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芳
男孩女孩是經(jīng)人介紹認(rèn)識的,女孩26歲了,這在農(nóng)村,年紀(jì)算得上很大了,女孩有一個弟弟,早結(jié)了婚,孩子都5歲了。女孩還有一個妹妹,也結(jié)了婚,孩子3歲。這樣,女孩的父母就很著急了,總嘮叨著,催女兒趕快找對象。不僅催,還到處托人給女兒介紹。終于有一個人,很熱心,給女孩介紹了一個,說男孩哪兒哪兒人,然后就促成了男孩女孩見面。本來,女孩父母要一起去見面,但女孩讀了些書,盡管不是很正規(guī)的大學(xué),只是一個民辦大學(xué),但畢竟多讀了幾年書,不會事事依著父母,她沒讓父母一起去,而是自己先去看了人。見過面后,覺得男孩還可以,后來便連著見了幾次。這樣見了幾次,就把關(guān)系確定了下來。再后,雙方就要談婚論嫁了。這下雙方父母是一定要見面的。于是在一個上午,男孩和他的父母趕到了女孩家,大家一起坐在桌前了。
按農(nóng)村風(fēng)俗,雙方大人見面,要談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彩禮多少,二是把成事的日子定下來。成事也叫定婚,在農(nóng)村,這是最重要的儀式,甚至比結(jié)婚還重要。男方把彩禮一過,就吃成事酒或定婚酒。這酒一吃,雙方就住一起了,隨后生兒育女,很多人家就再沒辦結(jié)婚酒。正因為這樣,這次雙方大人見面就十分重要,男孩穿著嶄新的衣裳,男孩父母也是穿戴一新。不時地有女方親戚過來看男孩,男孩表現(xiàn)不錯,見來了人,趕緊起身散煙甚至點火。女孩父母看在眼里,他們雖然覺得男孩長得一般,但人還活泛,懂禮貌。男孩這樣的不停地起身,似乎就影響說正事了,但其實不打緊,正事是雙方大人的事。果然,雙方大人不知不覺就說到正事了,先是男孩父母問女方,說彩禮要多少。男方心里有個預(yù)期數(shù),這就是八萬八的禮金,兩萬塊的三金,三金就是買金項鏈金戒指金手鐲的錢,加攏來,是十萬八。那兒農(nóng)村,差不多都是這個價。男孩父母想,不出意外的話,女方也會提出這個數(shù)。但意外還是出了,當(dāng)然,這個意外不是女方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而是女孩父母反問了男孩父母一句,他們說你覺得多少合適?男孩父母就聽出了這話的意味了,這就是看樣子女孩父母不會要到十萬八這么多。男孩父母多少還是推脫了一下,說還是你們說吧。哪知,女孩父母還是那樣說,而且,話說得更明白了一些,他們說我家兒子和小女兒都結(jié)婚了,家里也沒什么負(fù)擔(dān),彩禮多少并不是很重要。男孩父母這次不再推脫了,他們原本打算給十萬八的彩禮,聽女孩父母那么說,他們不打算給那么多了,能省到錢,當(dāng)然更好,于是他們說了個數(shù),就是五萬八,三萬八的彩禮,兩萬塊錢買金項鏈金戒指金手鐲。女孩父母聽了,還是猶豫了一下,但隨即,女孩父母點頭了,他們說家里確實沒負(fù)擔(dān),禮金多點少點真的無所謂,只要對他們女兒好一點就可以。男孩父母連連點頭,說一定會對他們女兒好。隨后,就商量辦成事酒的日子了。這回,女孩父母拿出來一本日歷,在上面查了日子。查了一會后跟男孩父母說下個月十八吧,在這之前,你們把禮金送過來,然后就辦成事酒。男孩父母又連連點頭,說完全可以。
這天吃過午飯,男孩和他父母就回去了。一路上,他們都很高興,這高興就是因為省到了錢,而且不是省一點點,是省了五萬。不久,他們到家了。男孩那邊很多人都知道他們?nèi)プ鍪裁戳?,看他們滿臉高興的樣子,就知道事情成了,但還是有人問,他們說幾時吃成事酒呀?男孩說下個月十八。又有人問要過多少彩禮呀?男孩父母說五萬八。所有的人都意外的樣子,一個人以為聽錯了,又問了一遍,說彩禮多少?男孩父母仍說五萬八。這回說完,沒人做聲了,但也只是沉默了半分鐘或一分鐘,有人做聲了,一個人說按現(xiàn)在的行情,十萬八是少不了的,他們怎么只要五萬八,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問題?一個人點點頭,這人說是不正常,是不是女方有哪方面的問題呢?這人說過,看著男孩,問著說你們接觸過幾回,女方是不是智商有什么問題?男孩搖頭,男孩說很正常呀,女的跟我一樣,也是大專畢業(yè),言談舉止都不錯。一個人說那有別的問題,是不是女的結(jié)過婚或者作風(fēng)不好,在外面跟了人?這個問題男孩當(dāng)然不清楚,但男孩還是回答說不會呀,我覺得女的很穩(wěn)重,不像那種輕浮的女子。一個人說那是身體有問題或生理上有問題。這回,男孩不好回答了,因為他也就見過女的四、五回,還沒有實質(zhì)性的進(jìn)展??匆娔泻]接嘴,一個人作起總結(jié)來,這人說如果女的沒問題,不可能他們只要那么一點點彩禮,現(xiàn)在哪家人嫁女,彩禮不是十萬八,最少也要八萬八,他們只要五萬八,這里面一定有問題。很明顯,他們是想急著把女兒嫁出去,他們?yōu)槭裁匆敲醇保棵黠@,他們女兒有問題。這話說過,所有的人都點頭,這些人不是一般的人,他們都是內(nèi)親,是男孩的叔叔嬸嬸大姨或小姨,他們的話就影響男孩的父母了,兩個人互相看了看,然后一起說:“這話有道理呀?!?/p>
雙方是有介紹人的,男孩的父親后來就打了介紹人的電話,讓他了解女方是不是有什么問題。介紹人當(dāng)時就回答說沒什么問題,女方是一個好女孩。介紹人這樣為女方說話,又讓男孩的父親不相信介紹人了,他放了電話在那兒發(fā)了半天呆,然后跟男孩說我琢磨著女方可能是有問題,要不,哪會要那一點點彩禮呢?男孩的母親也在邊上,她說這門親事我看還是算了吧,萬一女方有什么問題就麻煩了,我們不省那一點彩禮錢。
男孩女孩當(dāng)然還見過面,但見面后男孩總是看著女孩,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看。女孩不傻,當(dāng)然看出男孩在時不時地打量她,女孩于是就問著男孩說這樣看著我做什么,我有什么不對勁嗎?男孩當(dāng)面不說,但有一天男孩打女孩電話時,還是說了,男孩在電話里問女孩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女孩一聽就氣,女孩說你這什么意思,你是說我配不上你嗎?說著,就掛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就到十八了,但男方還沒把彩禮送過來,直到離辦酒還有一個禮拜,男孩父親才打電話過來,說他們兒子在廣東,回不來了,所以成事酒辦不成了。女孩父母不知道事情怎么會這樣,他們發(fā)了半天呆,然后打電話問了介紹人,說雙方談得好好的,男方怎么就變卦了?介紹人說具體原因他也不清楚,但前些日子男方打來電話,問你女兒有沒有什么問題。介紹人還是向著女方的,又說我估計是你們彩禮要得太少了,別人都是十萬八,你們只要五萬八,這樣就讓你們女兒掉價了,男方覺得你們女兒有問題,嫁不出去,才不敢多要彩禮。女孩父母這下明白了,他們罵了一句男方不識好歹,重重地把電話掛了。
一晃半年過去了,這半年里,男孩又經(jīng)人介紹見過好幾個女孩,但沒有一個看中男孩。這樣,男孩的父母就很受打擊了,有一段時間,他們走出來,總覺得底氣不足,抬不起頭。這時候他們又想到那個女孩了,想讓女孩和他們兒子繼續(xù)下去。男孩父親又打了介紹人的電話,讓他繼續(xù)撮合。介紹人這次戧了他幾句,說好好的,你要變卦,我不會跟你撮合了,你自己去跟他們說吧。男孩的父親覺得也只有這樣,于是掛了電話后,男孩的父親直接打了女孩父親的電話,他裝著以前什么事也沒發(fā)生,只說他兒子從廣東回來了,他想把彩禮送過來。女孩父親說送過來可以,但要送十萬八千塊,一分不能少。說完,立即掛了。
第二天,男孩和他父母就把十萬八千塊彩禮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