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昆 陳名華 齊佳
摘 要: 針對學兵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構建面向學兵長遠發(fā)展需求的培訓新體系,通過培訓考核與國家操作工人等級認證相結合的軍地兩用人才的培訓思路,創(chuàng)新適用于學兵特點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兵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雙師型”教學隊伍,實現學兵培訓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培訓體系 職業(yè)培訓 等級認證 雙師型教師
現行義務兵的服役期短,航空機務士兵在崗前培訓中存在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等問題,影響學兵培養(yǎng)效果。為夯實航空部隊基本的技術人員基礎,整體提高空軍戰(zhàn)斗力,結合我系學兵專業(yè)為地方通用專業(yè)的特點,開展全國勞動操作技能等級認證的教學改革探索,并以此為基礎構建面向學兵長遠發(fā)展需求的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
一、面向長遠發(fā)展需求的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
以CBE職業(yè)教育理論[1]和層次教學理論[2]為基礎,結合部隊崗位、社會環(huán)境、人生觀念對學兵培訓的新要求,緊緊圍繞“學以致用”這一教育最終目標,構建部隊崗位任職教育與國家職業(yè)教育相結合的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
(一)學兵能力訓練的新體系
構建空軍學兵訓練大綱與全國操作工人等級認證相結合的軍地兩用人才培訓體系,突出了部隊崗位要求與學兵長遠發(fā)展的一致性;構建“群體合格,個體突出”的分層目標培訓體系,解決了文化程度不高的群體與高學歷個體同堂教學的教學難點;構建任課教師操作技能培訓體系,提高了教師特別是高學歷青年教師的實作能力;構建學兵課堂的“三堅持”教學體系,形成了“淺入、淺出、重實踐”的教學模式;構建學兵專業(yè)課堂的“五心”(愛心、關心、熱心、細心、耐心)教學管理體系,加強了學兵的教育與管理工作。
(二)教師水平培養(yǎng)的新體系
一是全面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實作動手能力。開展了教師業(yè)務能力培訓和實做練習與考核活動,每學期制定集體備課、觀摩教學的計劃和實做練習的科目,每年年底進行教師實做技能考核。開展了學兵教學人員的全國勞動操作技能等級認證的考核,任課教師均獲得高級技師資格;二是認真進行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的教學與實踐活動。堅持遵循全課程啟發(fā)、全過程啟發(fā)、全員啟發(fā)的“全啟發(fā)”教學原則,在理論教學中堅持采用“形象化”教學手段,激發(fā)了學兵的求知欲。帶教實習中堅持采用“實踐-理論-實踐”的教學思路,強化對技能的理解與掌握。綜合實習中開展了“小教師”負責制活動,建立了各專業(yè)的“高級組”,滿足了有一定基礎學兵的拔高需求;三是主動參與學兵管理工作。加強了與學兵隊干部的溝通,明確了任課教師管理地位,建立了學兵思想事故的問責制。
二、培訓新體系的應用及其效果
近年來,在車工、銑刨磨工、鉗工、焊工、熱處理工、電鍍工、油縫工等全部修理專業(yè)的學兵班中推廣應用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接受新培訓體系教育的學兵多達1000余人,受到學兵的普遍歡迎。教師按照“全啟發(fā)教學原則”,靈活運用成果總結出的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形象性、趣味性,充分調動了學兵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與管理干部互相配合,采用“五心”教學管理模式,堅持多元評價標準,鼓勵和幫助不同層次的學兵共同進步。學兵可根據自身基礎和愿望,結合軍事訓練大綱和等級考核要求,在綜合實習時成立“初級組”和“高級組”,采用分層實習、分層考核的模式,實現“群體合格,個體突出”的培訓目標。培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崗位培訓與長遠職業(yè)培訓一致,提高了培訓質量。
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培訓了大批軍地兩用人才,取得了豐碩成果:近年來,學兵專業(yè)課程的考試合格率在98%以上,同時,在全國操作工人等級認證考試中,71%的學兵申領初級工證,21%的申領中級工證,達到高級工的人數有6%。根據部隊反饋的信息,我院培訓的修理專業(yè)的學生軍政素質明顯提高,實做能力強,受到歡迎和好評,并表現出安心部隊服役的態(tài)度。
(二)教法革新與技能認證,促進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
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提高了教師的任職教育能力:在培訓體系的指導下,擔任學兵教學的教師研究總結出多個適合學兵的教學方法并在全院推廣,能把握學兵的特點,出色完成課程期間學兵的教學與管理工作;通過教師實作能力考核和高級技師資格認證考試,任課教師的實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特別是高學歷的年輕教師進步突出,能夠完成本專業(yè)的軍事訓練大綱和國家高級技工規(guī)定的各種操作。
(三)等級認證與持證上崗,加強了各層次學生的技能訓練。
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推動了士官等其他層次的教學改革及教學創(chuàng)新。該教學體系的一些教法,如操作技能訓練與等級認證考核被應用到大專、本科層次實習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種修理專業(yè)的士官及干部學員紛紛主動通過技能訓練與認證考核取得了各類工種等級認證及上崗證。這一培訓新體系的建立,對我院任職教育實踐與研究,以及今后部隊要求的持證上崗和自身長遠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面向長遠發(fā)展需求構建的學兵專業(yè)培訓新體系較好地解決了部隊崗位需求與社會崗位競爭的矛盾和一般群體與突出個體同堂教學的難點。新的培訓體系形成了多個適應于學兵特點的教學方法,通過對課程每個知識點的啟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解決了學兵普遍存在的學習主動性不高、接受能力不強的問題;通過“教師持證上課堂、學兵持證下部隊”的要求,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保證學兵的培訓質量,對促進航空機務維護的規(guī)范化有著長遠意義。
參考文獻:
[1]呂俊偉,王冬梅.基于能力需求的課程教學方法及其在任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論壇,2010,12.
[2]汪子俊,梁吉申,孫彩芹.軍隊院校物理實驗多層次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構建研究[J].重慶通信學院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