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翔,劉秀平,張鳳玲,朱 萍(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超聲科,廣東 廣州 510700)
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泌尿外科手術,它具有結石取凈率高、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和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目前已成為臨床上治療腎結石、尿路結石的主要手段[1]。但有研究認為,采用這種術式治療時受腎臟穿刺造痿、腎鏡擺動等因素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腎實質和腎血管[2]。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62例行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彩色多普勒超聲評估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對腎血流灌注的影響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為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該病的治療水平提供臨床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62例行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既往均無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碎石手術病史。男29例,女33例,年齡30~72歲,平均(52.3±2.2)歲。其中包括42例多發(fā)結石,20例單發(fā)結石;有27例左腎結石,19例右腎結石,16例雙腎結石;有14例合并左側輸尿管上段結石,15例合并右側輸尿管上段結石;術前有39例腎積水,23例無腎積水。
1.2 方法:本次研究使用的主要儀器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SIEMENS公司生產(chǎn),型號Sequioa512),探頭頻率為2.0~5.0 MHz。于術前測量腎大小,對腎臟形態(tài)、結石分布等情況進行觀察。如合并有腎積水應測量其情況;測量腎血流時聲束與血流方向的夾角<60°,使用腹正中橫切、側腰部冠狀切等掃查切面,應獲取盡可能小的θ角校正。觀察并記錄腎動脈外段PSV、EDV和RI等參數(shù),檢查腎內(nèi)血管的具體情況,各級腎動脈分別取三個心動周期的均值,將腎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別獲取葉間動脈和段動脈頻譜,選取三支血管PSV、EDV和RI等血流參數(shù)的均值。術后7 d再次記錄上述各項指標,由同一操作人員完成測量工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16.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前后腎葉間動脈、段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術后腎葉間動脈、段動脈PSV、EDV均明顯高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RI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手術前后腎葉間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表1 手術前后腎葉間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時間 PSV(cm/s) EDV(cm/s) RI手術前 25.84±7.93 9.46±3.12 0.62±0.11手術后 33.11±6.95 11.72±3.41 0.63±0.10 t值 5.4288 3.8502 0.5297 P值 0.0000 0.0002 0.5973
表2 手術前后腎段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表2 手術前后腎段動脈血流參數(shù)比較()
時間 PSV(cm/s) EDV(cm/s) RI手術前 42.50±11.51 14.33±6.05 0.65±0.09手術后 53.09±12.63 19.03±5.58 0.63±0.08 t值 4.8798 4.4965 1.3078 P值 0.0000 0.0000 0.1934
2.2 手術前后腎主動脈遠心端、近心端血流參數(shù)比較:術后腎主動脈遠心端、近心端PSV、EDV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腎主動脈遠心端RI明顯低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腎主動脈近心端RI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4。
表3 手術前后腎主動脈遠心端血流參數(shù)比較()
表3 手術前后腎主動脈遠心端血流參數(shù)比較()
時間 PSV(cm/s) EDV(cm/s) RI手術前 62.37±18.95 19.06±8.08 0.68±0.08手術后 63.16±14.41 20.39±8.74 0.62±0.06 t值 0.2613 0.8798 4.7244 P值 0.7943 0.3807 0.0000
表4 手術前后腎主動脈近心端血流參數(shù)比較()
表4 手術前后腎主動脈近心端血流參數(shù)比較()
時間 PSV(cm/s) EDV(cm/s) RI手術前 62.91±18.43 19.51±7.12 0.67±0.08手術后 63.45±14.77 20.86±4.75 0.66±0.07 t值 0.18 1.242 0.7407 P值 0.8574 0.2166 0.4603
2.3 術后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本組病例術后共有3例發(fā)生并發(fā)癥,其中2例有尿血和感染性休克癥狀,經(jīng)對癥治療后痊愈。有1例出現(xiàn)腎周血腫,經(jīng)局部對癥處理后緩解,本組無死亡病例。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輸尿管鏡術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已成為治療尿路結石的主要方法。與其他術式相比,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在復雜性結石處理中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尤其是第三代超聲彈道氣壓碎石機應用于臨床后,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碎石效果也較好,不僅臨床療效令人滿意,而且還有效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3]。腎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是反映腎病變情況的重要指標,與腎功能的關系十分密切。有研究報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觀察手術前后腎血流動力學變化,對腎動脈血流灌注情況及其RI進行監(jiān)測是評估腎實質損害和小血管循環(huán)的有效方法[4]。其中PSV可反應腎血管血液供應強度,在正常范圍內(nèi),PSV大表明腎血管血流供應充足,同時組織灌流狀態(tài)也較好,RI可反應腎動脈血流阻力、血管壁彈性等。
本次研究顯示,腎葉間動脈、段動脈RI手術前后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有文獻報道腎葉間動脈RI術后明顯高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這可能與本組病例中非積水腎較少有關。腎積水時,腎實質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萎縮,最終導致腎動脈RI增高,術中出血隨之減少,從而使大出血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腎組織,導致發(fā)生一系列并發(fā)癥[6]。同時,在腎鏡擺動、腎實質損傷等因素的影響下會引發(fā)組織水腫,從而使腎葉間動脈RI升高。本次研究顯示,術后腎葉間動脈、段動脈PSV、EDV高于術前(P<0.05)。這表明手術后腎動脈受壓情況明顯緩解或消失,有效改善了腎內(nèi)動脈血流動力學,使組織灌流明顯增多。而術后腎主動脈遠心端PSV、EDV與術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I明顯低于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腎主動脈近心端PSV、EDV及RI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積水腎臟功能,但對腎動脈主干近心端血流灌注的影響不大。
綜上所述,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能明顯改善腎葉間動脈、段動脈的血流灌注,但難以有效改善腎外動脈血流灌注,而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評估其改善情況的敏感指標,在該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康利克,劉 剛,王小燕,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腎臟血流動力學的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7):1211.
[2] Radecka E,Magnusson A.A retrospective study[J].Acta Radiol,2004,45(2):184.
[3] Lowe G,Knudsen BE.Ultrasonic,pneumatic and combination intracorporeal lithotripsy fo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J Endourol,2009,23(10):1663.
[4] Zalunardo N,Tuttle KR.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2004,13(6):613.
[5] 孫 萌,馬 琳,張樹華,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評價經(jīng)皮腎鏡超聲彈道氣壓碎石術對腎血流灌注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1,19(9):645.
[6] El-Nahas AR,Shokeir AA,El-Assmy AM,et al.Postpercuaneousnephrolithoto my extensive hemorrhage:a study of risk factors[J].J Urol,2007,177(2):576.