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杰
摘要: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做出了許多成績,全社會標準化意識有了較大提高,初步建立了人員隊伍,積極進行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標準化意識還相對淡薄,人員隊伍不能適應康復輔具標準化快速發(fā)展的需要,標準的數量不能滿足康復輔具業(yè)發(fā)展的實際需求,標準的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缺乏有效的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標準的貫徹執(zhí)行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康復輔具;標準化;成績;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1—0076—03
康復輔具標準化作為康復輔具業(yè)發(fā)展的基礎與保障,是保障殘障者權益的技術支撐,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內在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求,是實現全體中國人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做出了許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偨Y成績,正視存在的問題,對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1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的成績
經過二十幾年的發(fā)展,我國的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克服了基礎差、底子薄、全社會標準化意識差等不足,緊緊適應并服務于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有了較大進展,取得了較大成績。
1.1全社會標準化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隨著殘疾人工作、老年人工作、康復輔具工作等的開展,通過國家標準化主管部門、行業(yè)主管部門、行業(yè)組織及相關機構的大力宣傳和推廣,人們對殘疾人標準化、老年人標準化、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特別是康復輔具企業(yè)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通過《中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調查問卷》的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康復輔具企業(yè)都有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的意愿,不同程度的表示有一定標準化信息服務需求。
人們對康復輔具標準的了解從產品標準逐步擴展到康復輔具服務、康復輔具管理等方面,從康復輔具的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的標準化意識與要求逐步擴展到康復輔具配置、機構建設與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在康復輔具活動中,人們更加自覺得遵守或使用康復輔具的相關標準,不僅康復輔具生產者或服務者自覺遵守相關標準,康復輔具使用者——殘障者、相關機構、護理人員或家屬也更多地按照相關康復輔具標準提出相關要求,康復輔具管理者更多地依據或借助康復輔具標準來進行相關管理,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或認識到康復輔具標準。
1.2初步建立了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人員隊伍
經過二十幾年的發(fā)展,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有了相應的機構(前面已經敘述),具有了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這些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人員有些是專職的,專門從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這部分人員數量相對較少。有些是兼職的,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也做與康復輔具標準化相關的工作。有些人員是在政府機關工作,有些是在科研機構工作,有些是在社會組織工作,還有些是在康復輔具生產企業(yè)、配置機構或殘疾人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等工作??祻洼o具標準化工作人員不但在數量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同時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人員的素質較最初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專門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的人員素質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1.3積極進行康復輔具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1.3.1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制修訂的標準
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48)成立以來,歸口制定出臺了一批質量較高的標準,初步建立了康復輔具的標準體系。迄今為止,該委員會已完成制修訂國家標準100多項,行業(yè)標準7項,還有部分正在制修訂的標準,這些標準的制定和發(fā)布,基本上形成了產品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和服務標準為支撐的康復輔具標準體系。并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隨著殘疾人和老年人事業(yè)的發(fā)展,逐步對部分康復輔具標準進行修訂。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標準曾獲得民政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一次,民政部科技成果創(chuàng)新獎三等獎一次,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標準創(chuàng)新貢獻獎三等獎一次。
1.3.2全國電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制修訂的標準
迄今為止,全國電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實施的康復輔具國家標準共7項,全部是關于助聽器的標準。
1.3.3無障礙設計標準
無障礙設計標準主要由建設部批準發(fā)布,部分為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批準發(fā)布。迄今為止,我國共制定發(fā)布10幾項專門的無障礙設計標準,涉及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汽車站、火車站、機場、信息化等領域。除此之外,我國還制定發(fā)布了十幾項內容涉及無障礙設計要求的標準,如《住宅衛(wèi)生間功能和尺寸系列》等,里面就有無障礙衛(wèi)生間的標準內容。
1.3.4其它康復輔具標準的制修訂
除以上2個專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制修訂的標準及建設部批準發(fā)布的有關無障礙設計的標準外,其它專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如全國光學和光子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03)等也分別歸口制修訂了部分與康復輔具相關的標準,主要是與殘疾人、老年人相關的一些標準。
1.4積極參與康復輔具標準化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者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潮,積極參與康復輔具標準國際交流與合作,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的開展,也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一方面,積極把有關的康復輔具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無論是等同采用還是等效采用,都有相當的數量;另一方面積極與相關康復輔具標準化國際組織和其它國家、地區(qū)的康復輔具標準化組織進行廣泛地交往與交流。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48)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假肢和矯形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168和康復輔助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173)兩個分技術委員會相對應,并且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康復輔助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P成員國(參與成員國)。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1996年參加了在法國舉行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康復輔助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次大會,并于1998年成功地承辦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康復輔助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對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事業(yè)與國際接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10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國作為成員國之一,參加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康復輔助器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無障礙設計分技術委員會(ISO/TC 173/SC 7)在日本東京召開的成員國首次會議,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首次派出由副秘書長等2名人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會議,就相關標準化工作與各國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專家還參與起草編寫了《殘疾人輔助器具 分類和術語》等國際標準。這一標準為國際康復輔具領域的基礎標準,能夠參與它的起草編寫工作,充分證明我國在國際康復輔具標準化領域話語權的增加。
2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者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有了較大發(fā)展,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是,我們從也應當看到,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2.1康復輔具標準化意識還相對淡薄
盡管我國的康復輔具標準化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從全社會來看,有相當一部分人或機構對康復輔具標準缺乏了解,康復輔具標準化意識薄弱,甚至有些康復輔具相關單位(如某些基層民政部門)也對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對標準、標準化還僅僅停留在質量控制的初級階段,標準化工作熱情不高,認為不推行標準化,單位也照樣能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我們的調查中,問卷的回收情況就比較突出的反映了這個問題。此次共發(fā)出調查問卷125份,實際收回15份,僅占12﹪,暴露出被調查者對標準化工作明顯不重視的態(tài)度,反映出其標準化意識的薄弱。
2.2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人員隊伍不能適應康復輔具標準化快速發(fā)展的需要
盡管目前已經有一定數量的人員從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但是從事康復輔具標準制修訂工作的僅限于少數幾家相關單位和企業(yè)的人員,社會機構和人員參與少,與整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同時,康復輔具標準制定進程較慢,參與制修訂標準的機構、人員水平差距也較大??祻洼o具標準內容涉及多個學科和專業(yè)領域,要求標準制定人員具備較全面的綜合知識,也要有專業(yè)的技術能力和水平。目前,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整體不高,有待進一步提升。某些從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的人員,特別是兼職從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者,對康復輔具專業(yè)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好,對康復輔具標準制修訂程序不熟悉,對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缺乏實際工作經驗,日常積累較少,高層次人才短缺。所以說,無論是從專業(yè)人才數量上,還是從從業(yè)人員綜合素質、專業(yè)結構上,我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人員隊伍都不能適應我國康復輔具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需要。
2.3康復輔具標準的數量不能滿足康復輔具業(yè)發(fā)展的實際需求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康復輔具標準數量盡管有了較大增長,種類也有了擴展,但是與我國康復輔具業(yè)發(fā)展的實際需求相比,數量仍然較少,覆蓋面也還有限,還不能滿足我國康復輔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現行康復輔具標準中,單就數量而言,雖然有一定規(guī)模,但康復輔具產品方面的標準占絕大多數,還缺乏基礎、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標準。即使如此,僅就目前的康復輔具產品標準領域而言,現有標準涉及的產品種類也僅限于假肢、助行器具、輪椅、助聽器等少數康復輔具種類,而這些康復輔具只是殘疾人康復輔具標準化對象的一小部分,只涉及了康復輔具12個主類中的3個主類,其他9個主類還基本屬于空白。而我國目前生產、銷售的康復輔具產品種類繁多,連同進口的康復輔具能達數千種,自主生產的也有幾百甚至上千種,如各式各樣的助聽器、康復訓練器具、盲人用品、移動輔助器具和生活自助器具等。很多康復輔具產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等沒有標準可供依據,可以說是無標生產、無標經營、無標使用。
2.4康復輔具標準的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
現行的康復輔具標準與康復輔具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需求相比,還存在提升的空間。
一是標準本身的質量不高。某些康復輔具標準要素選擇不科學或不盡合理,適用范圍過于寬泛,術語定義缺乏嚴謹,技術指標設定過高或過低,與市場脫節(jié),文字表達欠準確或不流暢,格式編排比較粗糙等。
二是頒布實施的標準沒有及時修訂?,F有大多數標準沒有隨著經濟社會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及康復輔具業(yè)的發(fā)展及時進行修訂,即使修訂,制修訂周期也過長,某些康復輔具標準的標齡已達到十幾年,產品技術指標固化,不僅跟不上康復輔具產品科技的發(fā)展,也早已不能適應康復輔具市場發(fā)展的需求,不能適應康復輔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2.5缺乏有效的康復輔具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
從事康復輔具標準化工作的單位和個人獲知和反映康復輔具標準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過標準化管理部門、行業(yè)管理部門和行業(yè)協會等。然而,這些部門或單位對相關單位或個人的標準化服務缺乏及時有效的形式,彼此之間溝通不夠及時暢通。康復輔具標準化信息服務不暢通,導致相關單位或個人不能及時獲得康復輔具標準化信息和服務,不能及時掌握己發(fā)布的國家標準和有關標準修改、廢止等情況,使相關單位和個人在生產、服務等具體工作中繼續(xù)執(zhí)行已廢止的康復輔具標準或有錯誤的康復輔具標準文本,不能及時了解康復輔具標準的立項及制修訂情況而錯過參與的機會,標準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有關的意見建議不能及時反饋或者未受到重視。有些康復輔具企業(yè)需要提供標準有效性確認服務和標準查新服務,需要標準跟蹤服務,需要提供標準翻譯、企業(yè)標準化一站式服務、企業(yè)標準水平評估、企業(yè)標準化培訓、產品標準體系建立服務,還有單位需要國外市場準入咨詢服務等。
2.6康復輔具標準的貫徹執(zhí)行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康復輔具的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大多是推薦性標準,不具有強制性,沒有硬性約束力,相關單位自愿采納。再加上對康復輔具標準的宣傳貫徹力度不夠,相關單位和個人對康復輔具標準缺乏了解,對標準化工作的認識不到位,標準化意識、質量意識淡薄,致使一些單位不能很好地貫徹執(zhí)行這些標準。而且,即使是強制性標準也存在貫徹力度弱的問題。如國家標準《康復訓練器械 安全通用要求》(GB 24436—2009)為強制性標準,但有些生產廠家,或是不了解這一標準是強制性標準,或是了解而不執(zhí)行這一標準,漠視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忽視產品質量,使生產的某些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質量不達標,從而危害殘障者及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降低了使用效果,也影響了殘障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