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淇
佳作賞析 陳志澤 主持
浩 特
許 淇
月牙形的沙丘下面,尚月光明朗,能聽到馬嘶駝鳴。
據(jù)說,很久以前,一支馬幫駝隊遭遇沙塵暴不見了蹤影。
時光流沙一樣游走。我們父輩栽種的串地楊、加拿大楊、大葉榆、青榆和黃榆,圍繞著我們的沙巴拉浩特(地名)。在小樹林里,瞬息的雨,將綠草寸長的絨毛濕透,滿身水珠,掛著無數(shù)小鈴鐺、小燈籠。我們的駝隊,經(jīng)沙地長時間烤灼之后回到綠蔭的宿營地,小公駝的眼仁點亮了蒙著霧氣的暮春的欲念。篝火的青煙刺激它們的胃囊。
它們呼吸急促起來,涎水像反芻的嘔吐物,需要一種愛撫的擠壓,噴涌徹骨的痛苦或者無比的快樂。
樹林盡頭的沙丘,吞噬剛升上來的月亮。月亮為什么怪模怪樣?又聽到馬嘶駝鳴了嗎?
藍紫色的馬蹄花香得令人昏厥。
用柳芭、沙篙、黃泥糊成的“崩崩房”里,你用奶瓶喂黑羔了,那粉嫩的小嘴巴啃著你的袍沿兒。
月光照著浩特附近的沙湖。湖邊的沙蒿叢里,有羽毛花褐色的沙斑鴨在睡夢中囈語。
喂過羊羔以后,你到湖畔放駱駝,額古(蒙語:阿媽),你一面捻線錘了,一面旋轉(zhuǎn)著日子。
多年以后,我們也將成為這黑塔拉大沙丘底下的一縷午夜的嗚咽。
(選自《香港散文詩》46期2013年12月)
[陳志澤 賞析]
我們偉大的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千姿百態(tài)的風景,如果把各地的風情以散文詩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該是要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幾十年前我就曾這樣遐想,現(xiàn)在還念念不忘,是不是有點幼稚了?但不管怎樣,我喜歡地方風情畫式的散文詩。
放眼中國散文詩的風景線,許多名家寫地方風情的散文詩吸引我。如果要我舉出其中的一位,我會脫口而出:許淇。
寫地方風情的散文詩如同用蘸著生活的色彩與思想的筆,描畫出這個地方最顯著的特點,感染讀者、引領讀者跟隨作家進入藝術的細部與深處去領略、去欣賞,確實是很吸引人的。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集于一身的許淇先生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加上長期吸取外國文學的營養(yǎng),他筆下出現(xiàn)的長期生活、再熟悉不過的草原風情,就十分獨特,迷人。我特別喜愛許淇先生抒寫草原風情的散文詩,這一首《浩特》就讓我留下難忘的印象。
作品以一個最有特色的簡單描寫開頭,第二句依舊樸實、平靜地描寫這里的傳奇與風險,卻給讀者一個總體形象的鮮明概括。令人震撼的是“時光流沙一樣游走”,把時光與流沙極其形象、巧妙擰緊在一起把前兩句潛在的內(nèi)容開掘出來,畫面開始豐富起來。
“在小樹林里,瞬息的雨,將綠草寸長的絨毛濕透,滿身水珠,掛著無數(shù)小鈴鐺、小燈籠?!鄙⑽牡娘L骨,詩的液汁,使抒寫十分傳神。綠草的滿身水珠,“掛著無數(shù)小鈴鐺、小燈籠”。形、神皆似,且有聲響?!靶」劦难廴庶c亮了蒙著霧氣的暮春的欲念。篝火的青煙刺激它們的胃囊。”“它們呼吸急促起來,涎水像反芻的嘔吐物,需要一種愛撫的擠壓,噴涌徹骨的痛苦或者無比的快樂”等等描繪,是獨特觀察,熟透了的生活經(jīng)過精心提煉的結果。還有散文富有張力的文字的功力、詩意的想象、吸取外國文學、古典文學的精華……形成了魯迅所說的“越軌的筆致”令人嘆服!
細讀許淇先生抒寫森林、草原、大漠的極具個性的藝術表達,讓細心的讀者享受其特有的情調(diào)和風味,散文與詩完美融合的真正的散文詩!外國文學、古典文學的精華和畫家的藝術滲透(如“粉嫩的小嘴巴啃著你的袍沿兒”完全是畫家甜美、溫情的點綴,散文家的細微的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把這一件作品比喻成一株鮮花,我覺得它散文的格局、散文的枝莖體現(xiàn)出的風骨,詩的花朵、色澤、芬芳是那樣地完美地融為一體?!瓣柟馐刮业恼Z言有透明的質(zhì)地”,這是許淇散文詩的功力關于語言方面的一個自我小詮釋,已夠耐人尋味,精辟動人。
我們再讀讀這樣描寫沙丘的夜:“樹林盡頭的沙丘,吞噬剛升上來的月亮?!本o接著一句很容易讓人忽略的 “月亮為什么怪模怪樣?又聽到馬嘶駝鳴了嗎?”也許是作品中最隨意的一句,我以為這樣發(fā)問的句子讓語言方式產(chǎn)生變化而抒情,“美麗的月亮因為沙丘的吞噬而怪模怪樣”獨特而生動,更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 “又聽到馬嘶駝鳴了嗎”,不但暗示了馬嘶駝鳴的恐怖且呼應了作品首句“月牙形的沙丘下面,尚月光明朗,能聽到馬嘶駝鳴?!?/p>
“多年以后,我們也將成為這黑塔拉大沙丘底下的一縷午夜的嗚咽?!卑岩粋€無可辯駁的嚴峻、深邃的人生真諦輕輕放在讀者面前而不置一詞,不是簡單了,而是更富含韻、更為豐富寬廣,更富有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