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名富
心存美好的向往(外一篇)
鄭名富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迷惘的境地,感到手足無措,前路茫茫。其實,這正是生活對我們的考驗。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可能會灰心喪氣、畏縮不前、聽天由命;有的人則會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心存美好的向往,憑著聰明才智去挑戰(zhàn)命運,沖出人生的低谷。
三百多年前,一艘販運黑奴的帆船,在橫渡茫茫的大海時觸礁沉沒,船上的八名水手和一百多名黑奴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一名蘇格蘭水手幸存,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漂流一百多海里,終于游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在那里孤單地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他被路過的一艘帆船帶回到陸地上。這名水手就是《魯濱遜漂流記》中主人公魯濱遜的原型。后來,有人問他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的?他說:當時我仿佛看到眼前不遠的地方有一根稻草,于是便拼命地向前游,想去抓住它,盡管游了很久都未能如愿,但我相信那根稻草就在前方,希望也在前方。
一根幻覺中的稻草,正是魯濱遜心中美好的向往,也是一種生活的信念,讓他從死亡的邊緣回到了人間。倘若缺乏這種美好的向往和生活的信念,那魯濱遜的命運也許會重新改寫,要么早已葬身海底,要么早已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抑郁而終。
有人說,心存美好的向往,一切都有可能。把未來看得美好些,把前途看得光明些,再付諸積極的主觀努力,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堅持不懈地奮斗,相信前面的路途一定會越走越寬廣。這樣,成功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有一位家境貧寒的小伙子,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高中未畢業(yè)就選擇了外出打工,先到廣州,然后又輾轉(zhuǎn)到了北京,在一所大學(xué)的食堂里賣面包。二十九歲那年,他卻成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人物,在鏡頭面前,他對全國人民滿含笑意地說:“心存美好的向往,一切都有可能?!?/p>
他的名字叫張立勇,曾是清華大學(xué)食堂的工人,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可是,他一邊打工,一邊刻苦自學(xué),以六百五十分的優(yōu)異成績成功地考取了“托?!薄?/p>
當記者問及他成功的秘訣時,張立勇意味深長地說:“有一天,我去給人家送面包的時候,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廣告牌,那上面寫著‘一切都有可能’,正是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所以,不妨記住這句話:“心存美好的向往,一切都有希望?!碑斎?這關(guān)鍵還得要付諸實際行動,絕不可憑空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