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會省
(駐馬店市中醫(yī)院腦病一區(qū) 河南駐馬店 463000)
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1],不僅會導致患者生理殘疾,對患者的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也有較大的損害。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因腦卒中導致的抑郁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患者越來越多[2]。近年來,駐馬店市中醫(yī)院在腦卒中發(fā)病早期即對患者實施抗抑郁治療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駐馬店市中醫(yī)院診治的70例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jīng)CT等影像學輔助檢查,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制定的關于腦卒中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齡為50~71歲,平均年齡為(56.44±2.17)歲。70例患者均為腦卒中初次發(fā)病,意識清晰,交流正常,能夠完成各種量表和問卷調查。隨機將7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分布、癥狀、體質量指數(shù)(BMI)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進行單純的物理治療干預,主要包括關節(jié)活動的訓練、關節(jié)松動技術、增強肌力和肌肉耐力訓練、恢復平衡和協(xié)調性功能訓練、體位擺放身體移動及站立步行功能訓練等。
1.2.2 觀察組:采用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干預方案。物理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藥物治療采用氟西汀口服,20 mg/次,2次/d;心理治療:針對不同個體心理狀態(tài)的差異進行差異性心理干預,增強患者對發(fā)病因素、病程進展、治療及預后等方面的認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避免患者出現(xiàn)心理應激,消除顧慮、悲觀、失望等情緒,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對癥狀改善者及時給予鼓勵。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與治療1個月后每組患者均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和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定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及SDS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評分均有改善,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較對照組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與Zung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與Zung評分比較(±s)
組別 n 評分對照組治療前HAMD評分 SDS評分治療后HAMD評分SDS 35 19.4±5.5 29.5±1.2 11.4±2.2 20.1±1.3觀察組35 20.0±5.1 30.6±1.4 7.8±1.9 12.4±0.5
腦卒中后可出現(xiàn)各種情感障礙,包括抑郁、焦慮、恐懼、淡漠和易怒等,其中以抑郁最多見,相關報道稱腦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病率在20%~65%[5]。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通常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悲觀厭世、煩躁、缺乏耐心和主動性等,發(fā)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確?,F(xiàn)階段研究表明,腦卒中后抑郁的發(fā)生除了與病變部位關系緊密外,與患者的心理因素也不無關系,是生理與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6]。
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神經(jīng)功能的缺損程度與腦卒中后抑郁程度有關,并且兩者相互影響。氟西汀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為新一代抗抑郁藥物[7]。氟西汀進入機體后能夠高效控制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從而提高神經(jīng)細胞突觸間隙5-羥色胺的濃度,以達到緩解及控制抑郁癥的目的[8]。氟西汀不但能改善腦卒中后抑郁,而且能通過增強5-羥色胺遞質的功能來促進腦損傷后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和調節(jié)目的性的運行反射。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氟西汀等藥物早期抗抑郁治療的患者抑郁狀態(tài)評分得到明顯改善,早期抗抑郁治療的觀察組患者預后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抗抑郁治療有助于減輕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日?;顒幽芰Γ瑴p輕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有利于生存質量的提高。
[1]李鐵山.早期抗抑郁治療對腦卒中后康復療效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3,18(3):151.
[2]李林森.抗抑郁藥和抗抑郁治療的進展[J].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2013,13(3):13-14.
[3]張捧玉,白煒瑋.腦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預對近期康復預后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2,6(1):32-33.
[4]李鋒.早期抗抑郁治療腦卒中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0):11-12.
[5]蔣亞斌,李國成.腦卒中后抑郁及抗抑郁治療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14,8(3):11-12.
[6]廖雪梅.百憂解對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32(6):1123.
[7]陳德慶,賈宏.早期抗抑郁治療對腦卒中康復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7,9(168):22.
[8]陳玉珺,周勇.早期抗抑郁治療對腦卒中康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21(6):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