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稼 趙莉華
《手繪鼓》中的時空體:印第安歷史與文化的沉淀與魅力
趙雨稼 趙莉華
本文擬從時空體的角度解析路易絲·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的小說《手繪鼓》,探討手繪鼓背后的象征意義,以此來揭示美印第安歷史、文化與傳統(tǒng)的永久價值與無窮魅力。《手繪鼓》時空體將不同時空下的土著人故事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使之融為一體。手繪鼓作為印第安傳統(tǒng)以及治愈力量的象征實際上正代表了美印第安歷史與文化,其生命力在歷史的長河中未曾消減。對印第安民族而言,印第安歷史與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是他們心靈的良藥。
手繪鼓 《手繪鼓》時空體 治愈力量 美印第安歷史與文化
Authors: Zhao Yujia,
is from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ross-culture studies; Zhao Lihua, is from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路易絲·厄德里克是公認的當代美國土著作家中最多產(chǎn)、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國印第安文藝復(fù)興運動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她的主要作品是北達科他系列小說,《手繪鼓》就是其中之一。該小說主要講述了由一只手繪鼓引出的對傳統(tǒng)的追溯。隨著手繪鼓所處時空的變化,厄德里克運用其慣用的輪番式敘述手法嫻熟地變換著故事的陳述視角。通過一只精致的小鼓,作者將不同時空環(huán)境下的三個家庭故事緊密聯(lián)系起來,編織出一張嚴密的時空網(wǎng)絡(luò)。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手繪鼓》成功地將過去、現(xiàn)在、未來融為一體,其熟練程度是其他作品無法企及的?!啊妒掷L鼓》是系列小說中在歷史與現(xiàn)實、過去與現(xiàn)在等時空關(guān)系上穿梭得最自然流暢的一部力作,故事與故事間也串連過渡得最純熟?!?/p>
路易絲·厄德里克的作品已經(jīng)受到評論界極高的評價,但評論文章大多關(guān)注厄德里克作品的敘述結(jié)構(gòu)、自然及精神意象、神話因素、家庭結(jié)構(gòu)以及兩性話題等等。張瓊所著的《族裔界限的延展與消散——手繪鼓》主要研究了族裔界限的問題,Jean Wyatt在《厄德里克手繪鼓中的故事陳述、感傷及敘述結(jié)構(gòu)》一文中主要突出敘述結(jié)構(gòu)與主題思想的關(guān)系。
盡管很多評論家顯示出對厄德里克的濃厚興趣,然而對厄德里克作品中涉及的時間與空間的關(guān)系問題至今仍未有探討。本文擬從手繪鼓時空體的角度,著眼于印第安傳統(tǒng),揭示印第安歷史與文化對土著人民的感召力和治愈作用,以顯示其無窮魅力與永恒價值。
文學(xué)中已經(jīng)藝術(shù)地把握了時間關(guān)系和空間關(guān)系相互間的重要聯(lián)系,我們稱之為“時空體”。這是巴赫金根據(jù)愛因斯坦物理相對論的時空體所創(chuàng)作出的藝術(shù)批評新概念。它是希臘文chronos(時間)+topos(空間)的合成詞。人類在時空中生活,時空構(gòu)成了人類存在的基礎(chǔ),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時間和空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和空間以外的存在,同樣是非?;恼Q的事情?!卑秃战鹫J為:在文學(xué)中,“空間和時間標志融合在一個被認識了的具體的整體中”,一方面“時間在這里濃縮、凝聚、變成藝術(shù)上可見的東西”,即時間的空間化;另一方面,“空間則趨向緊張,被卷入時間、情節(jié)、歷史的運動之中”,即空間融入時間之中。時空體的特征正在于這種不同系列的交叉(“時間空間化”和“空間融入時間之中”)和雙方標志的融合(“時間的標志要展現(xiàn)在空間里”和“空間要通過時間來理解和衡量”)。
“在文學(xué)中的藝術(shù)時空體里,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時間是空間的第四維,并且對空間起著主導(dǎo)甚至決定作用?!睍r空體在文學(xué)中具有重大的體裁意義。各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具有不同的小說時空體。以下將聚焦《手繪鼓》,分析該小說的時空體特點。
(一)《手繪鼓》時空體——印第安文化與歷史的象征
手繪鼓作為一種印第安文物,凝聚了時間,象征印第安傳統(tǒng)與文化。手繪鼓從其制作人群、到材料和靈感來源、再到其制作方法和過程,都完全踐行著印第安傳統(tǒng),儼然成為印第安歷史與文化的化身。手繪鼓代表的傳統(tǒng)世界是由“‘我’與他人積極參與建構(gòu)的世界”。在巴赫金的審美觀照理論中,“積極的參與作為價值的邏輯基礎(chǔ),世界的時空對他人(“我的軀體”)來說才有意義和價值?!保ò秃战?290)手繪鼓由以伯納德為代表的幾個土著居民用懸崖邊從未被白人沾手過的雪松木做鼓身制成。土著人的這種“實際參與性,從存在的具體而唯一的角度出發(fā),使事件獲得了實在的分量,使空間獲得了可睹可感的價值”(巴赫金 291)?!巴林恕币约啊皬奈幢话兹苏词诌^的雪松木”使手繪鼓具有最純正的傳統(tǒng)特性。以夢的形式,伯納德與女兒進行靈魂交流,在女兒的指導(dǎo)下,將其尸骨置入鼓中給予鼓魂靈?!办`魂交流”是印第安傳統(tǒng)中生者與死者溝通的方式,鼓納尸骨也是印第安民族制鼓的一種傳統(tǒng)方法。小說中整個印第安歷史文化都完全空間化了,它們附著、粘合在手繪鼓上,時間和空間交叉纏繞,形成時空體。
印第安傳統(tǒng)與文化粘著于手繪鼓,時間變得空間化,對土著居民具有難以抵制的傳統(tǒng)感召力,讓他們找到歸屬與秩序。手繪鼓儼然再現(xiàn)了印第安傳統(tǒng)世界,成為人們維持信念的古物。正如作者所說,“手繪鼓的秩序就是世界的秩序……”“關(guān)鍵是擁有一個部族,歸屬一個特定的民族……他是在尋找一些聯(lián)系……也許一旦他確切地知道該與哪一部族相聯(lián)時,一切就將有條不紊”(Louise Erdrich 53)。傳統(tǒng)對于土著人來說意味著生的根本,找到傳統(tǒng)也就找到自己的根。有了根的生活才會秩序井然?!肮纳硎腔觎`的軀殼,就像血肉之軀與人的精神一樣……手繪鼓永遠活著……這就是手繪鼓——它將人們聚集起來,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Louise Erdrich 172)伯納德的祖父對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及情敵的包容無疑是受了手繪鼓對大群體大愛的影響。他懂得了群體的真正含意并不局限于自己的個人世界而是去感受,去關(guān)心,去愛護周圍的人,并以此來維護自己的部族傳統(tǒng)。 另一方面,空間融入時間之中,空間變得時間化,以此實現(xiàn)二者的交叉與融合。小說中幾個小故事都標記出了所處的時間,與之相適應(yīng),空間也是被具體化了的。手繪鼓既囊括了幾個故事的歷史空間,又貫串了幾個故事的始終,凝聚了這長長的一段歷史時間,因而使充滿張力的時間和空間交叉、融合。
手繪鼓對土著人具有強烈的傳統(tǒng)感召力,土著人因此找到自己的歸屬,過去與現(xiàn)在的時間因為這一空間的藝術(shù)品融為一體。在繁榮的工業(yè)社會, 人們開始緬懷過去、展望未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在這里交匯, 三者在思考中共存, 時間成為無法分割的綿延?!妒掷L鼓》體現(xiàn)的正是這種綿延時間觀?!啊斘铱拷掷L鼓時,我相信它確實發(fā)出了響聲,一聲低沉的鳴響……我知道我確實聽見響聲了的,但是薩拉·塔特羅(Sara Tatro)卻沒有聽見任何聲音,”(Louise Erdrich 39)“只有內(nèi)心渴求生存的人才會聽到鼓聲”。手繪鼓強烈的傳統(tǒng)感召力點燃了特拉弗斯——一名土著人——潛藏心底的歸屬感。她內(nèi)心強烈的生存欲望將她與鼓聯(lián)結(jié)起來,鼓與她開始了交流、對話,而這激發(fā)了她的土著情懷。“然而我并未覺得神經(jīng)緊張,我頭腦非常清醒,這讓我心生狐疑:是否其他人突然干起這不理性的犯罪行為時也這般冷靜地接受不為他們所知的那個自己呢?”(Louise Erdrich 40)那種“冷靜的接受”實質(zhì)是一種歸屬感。令特拉弗斯吃驚的是,正是這只小小的鼓及其不為旁人只為自己鳴響的鼓聲將她一步步帶回傳統(tǒng)的時空中。手繪鼓的出現(xiàn)及其一聲鳴響讓特拉弗斯深埋心底的這種歸屬感悄然復(fù)蘇,驅(qū)使她自發(fā)性地將手繪鼓據(jù)為己有并偷偷帶回家,只是這種歸屬感她自己并未真正意識到。在此,時間化了的手繪鼓將現(xiàn)實中的特拉弗斯帶回到綿延的歷史之中,開始一場緬懷過去之旅。
綿延時間觀賦予時間運動的特性,人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能展望未來。印第安傳統(tǒng)信念讓土著人更加熱愛自己的傳統(tǒng),并因此獲得生的勇氣與希望?!耙恢粸貘f翻弄著自己的頭發(fā),與自己嬉戲?!保↙ouise Erdrich 276)特拉弗斯強烈地認為那是妹妹的化身。最后這一幕情景中充斥的全是特拉弗斯之前比較反感的本土信念以及齊佩瓦人部落對宇宙本質(zhì)的猜想,而這些本土思想顯然是在特拉弗斯還鼓時從伯納德那里聽來的?!八炎约悍旁邶R佩瓦人的縱向宇宙中,有著自己以及其上和其下三個世界?!薄懊妹脙?nèi)特(Netta)變形成為一只烏鴉的說法來源于齊佩瓦人信念:“人的魂靈可以變成鳥類、植物以及動物的形式。”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他們崇敬自然,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報以敬畏態(tài)度。正是這種敬畏的信念讓他們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得到解脫,從而延續(xù)傳統(tǒng),繼續(xù)活著。時間的運動特性,說明了生命的成長品質(zhì):死亡被看作是播種。播下的種子,發(fā)芽,出土,開花,結(jié)果,循環(huán)往復(fù),永不停歇,體現(xiàn)著生命的過程。這種運動的力量使一切都參與到生命的成長中來,趨向未來的世界。
歷史是過去生命的一種綿延。手繪鼓作為文物,凝聚了時間,無聲地言說著印第安多舛的歷史?!拔奈锿瑯訉儆趶V義的歷史,是時間的空間化……文物之所以為文物,乃在于它顯示了時間,它是人文之物,歷史之物,而不僅僅是實用之物”白人對印第安土著居民的控制思想在最初哥倫布的大船抵達美洲大陸的時候就已經(jīng)顯現(xiàn)。1829年2月,哥倫布抵達美洲大陸后在信中描述道,“我讓兩人去陸上探尋是否有帝王或是城市。他們走了幾日,只看到無數(shù)小村落和居民。沒有什么嘆為觀止的。”哥倫布的評論表明在歐洲殖民者眼中土著居民是渺小的、隱性的。他們對新大陸資源肆無忌憚的掠奪將土著居民的本真毀得體無完膚。由于種族的不同、文化的差異,土著居民頗受歧視,被視為低等人。“把人變成物體,或者說讓他們非人化常常是開始他們控制與壓迫的第一步。”這一殖民化模式讓土著人失去自己的生命,喪失自己的土地,丟失自己的故事,成為美印第安社會和文化的一場大災(zāi)難?!斑^去本身應(yīng)是有創(chuàng)造力的,應(yīng)是在現(xiàn)在中起著積極作用的(哪怕對現(xiàn)在起著消極作用的、不希望出現(xiàn)的作用的)。這種積極的、有創(chuàng)造力的過去決定著現(xiàn)在,并與現(xiàn)在一起給未來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預(yù)先決定著未來。對時間的觀照由此而變得圓滿,而且是明顯可見的充分圓滿?!?/p>
歷史是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巴赫金稱之為“存在著過去殘留于現(xiàn)在之中的重要而生動的痕跡”(巴赫金 244)。這種痕跡不是僵死的,而應(yīng)該是與當代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時間形式。這種時間形式就是地理的人格化。手繪鼓被印第安殖民地代理收購、占有的事實和方式投射出美國土著居民被白人控制和剝奪的歷史事實。手繪鼓再現(xiàn)了印第安歷史,是歷史的文本化。手繪鼓被占有象征著印第安文化被控制和剝奪;而占有的方式是通過酒,這是白人麻痹并借此控制土著居民的一種方式。朱厄特·帕克·塔特羅(Jewett Parker Tatro)是一名印第安殖民地代理。伯納德·沙瓦洛(Bernard Shawaano)的父親當初為了換取啤酒、朗姆酒將手繪鼓賣給了他。盡管土著人萬分珍視這個寶貝遺產(chǎn),小小的手繪鼓仍然擺脫不了其作為商業(yè)產(chǎn)品被新罕布什爾白人獵獲的命運。失去了自己傳統(tǒng)的印第安民族就像被剝?nèi)レ`魂的軀殼一般。手繪鼓維持并扮演了部族的秩序。路易斯·厄德里克在文章開篇指出“在復(fù)生路上有著一種秩序”。(Louise Erdrich 4)這種“秩序”指的就是手繪鼓,手繪鼓意味著宇宙,它能使整個部族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手繪鼓被掠走使部族人民陷入苦難經(jīng)歷,整個部族群體都被擾亂了。手繪鼓回到本族人手中后,整個群體再次恢復(fù)了生命力,一切都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二)《手繪鼓》時空體——治愈力量的象征
對于一個多舛的民族來說,她的歷史、她的文化、她的傳統(tǒng)正是她多災(zāi)的土著人民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這就是為什么手繪鼓在四十年塵封之后又恢復(fù)使用,讓特拉弗斯走出陰影,讓莎莉(Shawnee)找到生還的路,讓瞿克(Chook)重見光明;這就是為什么艾拉在小兒子奄奄一息時想起父親生前叮囑她在危難時使用的長笛。這些古物并不只是物體本身,由時間編織的這些古物傳承的實質(zhì)是一種民族的精神。
手繪鼓濃縮了印第安傳統(tǒng),昭示了印第安歷史與文化,是生者懷念死者的一種方式,給予生者生存的勇氣和希望,為他們提供心靈與生命的治愈。在此,通過手繪鼓的橋接,過去、現(xiàn)在、將來構(gòu)成了完備的時間綿延?!八ú{德)做這樣的夢,夢見自己的女兒,活生生、完好無損的回來了。她披著那件鑲有花邊的淺棕色披肩,穿過西邊的門進入沙瓦諾(Shaawano)的房子,坐到他的面前?!保↙ouise Erdrich 154)印第安傳統(tǒng)觀念認為死者與生者可以通過夢境實現(xiàn)自然的靈魂溝通與交流。女兒的來訪讓父親明白她并沒有死亡,而是活在另一個世界里,時刻關(guān)心、想念著自己的父親。“我們期待著和你一起唱歌?!薄氨M管他很想去世界的那一頭陪伴自己的女兒,但是女兒來訪,他清楚地知道是想給他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她已經(jīng)給了他一個任務(wù)來讓他安心地活在這個世界上。”(Louise Erdrich 155-156)齊佩瓦人傳統(tǒng)觀念認為,“生者與死者并未失去聯(lián)系”。(Louise Erdrich 67)齊佩瓦人部族堅信死者與生者的靈魂是相連的,并且死者會在另一個世界里關(guān)心、愛護著生者。而手繪鼓就是他們所謂聯(lián)系的紐帶。它將一個父親與自己死去的女兒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緩解了對女兒撕心裂肺的思念,將自己的生命繼續(xù)下去。手繪鼓為生者帶來生存的希望與勇氣,表征著完備的時間,象征著治愈力量。這種治愈力量源于時間的完備性。正如巴赫金指出:“在任何一個時間性的形象里(文學(xué)中的種種形象,都是有時間性的),時間必需有起碼的完備程度。”(巴赫金 335)“哪里沒有時間的進程,哪里也就沒有充分意義上和重要意義上的時間因素。如果現(xiàn)今時代脫離開同過去和將來的關(guān)系,它就要喪失自己的統(tǒng)一性,就要分裂成一些個別的現(xiàn)象和事物,使他們變成抽象的雜亂無章的堆積物?!保ò秃战?335)
手繪鼓的制作過程實質(zhì)上也是一個土著人心靈的治愈過程。死去的女兒以夢的形式給予父親制作手繪鼓的指導(dǎo),實質(zhì)是給予他繼續(xù)活下去的引導(dǎo)。伯納德踐行傳統(tǒng),同時也締造傳統(tǒng)。在作鼓的過程中,他慢慢學(xué)會了在悲痛中活下來,重新思考傳統(tǒng)與文化的真意,體會生活的真諦與樂趣,從而得到心靈的治愈?!白詈螅M管西蒙·杰克的人生毀滅時,祖父是唯一一個對他表示同情的人?!保↙ouise Erdrich 185)伯納德的祖父對曾經(jīng)給予自己無盡傷痛的情敵的關(guān)愛是他心靈治愈的最好憑證。制作手繪鼓讓他的內(nèi)心冷靜、沉淀,真正思考人生的真諦,學(xué)會去生活、去包容、去諒解、去愛、去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西蒙·杰克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地方正好是伯納德的祖父因為他而被妻子拋棄的地方。時間和空間在此形成了一個回環(huán),這樣就讓讀者感覺時間和空間密不可分,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小說中的時間和空間是一種動態(tài)的、統(tǒng)一的、可循環(huán)的時空。西蒙·杰克戲劇性的結(jié)局驗證了印第安民族關(guān)于懲罰與贖罪的信念。
手繪鼓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間毗鄰關(guān)系,時間具有了運動特性。手繪鼓締造夢境——土著人民的精神療養(yǎng)法——將死者與生者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跨越時間鴻溝的交流,是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的紐帶,時間在此融為一個整體,心靈的治愈能夠通過跨界的交流得以實現(xiàn)。印第安傳統(tǒng)觀念認為,“鼓即是宇宙……手繪鼓被認為是一種活物,必須像精靈一樣被喂養(yǎng)?!保↙ouise Erdrich 172)傳統(tǒng)的手繪鼓具有靈性,它代表整個宇宙,因而具有治愈的超能力?!拔乙呀?jīng)習(xí)慣了將鼓放在臥室……鼓對我有一種強大的吸附力,甚至開始影響到我的夢境。能在晚上見到妹妹已經(jīng)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很懷念那種夢境,因為想象著妹妹過著和我一樣的生活,她并沒有死去,而只是去了別的地方就會覺得無比欣慰……我的手一接觸鼓,這種感情就愈加強烈,讓我感覺她已回到我身邊幫我了一樣真切?!保↙ouise Erdrich 76-77)鼓匯集了過去與現(xiàn)在、歷史與現(xiàn)實,填補了死者與生者之間的鴻溝,死者的靈魂得以借助鼓的媒介與生者進行交流、對話。特拉弗斯與鼓親密接觸,并能聽到鼓的鳴響,與鼓形成共鳴,因而能借助鼓的力量與亡靈跨界相遇、交流。上和下,生和死,墳?zāi)购驮袐D等這些等級思想的詞語,通過藝術(shù)時空組織,人們在顛倒的世界中重新認識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其實質(zhì),首先就可以歸結(jié)為破壞一切習(xí)慣的聯(lián)系、事物間和思想間普通的毗鄰關(guān)系,歸結(jié)為意想不到的毗鄰關(guān)系、意想不到的聯(lián)系……”(巴赫金358)鼓作為過去與現(xiàn)在以及生者與死者之間的橋梁打破了生與死、過去與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毗鄰關(guān)系,具有心靈的治愈力量。
(三)《手繪鼓》時空體——另一種時空體
“時空體在文學(xué)中有著重大的體裁意義……人們學(xué)著掌握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力所能及的時空體的某些特定方面,為藝術(shù)地反映現(xiàn)實的時空體僅僅創(chuàng)造出了某些特定的形式?!保ò秃战?270)巴赫金以上自“希臘小說”,下迄拉伯雷的小說創(chuàng)作等歐洲小說各種不同體裁的發(fā)展為素材總結(jié)出各類小說中比較穩(wěn)定的時空體類型。不同于其他小說的時空體類型,《手繪鼓》一文沒有希臘小說的傳奇時間或所謂超時間空白及抽象空間,也沒有騎士小說中時間和空間的技術(shù)性以及拉伯雷小說中不同尋常的時空規(guī)模。小說內(nèi)容僅嚴格局限于為數(shù)不多的基本生活事實:愛情、誕生、死亡、勞動、年歲。折射整個印第安多舛歷史的三個家庭的故事也主要涉及這些基本的生活事實。小說中幾個小故事都標記出了所處的時間,與之相適應(yīng),空間也是被具體化了的。手繪鼓既囊括了幾個故事的歷史空間,又貫穿了幾個故事的始終,凝聚了這長長的一段歷史時間,因而使充滿張力的時間和空間交叉、融合。然而不同于常見的道路時空體、相會時空體、門坎時空體等,手繪鼓統(tǒng)領(lǐng)了該小說情節(jié)的源起、發(fā)展和結(jié)束。手繪鼓自由穿行于幾個家庭故事中使小說得以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時間坐標中穿梭。手繪鼓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間毗鄰關(guān)系,時間具有運動性、完備性和綿延性。象征著印第安傳統(tǒng)與文化的手繪鼓表征了印第安民族的歷史空間、書寫著他們的現(xiàn)實空間并延伸到未來空間。
“文學(xué)作品中時空關(guān)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時間關(guān)系,脫離了與之必然相關(guān)聯(lián)的空間關(guān)系;換言之是缺少始終一貫的時空體角度。”(巴赫金 453)《手繪鼓》時空體避免了研究單一的時間關(guān)系,而著眼于時間與空間的緊密聯(lián)系:兩者既充滿張力又互相交叉、融合。手繪鼓濃縮、凝聚了時間,使時間變得空間化,時間是空間的第四維,對空間起著主導(dǎo)甚至決定作用。另一方面,作為家庭田園詩這一小說類型,《手繪鼓》中的生活和事件對地點有一種固有的附著性、黏合性:這里的生活和生活事件脫離不開祖輩居住過、兒孫也將居住的共同空間:斯蒂爾斯和斯托克斯(Stiles and Stokes)。而對傳統(tǒng)居住空間的黏著性也恰恰體現(xiàn)了印第安傳統(tǒng)和文化對土著人民的強大感召力??臻g在此變得緊張,卷入時間、情節(jié)和歷史的運動之中。一方面,手繪鼓凝聚了時間,使時間變得空間化;另一方面,空間融入時間之中,空間變得時間化,以此實現(xiàn)二者的交叉與融合。
正如巴赫金在時空體理論中揭示的那般,“時間在這里濃縮、凝聚、變成藝術(shù)上可見的東西;空間則趨向緊張,被卷入時間、情節(jié)、歷史的運動之中?!保ò秃战?270)手繪鼓講述了不同時空下人們的故事并將他們的故事緊緊串連起來。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僵硬的束縛,并非靜止不動,而是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它讓自己在時間的長河里穿梭,將過去、現(xiàn)在、未來集于一身,融為一個整體。手繪鼓,這一神圣的遺產(chǎn),凝聚了整個印第安歷史與文化,顯示了時間,將時間空間化,把時間和空間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手繪鼓作為印第安歷史與傳統(tǒng)的化身,土著人民借此獲得群體力量、治愈力量進而保持自己的身份特征和文化魅力。
注解【Notes】
① 本文為作者主持的國家級課題,“20世紀美國少數(shù)族裔小說的空間歷史記憶與重構(gòu)研究(11CWW022)”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② Wyatt, Jean. "Storytelling, Melancholia,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in Louise Erdrich'sThe Painted Drum
", Occidental College,MELUS
, Volume 36, Number1, 2011, pp.2-3.③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3卷,錢中文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頁。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將隨文標出該著著者名稱和引文出處頁碼,不再另行作注。
【W(wǎng)orks Cited】
[1]張瓊:《族裔界限的延展與消散:手繪鼓》,載《外國文學(xué)》2009年第6期,第93頁。
[2][德]卡爾·海因里?!ゑR克思,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自然哲學(xué)》,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51頁。
[3][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3卷,錢中文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頁。
[4]Erdrich, Louise. "The Ornamental Man", inThe Painted drum
,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5, p.183.[5]Vecsey, Christopher.Traditional Ojibwa Religion and Its Historical Changes
,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83, p.60.[6]Barnouw,Victor.Wisconsin Chippewa Myths and Tal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Chippewa Life
, Victor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7, pp.72-73.[7]葉秀山、王樹人:《時間與空間》,載《西方哲學(xué)史》第一卷, 鳳凰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頁。
[8]王維敏:《愛藥中文化身份追尋的主題解讀》,蘇州大學(xué)2001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 第5頁。
[9]程正民:《巴赫金文化詩學(xué)的理論蘊含》,載《巴赫金的文化詩學(xué)》,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頁。
[10]夏忠憲:《體裁詩學(xué)的拓展》,載《巴赫金狂歡化詩學(xué)研究》,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頁。
This article will probe into the deep-lying i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fate of the drum in Louise Erdrich's novel—The Painted Dr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ronotope so as to unveil the vigor and value of American Indian culture. The chronotope of drum integrates the stories from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into a harmonious whole. The drum being symbolized as Indian tradition and the curing power is actually the incarnation of American Indian history and culture. Its vigor and value never falters along the fowing river of history, but holds nonresistant charm and serves as the soul cure to its people.The Painted Drum the chronotope of drum curing power American Indian history and culture
趙雨稼,電子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主要研究翻譯理論與跨文化研究。趙莉華,西華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主要研究美國文學(xué)與文化。
Title:
The Chronotope inThe Painted Drum
: The Sediment and Charm of Indian History and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