常選取連接套筒與桿件的銷釘為動點,將動系固連于套筒內的桿件。這樣,相對運動為沿導桿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定軸轉動,絕對運動則由與套筒相鉸連的桿件的運動來判定。速度分析如圖4(a1)(b1)所示。
4.2 套筒做定軸轉動
如圖5所示機構中,曲柄OA繞O軸作定軸轉動,帶動置于C軸作定軸轉動的套筒內的連桿AB作平面運動。
圖5
這種類型有兩種方法:(1)取套筒內桿(AB桿)上某個已知運動的點(A 點)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套筒。這時相對運動為沿套筒內桿(AB桿)方向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隨套筒的定軸轉動,絕對運動為桿上一已知點的運動(A點作半徑為OA的圓運動)。(2)取套筒上銷釘(C點)為動點,動系固結于與套筒內的桿(AB桿)。這時相對運動為沿套筒內的桿(AB)方向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套筒內的桿(AB桿)的平面運動,絕對運動靜止。
動點、動系的選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謹慎對待,動點,動系選的合理,合成運動的問題將變得非常簡單。做題正確率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理論力學(Ⅰ)(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摘 要:正確的選擇動點、動系是解決合成問題的關鍵,熟練掌握動點、動系的選取方法在解決運動學問題時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合成運動;動點、動系;選取
在大一的理論力學學習中,點的合成運動是運動學部分中相對困難的,它充分體現(xiàn)了理論力學學科的特點,“理論易懂,做題難”。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合成運動理論是把一個復雜的運動分解成幾個簡單的運動,求得簡單運動后,再加以合成,是一種化繁為簡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
在解合成運動的題目時,首先要選取一個動點,然后選點兩個坐標系:動系和定系,接著分析三種運動:絕對運動,相對運動,牽連運動。最后根據(jù)題目要求作出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其中正確的選擇動點、動系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也是解題中最重要和難以確定的。動點、動系選的合理,三種運動的分析就會非常的簡單,接下來的速度加速度分析也就不成問題了。所以,動點、動系正確合理的選擇是解決速度合成問題的點睛之筆。
動點和動系的選擇應遵循的一般原則為:(1)動點和動系不能在同一個物體上,以保證動點相對于動系運動;(2)動點相對動系的相對運動軌跡要明顯,簡單(直線、圓),否則將給求解帶來困難。
合成運動的題目類型多種多樣,動點、動系的選取方法因情況不同而有所區(qū)別,下面將針對幾種不同的問題加以歸納總結。
1 兩物體通過小圓環(huán)連接
可選小圓環(huán)為動點,動系固結在機構中一運動的剛體上。圖1所示的機構中,小環(huán)M連接在橫桿OA和直角彎桿OBC上。很顯然,要選小圓環(huán)M為動點,因為橫桿OA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所以動系不能選在OA桿上,故動系要固結在繞O軸做逆時針轉動的直角彎桿OBC上。則絕對運動為M沿OA的直線運動,相對運動為M沿BC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直角彎桿OBC的定軸轉動。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圖1(b)(c)所示。
2 兩物體中一物體的接觸點不變
兩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有一接觸點,并且有一個物體甲上的接觸點始終不變,則選其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另一運動物體乙上。則相對運動軌跡為物體乙的輪廓線。如圖2(a)所示,半圓形凸輪D水平向右運動,帶動動桿AB沿鉛直方向上升。選桿AB上與凸輪的接觸點A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凸輪上。絕對運動為沿鉛垂方向的直線運動,相對運動為沿凸輪輪廓的圓周運動,牽連運動為水平直線運動。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圖2(b)所示。
圖2
3 兩物體的接觸點都隨隨時間變化
兩物體在運動時始終有一個接觸點,但接觸點是隨時間變化的,接觸點不宜選為動點。原因是相對運動分析非常困難。此時,應通過觀察分析,選取滿足基本原則的非接觸點為動點。如圖3(a)所示桿OA靠在凸輪上,凸輪沿直線水平方向運動,桿OA做定軸轉動。相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接觸點隨時間變化,所以不能選接觸點為動點。選凸輪的圓心C為動點,動系固結在桿OA上,站在桿OA上觀察凸輪圓心C的運動,圓心C與桿OA的距離始終為凸輪的半徑,所以相對運動的軌跡是平行于OA且距離為凸輪半徑的直線。故相對速度、相對加速度的方向都沿這條直線。速度分析如圖3(b)所示。
圖3
4 套筒(滑塊)問題
在機構中經??梢钥吹健疤淄病边@樣的特殊構件,套筒套在某個桿件上并與該桿件有相對滑動。下面分兩種情況來討論這時應如何來確定動點和動系。
4.1 套筒做平面運動
如圖4(a)(b)所示機構,O1A 搖桿以角速度ω1繞O1軸勻速轉動時,將通過套筒A帶動O2A桿繞O2軸轉動。
這類問題中,常選取連接套筒與桿件的銷釘為動點,將動系固連于套筒內的桿件。這樣,相對運動為沿導桿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定軸轉動,絕對運動則由與套筒相鉸連的桿件的運動來判定。速度分析如圖4(a1)(b1)所示。
4.2 套筒做定軸轉動
如圖5所示機構中,曲柄OA繞O軸作定軸轉動,帶動置于C軸作定軸轉動的套筒內的連桿AB作平面運動。
圖5
這種類型有兩種方法:(1)取套筒內桿(AB桿)上某個已知運動的點(A 點)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套筒。這時相對運動為沿套筒內桿(AB桿)方向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隨套筒的定軸轉動,絕對運動為桿上一已知點的運動(A點作半徑為OA的圓運動)。(2)取套筒上銷釘(C點)為動點,動系固結于與套筒內的桿(AB桿)。這時相對運動為沿套筒內的桿(AB)方向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套筒內的桿(AB桿)的平面運動,絕對運動靜止。
動點、動系的選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謹慎對待,動點,動系選的合理,合成運動的問題將變得非常簡單。做題正確率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理論力學(Ⅰ)(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摘 要:正確的選擇動點、動系是解決合成問題的關鍵,熟練掌握動點、動系的選取方法在解決運動學問題時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合成運動;動點、動系;選取
在大一的理論力學學習中,點的合成運動是運動學部分中相對困難的,它充分體現(xiàn)了理論力學學科的特點,“理論易懂,做題難”。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合成運動理論是把一個復雜的運動分解成幾個簡單的運動,求得簡單運動后,再加以合成,是一種化繁為簡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
在解合成運動的題目時,首先要選取一個動點,然后選點兩個坐標系:動系和定系,接著分析三種運動:絕對運動,相對運動,牽連運動。最后根據(jù)題目要求作出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其中正確的選擇動點、動系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也是解題中最重要和難以確定的。動點、動系選的合理,三種運動的分析就會非常的簡單,接下來的速度加速度分析也就不成問題了。所以,動點、動系正確合理的選擇是解決速度合成問題的點睛之筆。
動點和動系的選擇應遵循的一般原則為:(1)動點和動系不能在同一個物體上,以保證動點相對于動系運動;(2)動點相對動系的相對運動軌跡要明顯,簡單(直線、圓),否則將給求解帶來困難。
合成運動的題目類型多種多樣,動點、動系的選取方法因情況不同而有所區(qū)別,下面將針對幾種不同的問題加以歸納總結。
1 兩物體通過小圓環(huán)連接
可選小圓環(huán)為動點,動系固結在機構中一運動的剛體上。圖1所示的機構中,小環(huán)M連接在橫桿OA和直角彎桿OBC上。很顯然,要選小圓環(huán)M為動點,因為橫桿OA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所以動系不能選在OA桿上,故動系要固結在繞O軸做逆時針轉動的直角彎桿OBC上。則絕對運動為M沿OA的直線運動,相對運動為M沿BC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直角彎桿OBC的定軸轉動。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圖1(b)(c)所示。
2 兩物體中一物體的接觸點不變
兩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有一接觸點,并且有一個物體甲上的接觸點始終不變,則選其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另一運動物體乙上。則相對運動軌跡為物體乙的輪廓線。如圖2(a)所示,半圓形凸輪D水平向右運動,帶動動桿AB沿鉛直方向上升。選桿AB上與凸輪的接觸點A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凸輪上。絕對運動為沿鉛垂方向的直線運動,相對運動為沿凸輪輪廓的圓周運動,牽連運動為水平直線運動。速度、加速度分析如圖2(b)所示。
圖2
3 兩物體的接觸點都隨隨時間變化
兩物體在運動時始終有一個接觸點,但接觸點是隨時間變化的,接觸點不宜選為動點。原因是相對運動分析非常困難。此時,應通過觀察分析,選取滿足基本原則的非接觸點為動點。如圖3(a)所示桿OA靠在凸輪上,凸輪沿直線水平方向運動,桿OA做定軸轉動。相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接觸點隨時間變化,所以不能選接觸點為動點。選凸輪的圓心C為動點,動系固結在桿OA上,站在桿OA上觀察凸輪圓心C的運動,圓心C與桿OA的距離始終為凸輪的半徑,所以相對運動的軌跡是平行于OA且距離為凸輪半徑的直線。故相對速度、相對加速度的方向都沿這條直線。速度分析如圖3(b)所示。
圖3
4 套筒(滑塊)問題
在機構中經常可以看到“套筒”這樣的特殊構件,套筒套在某個桿件上并與該桿件有相對滑動。下面分兩種情況來討論這時應如何來確定動點和動系。
4.1 套筒做平面運動
如圖4(a)(b)所示機構,O1A 搖桿以角速度ω1繞O1軸勻速轉動時,將通過套筒A帶動O2A桿繞O2軸轉動。
這類問題中,常選取連接套筒與桿件的銷釘為動點,將動系固連于套筒內的桿件。這樣,相對運動為沿導桿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定軸轉動,絕對運動則由與套筒相鉸連的桿件的運動來判定。速度分析如圖4(a1)(b1)所示。
4.2 套筒做定軸轉動
如圖5所示機構中,曲柄OA繞O軸作定軸轉動,帶動置于C軸作定軸轉動的套筒內的連桿AB作平面運動。
圖5
這種類型有兩種方法:(1)取套筒內桿(AB桿)上某個已知運動的點(A 點)為動點,動系固結于套筒。這時相對運動為沿套筒內桿(AB桿)方向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隨套筒的定軸轉動,絕對運動為桿上一已知點的運動(A點作半徑為OA的圓運動)。(2)取套筒上銷釘(C點)為動點,動系固結于與套筒內的桿(AB桿)。這時相對運動為沿套筒內的桿(AB)方向的直線運動,牽連運動為套筒內的桿(AB桿)的平面運動,絕對運動靜止。
動點、動系的選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謹慎對待,動點,動系選的合理,合成運動的問題將變得非常簡單。做題正確率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理論力學(Ⅰ)(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