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
洪晃給女兒寫過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話我非常喜歡:“媽媽希望你懂的第一件事情是人的尊嚴,就是爸爸常說的,你要有禮貌,別人才會對你有禮貌。當(dāng)你需要阿姨幫你的時候,要說‘勞駕,不能用命令式的口氣。我知道你的小朋友中有的不是這樣的,但是你要按照我和爸爸教你的去做,別人沒有禮貌,不要去理睬,但是自己要有禮貌,這就是你的尊嚴。你的尊嚴不是別人對你有禮貌,而是你對別人有禮貌,不管別人是什么樣的?!?/p>
她解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v禮貌?
我的一位領(lǐng)導(dǎo)在飛機上聽到后座一個媽媽在教育大概四五歲的兒子,母子的對話很有趣。
媽媽:“剛才在車子上,那個叔叔給你讓座,你沒有說謝謝吧?”兒子:“沒有?!眿寢專骸澳憧?,叔叔自己本來坐著,卻讓給你坐,自己站著,你看你是不是要說聲謝謝?”兒子:“不要?!眿寢專骸澳氵@樣,以后別人都不給你讓座了?!眱鹤樱骸安蛔尵筒蛔??!眿寢專骸皼]有座位,你就會累的?!眱鹤樱骸袄劬屠??!?/p>
領(lǐng)導(dǎo)說,這讓她思考,該怎么教育孩子呢?是從功利的角度出發(fā)(以后就沒人讓座給你了),還是從道德的角度?對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什么方式才是合適的呢?
我不是專家,我的感覺是,這可以是一個多選題,功利和道德兩種方式都可以采用。如果孩子堅持認為禮貌是可以舍棄的事,那么我們就在家里做一天實驗,“廢除禮貌一日游”,讓他直觀地體驗一下大家都不講禮貌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這一天,全家人達成共識,所有人都不對他講禮貌,請他幫忙不說“謝謝”,撞了他不說“對不起”,他跟大家打招呼,聽者假裝沒聽見……不被尊重的滋味,絕對比孩子想象的更難受??释蛔鹬?,是人性最基本的需要,只要你的孩子是人類,他就一定不會喜歡這種感覺?!凹核挥?,勿施于人”,這不僅是儒家的規(guī)則,也是具有普世價值的規(guī)則。
道德的本質(zhì),就是心中有他人。尊重別人,給別人以尊嚴,這就是你自己的尊嚴。這句話,說起來很繞,但是,四五歲的孩子即使聽不懂,也可以跟他講,讓這樣的句子慢慢地進入他的大腦皮層,進入他的記憶庫,他一定會慢慢懂得、慢慢理解的。
很多時候,我們有多少尊嚴,并不是因為受到多大尊重,而是我們有多么尊重別人。坦白說,我是個毫無教養(yǎng)的人,聒噪、講臟話、拿刻薄當(dāng)有趣……可是我有一點是值得自傲的,就是我真誠地對待那些世俗意義上比我弱勢的人。我對清潔工、保安、司機,比對權(quán)貴階層更有禮貌。
我常常覺得,考察一個人的人品,最快速的方式就是看他如何對待服務(wù)人員。誰擺出那種居高臨下的、頤指氣使的姿態(tài),我就會對他產(chǎn)生悲憫之情——人要寒磣到什么程度,才能靠欺負幾個暫時居于弱勢的人來贏得存在感。我最最討厭的,也是那些對權(quán)貴諂媚、而對弱勢者呵斥的人。
【原載2014年第18期《青年文摘》】
插圖 / 霸道 / 妮 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